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网络拍卖文物艺术品可行吗 能否取代现场拍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08 15:02:09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网拍不能取代现拍

网拍效率高又如此便捷,那么大型文物艺术品拍卖会能否被网络全部取代呢?中国书画、古玩瓷器能否也在网络上进行拍卖呢?

一般来说,买家参与文物艺术品竞买,都习惯于到现场看预展。对于书画作品,收藏者要仔细研究纸、墨、印,甚至要用放大镜去看,用鼻子去闻;对于瓷器,买家更会去仔细端详图案、釉色、圈足,要上手掂分量、摸釉面等。如果不到现场看预展,只看网上的照片,买家的竞买信心会差很多,出价也会比看过实物的人要低出许多,因此,纯粹在网上看拍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拍卖成交的价格。

文物艺术品并非标准化、均质化的商品,不像化妆品、手机之类商品,其规格和品质是固定的,可以同一型号在多家商铺比较价格。艺术品有着独一无二的孤品特性,鉴定、评估向来就十分复杂,也许目前人们还不习惯相信网络虚拟世界的承诺;其次是质地问题,网络上贴出的照片因光线、角度、后期处理技术等,多少与实物存在着差距,这些都妨碍人们建立竞买艺术品的信心。更何况,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诚信度本来就不够高,如果完全用网络代替现场拍卖具备可行性吗?

网下现场拍卖,买受人现场交钱取货一气呵成,出现纠纷的可能不大。但在网络拍卖中,因为中途缴款和运输的环节又多了一道屏障。买家对于大笔款项通过网络支付的恐惧以及对于可能出现的拍品递送过程中的丢失、损坏、调包等的恐惧都是艺术品网络拍卖的障碍。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国《拍卖法》规定,拍卖成交,买受人要与拍卖人签署《拍卖成交确认书》。如果网络拍卖的全部过程都仅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上如何签署“成交确认书”呢?不签“成交确认书”则如何在买方或拍卖方违约时维护其他当事人的权益?广而言之,由于网络拍卖的法律缺失,对拍卖各方当事人的利益都会出现保护缺失。目前艺术品网络拍卖基本上靠拍卖企业的信誉作为保证。对于交易所涉及物品的质量、安全或合法性以及拍卖信息的真实性或准确性,依然没有一个机构有足够的能力作出担保。

当然,无论是对于网络拍卖,还是对于现场拍卖,乃至对于天下所有的买卖交易来说,诚信都是共同的立足之本。而艺术品网络拍卖的诚信,最终还要依靠制度与法律的完善和制衡。拍卖企业能够成功经营网络拍卖也许要依赖于其在传统现场拍卖时所积累的品牌和信誉度,传统形式的现场拍卖对于买家的培养和服务为今后推出网络拍卖模式逐步奠定着基础。

目前,国内的艺术品网络拍卖要明显滞后于国际大拍卖行,我们的大型拍卖企业甚至还没有开启网络与现场同步竞买的运作模式,我们的收藏者、竞买人也许还不那么习惯通过互联网来参与拍卖活动。2011年3月,雅昌艺术网推出了“雅昌拍卖电子图录”,各家拍卖企业或网络新闻媒介尝试采用的拍卖现场网络直播,也许都有助于网络拍卖的进一步推广。

如今,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交易的重要平台。据了解,目前全球网民已达27亿之众。无庸置疑的是,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一定会全面普及开来。未来在中小型艺术品、工艺品拍卖、标准化商品拍卖中网络拍卖所占的比重一定会日益扩大。今后何时能够网拍大型文物艺术品,何时网络拍卖能够全面取代传统现场拍卖,现在还无法准确预料,也许有待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关法律的健全、社会诚信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而水到渠成。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