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阵图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3-06-17 14:33:31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陈伟农,当传统蕴生激情

1962:出生于沿海的浙江省联盟村。

1974年:一幅熊猫图画让小男孩决定学习绘画。学习古代和现代题材绘画。

1988:成功通过浙江美术学院入学考试。

1994:形成自身风格,水墨画及多色彩作品。

2000:在北京和巴黎之间生活和创作。

先是在家庭范围学习绘画和书法,之后师从选定教师。这个时期之后,陈伟农转向研究古代画作,从中获得创作所需的大量构图学识。之后,他成为徐悲鸿的狂热追随者,徐是西方画派的代表人物,曾到巴黎学习创作和写实。

“二十多年以来,陈伟农充分调动水墨画方面的才能,并将细微至极或是灰黑至极的墨的价值利用起来,形成了一个多彩的创作世界,重新综合了中国画家流派的色彩以及所汲取的西方的抽象流派,探寻至所触及价值的最末端,即从自然基础获得的生命”。

二十多年以来,西方重新发现了中国创作的多样化,它既可以墨作画,也可用涂料或是油料来阐释色调强烈的作品。乍看这一多样化比较陌生,但它通过深黑与乳白的飞舞处理出来的水墨画,吸引了诸多现代和当代艺术爱好者。如此创造的景象,宛如带着观众进行未知旅行的小宇宙。

3月21日到下个月7日,Flichy画廊举办了1962年生于沿海的浙江省的陈伟农

的作品展,他毕业于杭州美术学院,其国际生涯主要是在首都巴黎。

在两种文化之间这样的游走,让人想起起巴黎对中国艺术家的持续的诱惑力。如同他那些伟大的先辈们,徐悲鸿、赵无极和朱德群,陈伟农所继续进行的绘画创作,从中国书法借用了结构和形式上的要素,来形成纸上的作品,但他更进一步借用了他处的色彩渲染手法。他因此实现了美妙的结合,展示了原汁原味的中国现代艺术,它并非完全抽象,而是依然扎入根系之中,并在大自然蔓植于人周围的现象当中释放他的情绪......

柯孟德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

法国国家科学院中国专员)

2013年3月于巴黎

草书之一

《舞动符号》—从波洛克.米罗到陈伟农

“我处理的是自然的节奏, 我由内而外地工作 与自然完全一致”

——杰克森.波洛克

身为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和博学的人,陈伟农清楚意识到他自己的手势、他的创新和他的影响范围。符号诞生、存在、死亡与再生;所有存在,所有创作的周期。这书写的过程不单是物质的,不仅是墨水在纸或绢上划过,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交织的字体、简单或强烈突出的曲线,用于界定游戏创造构成的节奏的表面; 这些符号将载体变换成非形象的表面,黑色与白色,单独或结合在一起,成为我们的对过去的参考、旧习惯以及概念框架的破坏者,为了拓展事物那深不可测的区域。

陈伟农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憑藉他对艺术的研究、他显赫的师承、他对古代作品的临摹,他开创了个人的书写方式;一种强烈与积极的书写方式,一个包容不同节奏的空间,有着无限放射或爆裂的可能。符号(聚合、相连、相接的符号)的炽热中有一种如此强烈的能量。生命在此永不熄灭,她高声呼喊,我们可以说她吶喊着,在我们眼前跳跃。线条既神经质,又紧张、优雅;精炼的轨迹,如同刮肉见骨,如同成为生命本身的团团火焰。 

抽象书法系列-220×368cm,布

1  2  3  4  5  6  7  8  9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