艺术中国

中国网

保育之匙2——实验艺术项目

保育之匙2——实验艺术项目

时间:   2013-07-25 16:50:30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讯 >

 

策展人:莫夜

艺术家及团队:宋志雄、邵成村、杨志峰、蔡远河、蓝田计划、佛山口述史小组、广州湾青年会馆

开幕:2013. 8. 3. 14: 30

演出:2013.8.3 15:00 (八十年代剧团 1980 Dramma Group)

讲座:2013.8.3 16:00 (车陂龙形拳会 Chebei Dragon Marital Art)

展期:8.03-9.14,2013

主办: 扉艺廊、蓝田计划

地址:扉艺廊,广州市农林下路五号亿达大厦G层 (地铁一号线东山口站C出口)

 

展览背景

继2013年6月《保育之匙》在方所展出,2013年8月3日-9月初将推出实验艺术项目《保育之匙2》。策展人为蓝田计划发起人及负责人莫夜。与《保育之匙1》不同,《保育之匙2》中,涵盖更多关于文化保育的团队及艺术家。当中有来自广州的蓝田计划,佛山的佛山口述史小组,湛江的广州湾青年会馆等文化保育团队;还有省内闻名的民间工艺大师,如灰塑大师邵成村及其团队,珐琅工艺大师杨志峰及其儿子,还有走访5年并整理出广州窗花志的民俗专家宋志雄。保育一词在其被人逐渐认识之时,究竟保育践行者们是如何寻找他们的保育之道的?作为传统文化本体的继承者,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文化保育之路的?此次展览将会搭建传统与当代艺术对话的平台。

民间传统在过去整整一个多世纪里一直经历着风雨。时至今日,其模糊而尴尬的定位使得人们对其产生认同上的疏远,与此同时,城市化已逐渐将原来的社会基层重构。被关进景区牢笼或送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不少历史传统文化苟且存活之道。近几十年,仍然有很多传统文化传承人坚守在民间技艺传承与保育的战线上,如灰塑大师邵成村,珐琅工艺大师杨志峰,还有近年奔走于广州大街小巷搜集民宅窗花图案的民俗专家宋志雄。近年,在广州乃至广东地区,大街小巷上也多了很多为历史存照的年轻人,于是慨叹与呼吁四起。对传统文化的现状可以选择慨叹,不过并不能改变什么,缺少践行,一切将变得无力,于是,更有年轻人开始建立文化保育组织或团队,将他们的文化自省付诸于行动,如蓝田计划,佛山口述史小组,湛江的广州湾青年会馆等等。随着保育一词逐渐被熟识,全国各地在很短时间内诞生了很多文化保育计划或团队,这些围绕城乡进行反思甚至践行的计划与组织,必定会为中国城乡社区改造建设提供新的思路。而不少计划或团队已经开始在城市乡村的文化保护及保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身体力行去寻找记录这些城市乡村即将或已经消失的集体记忆,甚至开始总结出经验方法回馈社会。

“保护“与”保育“甚至到”活化“应是不同的概念。保育更强调“育”,“育”后方能生根发芽。不可否认,“保育”一词有自上而下的意味,保育工作是“植根”还是“殖根”?究竟是我们在保育对方,还是对方在保育我们?如何做到保育有道?想要把握这种“保育之尺度”,我们究竟还要从当地文化中吸取多少知识经验?总结的方法又是否切实可行?在这个展览中,各位艺术家及团队将会以雕塑,摄影,版画,影像,装置等方式进行创作。从众多作品中观者将会感受到传统文化坚守者的精湛技艺以及信念,也能感受到年轻的保育工作者及艺术家们博古好德的情怀。这次展览有趣的地方在于有很多跨界的尝试。我们希望能以艺术的形式整理或呈现出一些关于文化保育的脉络,并进行方法论的探讨:这些文化体系是否适合播种、嫁接或者插株?如何让城乡社区的人们感知“社区象征资本”的力量,从而实现“造血”?身体力行或许是唯一的探索方式,这些探索出来的方法,将会为城市或乡村的文化保育工作找到一把“保育之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