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的变化,势必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和知识结构也因此不断刷新。安迪·沃霍尔早就已经暗示,随着经济自由化和信息自由化,以任何名义营造的统一的,精英的意识形态将被瓦解,“一切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将成为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人人可参与、可制造的状态,将是文化的自由状态。
英国批评家斯塔拉布拉斯的《当代艺术》中专门论述当代艺术的方向之一,就是利用互联网将社会关系变成一种新的艺术媒介,将艺术从高高之处拉进平民,从沉重的博物馆里拖曳进日常生活,艺术将从艺术制度和艺术理论中解放出来,以亲切而难以察觉的方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当下中国当代艺术,正面临着一场互联网带来的革命。
在此之前的艺术,实际上植根于过去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中,同时适应于以往的文化体制和经济形态。随着信息科技对这些旧有事物的瓦解,原有的艺术形态已经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艺术观念体系的陈旧
在当下,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过时的、陈旧的、老套的理念穿行于当代文化之中:老气横秋,缺少时代精神和鲜活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观念、艺术制度的影响,艺术行业存在着论资排辈的观念,所谓的“艺术家越老越值钱”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文化等级制度,很大程度上实际是封建保守文化观念的遗留。在当代开放社会,艺术的观念也在不断刷新,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着与以往不同的生存经验。许多所谓的“老前辈”,实际上其思想的创造力已经枯竭,由于不再身处社会变革的前沿,也自然无法获得新环境所提供的生存体验,他们的知识体系里面没有微博、微信,也没有安卓,所以他们的观念,实际上正在远离当下时代。
艺术的权力化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审美教育的缺失,全民的艺术修养普遍低下。建国以来,社会所带给人们的生存经验,是政治经验、经济经验,而没有审美经验。这就导致了“艺术”成为少数专家才能懂得的“黑话”,艺术的评价标准、话语权也因此被垄断。一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其实并非是开放的,艺术的评判权力在于特定的群体:批评家、策展人、画廊,公众对于艺术并没有话语权。这些冠以专业、学术的话语权,与艺术市场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利益的垄断,这也是当下许多所谓的学者和策展人名不副实的根本原因。当这些评判者的观念老化的时候,他们对于艺术的评判权实际上是值得质疑的。
垄断的艺术市场机制
中国当下的艺术市场机制,是由画廊、拍卖行、资本运作这样一个逻辑构成的,某种意义上已经构成一种垄断机制。如果不经由画廊选择,艺术家就无法进入这个市场机制,无法获得“合法”的作品价格。而回顾经济史,我们发现市场的方向必然是自由、开放。
艺术的封闭化、圈子化
当代艺术在成名之后,越来越失去公共性、开放性特征,而日益成为封闭的圈子,脱离社会步伐和时代进程,成为文人雅玩、私密沙龙性质的小团体。同时,中国社会正经历着越来越剧烈的变化。在伟大的可能变革的时代,艺术却因为其保守,封闭,圈子化特征,逐渐失去参与时代、见证时代的机会。
互联网介入艺术,将为艺术带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崭新的、公共的、开放的、自由的艺术社会。前面说的几个问题,互联网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在知识体系方面,互联网能够瞬间提供最新的知识信息,实时更新我们的观念,并且不断提示,我们的知识体系随时滞后,这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以“继承”为主的文化系统隐含的惰性;在市场方面,信息化将生产和需求中间的环节尽可能减少,为艺术市场提供了流畅的通道,艺术资源的垄断时代已经过去,艺术那种“神秘”的附加值也从账单上取消;艺术品开始大众化,进而产业化。
在这场革命中,青年人将会成为主角,而且这与老套的夺权理论无关。青年人的优势完全基于他们对新技术的掌握、知识体系的进化。生物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同样适合于社会进程:社会总是在向前进步,而拥有新的知识结构、创造能力、想象力的人们,才能不被新时代淘汰。
(作者为青年批评家、《德美艺刊》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