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溟、张彪当代艺术双个展

首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17 15:20:0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于向溟、张彪当代艺术双个展

    举办地点: 今日美术馆2号馆1层(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展览日期: 2009.3.21——3.29

    开幕酒会: 2009年3月21日下午3点

    承办单位: 今日美术馆

    艺术总监、艺术顾问: 顾振清

    策 展: 田华丰

 

    “蠪(lng)” 和“螜(h)”是中国古典中两种不同的怪诞的虫子,而于向溟和张彪将两者合二为一,创造出一种如我们所见的新的形象——蠪螜。这个过程有点像“聚变”。蠪螜有须有爪有翅有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这种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引经据典,再加以大胆组合创造,最后用当代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观念的方式,体现出了于向溟和张彪两位艺术家严谨、理性的创作思路。其中,张彪更多的从微观角度关注人们在内心世界中“自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而于向溟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和反思这种矛盾造成的客观结果。他们表达的其实正是中国三十年巨变下社会变迁施于人心的冲击…两位艺术家以蠪螜为元素,油画和装置为载体,带给我们一种对于“天道”的哲学观念的思考。——田华丰

 

    机制“幽灵”的叙事——于向溟、张彪作品解读

    文/廖邦铭

    毫无疑问,人的存在是制度性的存在,人在制度中来确认自身的位置,在现实存在的场域中,所有的个体价值无不在机制度量衡中来加以定义。生命的本性是自由的,然而自由则意味着某种摆脱,意味着某种背离,这或许就是因生命的本性使然。而非人性的社会模块对于生命的结果是将生命异化,它将生命异化成为一个精神的怪胎。人要改变如此悲剧的轮回,唯一的道途就是艺术,艺术将在它自身的批判维度中对这一异化进行反拨。

    在艺术家于向溟和艺术家张彪绘画和装置雕塑作品中常常看到一个小怪兽在折腾或被折腾,小怪兽看起来很可笑、怪诞滑稽,有时又显得可怜。因其怪,艺术家便给小怪兽取了个怪名称:蠪螜。怪名称使这小怪物更怪。据艺术家自己的解释,其名称来源于中国古典,小怪兽其实有它现实存在的原型,蠪与螜都是两种专门危害田地庄稼的害虫,并且是一种彻底的危害——从庄稼根部啃噬。艺术家将自然界中两种害虫的形象进行合并改造,结果是两虫相遇变成兽——蠪螜。一般来说,这种生物变异现象人们多半只能在那些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见到。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状况是,一些科幻电影中生物变异攻击人类的恐怖场景已经在今天的人类存在环境中变相的发生了。过去的科幻寓言已成为了现实,或许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一部分,这种“异象”的存在既是科技理性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某种机制的产物。看到蠪螜这个形象,我想到了戴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策划的展览《后人类》,其中美国当代艺术家马修•巴尼的作品《新人类》给人印象深刻,在作品中马修•巴尼通过化妆技术将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头上长角,呲牙咧嘴,其改装后形象介于人与兽之间。马修•巴尼将改装后的形象置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场域,进而对场域中的特定意识形态进行无情批判。如行为摄影图片《鱼目鳞翅——湖湾镇的候选人》(《悬丝》中的片段)凸显当代主流政治统治结构的非人性状况,对当今现代国家通过科技与政治的联姻来加强统治的现实给予了强烈批判。蠪螜与马修•巴尼塑造的那些变异人类形象在观念出发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有意思的是,艺术家在塑造这个蠪螜形象时,特意给它长了两只翅膀,这使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天使——美好善良的象征。显然,小怪兽出现在艺术家作品中时就是一个悖论的出现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的存在。当然,它是被制造出来的悖论的存在体,在此,我称之为意识机制遗传学基因符码的外化。对于蠪螜的意识形态属性定位,在一次访谈中,艺术家于向溟认为它介于亦正亦邪之间。这种怪东西显然无法从地球上的生物谱系中找到对应物,它只能是一种想象的产物,并且只能在意识的维度中才能出现。如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作品中挂在海滩干枯树枝上的软塌塌的怀表,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怀表不可能如此“感性”的悬挂在那里,而是分分秒秒理性的存在,同时这样的存在是冷酷的、算计的存在。

    作为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的蠪螜,首先出现在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对于这个形象的塑造,两位艺术家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推敲修改,最终确定了下来。视觉艺术的过程就是对艺术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这里包含造型的双重性。其一,艺术家总是通过作品中特定的形象来传达作品背后的意图,即作品的意义。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形象作为能指枢纽中重要的预设结构,它的功能是在能指网的蔓延中达致象征的完全性。所指在这样的能指的完全性中被凸现出来。并且其过程是在多样性的叙事空间中进行的,这些经验性的碎片般的空间场景勾描出当今人类所在的基本处境。其二,作品在公共空间中传播的过程中,其意义的二次生成,即作品在一个接受语境中,形象的再塑造(观者意识与作品中形象的谕指之互动性)。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意义存在诸多可能性与不确定性,而这正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因此,作品中那个特定的形象并不是作品意义本身,而是意义的一个始发性原在点,所有的意义之裂变都来自这个基本点。

 

1   2   3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