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中国雕塑家鸿韦荣获卢浮宫国际展雕塑最高奖

中国雕塑家鸿韦荣获卢浮宫国际展雕塑最高奖

时间: 2013-12-20 10:58:29 | 来源: 艺术中国
雕塑 >

法国美协主席米歇尔·金先生为中国雕塑家鸿韦颁奖

2013年12月12日,在法国卢浮宫国际展上,中国青年雕塑家鸿韦凭借其作品《沉思的重量》荣获本届法国卢浮宫国际展雕塑类最高奖项——泰勒大奖。这一奖项是由法国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协会和泰勒基金会联合授予。鸿韦受到法国前美协主席贝拉尔先生的热情接见,并由法国美协主席米歇尔•金亲自颁奖。此奖项自成立以来,来自中国的雕塑艺术家共有三人获此殊荣,其他两位分别是蔡志松和李向群。

鸿韦与法国前美协主席贝拉尔先生

与80年代以来艺术界所形成的观念风、哲学化风潮不同,鸿韦的雕塑从未放弃对创作媒材的关注与探索。自古希腊时期,艺术便与“技艺”有着同源之理,甚至那时的艺术就等同于技艺,艺术家也就是指技艺超群的人。尽管现在的雕塑与其他艺术门类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去形式”和微观叙事的趋向,但在艺术院校中仍然保留了古典主义的传统,这更多地体现在对创作基本功的训练上。鸿韦于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同年前往陶艺专业在全美排名第一的纽约州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鸿韦有着扎实的雕塑基础,不仅如此,他还不遗余力地将雕塑语言与自身的身体体验相结合,探索艺术媒介所能呈现出的更多的可能性。在作品《沉思的重量》中,其表面每一道肌理变化都不甚相同,每一个细微的局部都是艺术家经过深思熟虑而有意为之。这种对物质媒介的熟练把控是鸿韦雕塑的一部分,也是其艺术作品中“古典”元素的最重要体现。

鸿韦与法国著名收藏家弗朗索瓦先生

鸿韦的艺术有着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对于雕塑主体内部,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流弊,鸿韦保持着高度的警觉。鸿韦并没有对这些现象做直接的、反射性的影射或批判,而是将思考的重心转向自身,转向对自我表达的无止境追求,以及慎独的自我约束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鸿韦的雕塑是“个人化的”、“自我化的”,并且,对这种个人化的自我表达的追求和修正贯穿鸿韦艺术创作的始终。早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鸿韦就尝试对自我表达做不同方向和风格的探索,他创作了一系列自画像与自塑像,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把握来寻求准确的自我定位,挖掘心灵与艺术表达的契合点。“自我”与艺术的关系是鸿韦在创作中一直追问和思索的问题,这些自画像与自塑像的创作便是反复地自我反思的结果,经过多重实践与修正,这种自我表达最终在《沉思的重量》系列作品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沉思的重量》是鸿韦的一组自塑像作品,但这里的“自我”与“个体”元素较之前有了弱化,艺术家强调的不再是单纯的自我意识,而是渗透着个人情感与个体生命体验于其中的,带有集体记忆与共同遭遇的感知共同体,是内心反思的外化与表征。在《沉思的重量》中,我们甚至辨不清作者的面容,贯穿人物面部上下的裂纹与沟壑既像厚重坚实的树皮那样,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同时又是艺术家自我沉思的深邃性体现,微妙的起伏变化彰显出艺术家心路历程的反复与矛盾,而这一切的苦苦挣扎在人物闭眼冥思的一瞬间得以静默,转瞬即逝的思索片段和流动的思绪在此呈现永恒。古与今的时间在此相遇,无论是古典的外形与传统的技艺,以及艺术家对当下内心所往的探索均相得益彰。在人物大彻大悟的表情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艺术家处于悬置与翻腾状态的冥思得以尘埃落定,人物面部的那份宁静是内心翻滚与顿悟之后的静穆,鸿韦在这里也找到了最适合的艺术语言形式,其“个体性”意识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雕塑家鸿韦与其作品

鸿韦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寻求建筑、自然与人的契合,试图使三者的关系在雕塑的语言形式和观念表征中达到最完美的结合。

鸿韦对建筑的形式与肌理有着独特的敏感,这种敏感在其出国之后更加明显,并且最终在《沉思的重量》中得以落实和体现。这个系列的作品由不断垒积的头像构成,人物头像自下而上依次减小,形成中国古塔的形式。最下方的头像如坚实的地基一样,牢牢地支撑起整个“塔”的重心。这个垒积的过程是不容错过其中任何一步的,同时,艺术家所垒积的不仅仅是作为物质材料的塔层,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向上延伸的塔层都记录了艺术家不同阶段的艺术思索,是在艺术追思的河流中不断形成的结晶物。向上不断缩小的头像形体使得整个作品具有了一种向上无限延伸的空间感,这样的艺术具有了文化的记忆和积淀,带有个体生命的温度和体验。与向上无限延伸的空间性一样,文化的记忆与个体生命的体验获得了不断生长的空间,而它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得坚实有力。不仅如此,具有象征意义的古塔形式、细腻入微而富于变化的肌理纹路,以及人物安静、肃穆的面部表情,这些都赋予作品以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在此得以彰显。同时,这些特征又使作品自身具有了某种纪念碑性,生命的体验以及过程和意义的追问成为一种仪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的余响成为绝唱。

“自然”是鸿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他曾经创作一系列与自然、山川、动物等相关的作品,以此表达人与自然、与动物、与天地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的“自然”并非指以山川林木为综合体的自然表象,而是包含有中国古代道家的传统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万物”与鸿韦所要表达的“自然”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尽管有着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教育背景,但鸿韦所建立的艺术价值体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的,“天地”的概念与“万物归一”的自然定律在鸿韦的作品中是通过多元性的组合得以综合体现的。因此,在人物静默沉思的背后,观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朦胧、浑厚的宗教情结,是“天地混沌不开”的恢宏视界,而这正是鸿韦所表达的自然的魅力与张力所在。

不论是对“建筑性”的直观体验,还是对“自然”的虔诚信仰,鸿韦作品中贯穿始终的线索性元素是“人”。这里的“人”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体的特指,同时指向一个更广泛的共同体,是艺术家对于外界的种种流弊产生警觉与反思之后向内心回收的反映。“宁静”与“慎独”是艺术家对自我的约束力,同时也是对急躁化前进的时代的一个有力反抽和对抗。现代化的社会越来越呈现出高速度、瞬间性、碎片化与快餐式的生活状态和消费模式,在这场现代化的潮流中,疾呼人人不能幸免,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这场风暴的席卷。这样的氛围拓宽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广度,使人们在瞬间便能感知和接受到爆炸性的资讯和信息,但与此同时,深度与精度却成为被忽视和遗忘的角落,急功近利与浮夸急躁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鸿韦并没有盲目追随这股急躁的现代化风潮,他对这股风潮的抵制与引导是通过对自身素养的完善而进行的,因此,他的“静”与“慢”显得不合时宜、格格不入。他所做的首先是让自己静下来,这样才能聆听到内心最深处的呐喊,然后他慢慢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耐心地塑形、精细的雕琢,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妙的变化。在这慢慢的捏塑过程中,艺术家将自己一直思索的有关人的问题带入其中,于是其手下的人物呈现出与其内心一致的形象:虔诚向下观看的眼神代表艺术家在宁静地沉思,上下垒积的多层次媒介形成体量上的庄严和厚重感,肃穆宁静之中带有对这个浮躁化世界的不屑与抵制。在对自身的“修行”与沉思之中,鸿韦完成了“人”的个体与共同体的对抗,实现了个体与“万物”的交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