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品拍卖市场迎拐点? 郭庆祥鞭挞"顽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6-25 20:17:15 |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对话1

价格炒作不再

下跌是理性回归

广州日报:您认为今年春拍成交额大幅下滑的结果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郭庆祥:下跌是必然,秋拍还会跌得更惨!泡沫的破灭是理性的开始,不见得是坏事。原因是:

首先是文交所和艺术品基金这两只艺术品市场“灰手”被识破真身,少了这些投机性资金,春拍成交额自然要下来。尽管文交所成立的本意是要在对文化艺术品实物严格的鉴定、评估、托管和保险等程序的前提下,发行并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实物的艺术品份额合约;但目前中国的文交所和艺术品基金,大部分是在进行艺术品价格炒作,并没有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文交所和艺术品基金大多成了投机者大量融资的工具,本身对艺术品的真假并不做严格的甄别,对艺术品的价值把握也不准,因此信任度不高。它们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却只是把艺术品完全商业化了,导致了艺术品价格远远脱离了艺术价值本身。当下,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这两种投机方式面临破灭。6月30日是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的大限日,根据规定,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将被叫停,之前从事艺术品份额化的交易所,将要在之前处理完遗留问题。这些“热钱”一旦退出,行情也就急转直下了。

其次,拍卖市场大火的这几年,多数亿元拍品是拍卖行往脸上“贴金”,给自己做广告,抢曝光率:亿元以上拍品的买家,基本上都是不肯出来“见光”的,像今年“过云楼”藏书这种真实买家马上就公开发言的几乎没有,恐怕就是因为其中有太多见不得人的暗箱操作。事实上,这几年千万元以上拍品真正被提走的也不多。

另一方面,目前的中国藏家也在逐步成熟,慢慢懂得了感性认识,理性收藏。藏家是真正掏钱的人,他们越来越了解到“商业画家”和真正艺术家的区别。今后的艺术品市场将会朝着艺术价值说了算的方向发展,因为无论是藏家还是投资者,希望留给后人的是有艺术品位的东西。

对话2

认清“商业画家”的真面目

广州日报:这是您对春拍行情的总体评价和宏观解释,那在您看来,近几年来屡屡以破亿天价吸引眼球的古书画,今年春拍也不再惊喜连连,回落的最主要原因又在哪?

郭庆祥:让古书画价格裹足不前的问题有两个:

1.造假问题解决不了,赝品困扰始终存在。造假者由于利益驱动,造假水平往往高于鉴定者,这在历朝历代都普遍存在。

2.历史上的“商业画家”在拍卖大热的这几年中,经常被抬举进了艺术家的行列,现在的藏家们对此更有明辨能力了。尽管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对中国画的笔墨有所发展,但远观他们的作品几乎四人一面,又刻意迎合了统治阶层的审美趣味,没有更多的思想性可言,现在的藏家逐步明白他们和八大山人、石涛或扬州八怪等人的差距了。

广州日报:2011年,由于《松柏高立图》拍出四亿多元的天价,齐白石的书画拍卖总值位居全球第一;但从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齐白石作品的大量流拍,人们似乎又看到,齐白石的作品开始卖不动了。这样的落差,您觉得除了整体拍卖形势影响,还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

郭庆祥:齐白石和张大千本质上就是“商业画家”,他们的作品价格很快都会下来,这是必定的!像张大千只是善于临摹,笔法精湛而已,齐白石也就是多画了些以前别人没有画过的东西,题材上更宽泛了。事实上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赋予作品的感情。每个时代都有“商业画家”,他们靠卖画为生,不是为艺术而创作,这本身并没有错,但齐白石的作品一再拍出高价则是时代造成的。之前把齐白石捧起来,是因为他是贫寒农民出身,社会需要立起这样的标杆;后来继续把他捧上天,则是市场需要,因为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作品数量都很多,很有利于炒作啊。我们很早就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从2000年以后,我和几位收藏界朋友就不再收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作品了。

对话3

艺术品市场“怪现状”根源三原因

广州日报:很多人觉得艺术品市场水很深很浊,您怎样看?

郭庆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水确实很浊,却一点都不深,只要把握住根源,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就是处于一个审美缺失、道德无底线的时代,目前多数中国人、多数藏家的审美还处于一个只看画得像不像,不懂艺术价值的阶段,而这些跟拍卖行、艺术家、批评家的利益驱使不无关系。

广州日报:请具体说说他们各起到什么样的负面作用?

郭庆祥:一、从拍卖行方面来看,卖的多数不是艺术品。

《万山红遍》的拍卖推荐中说李可染“偶得故宫内府朱砂半斤,并用半斤朱砂创作了4幅《万山红遍》,此作是其中尺幅最大,用功最精的作品”,朱砂都成了噱头,他以为藏家是在收藏颜料啊?有点艺术常识的藏家都知道,颜料、工具等等只是画家表达情感、表达思想的工具。我在《万山红遍》上拍前就说“280万也不会买”,现在也还是这个观点。当下的不少拍卖行在诱导藏家方面,实在是谵语连连,很不靠谱。

而且,现在很多拍卖行卖的不是艺术品,卖的是炒作画家的图录费、价格费,图录上的标价或者说估价越高,拍卖行收的点数就越高,不管作品拍没拍出去,他们照收不误,所以拍卖行是亏不了本的。而画家为了炒作自己,当然是想估价越高越好。

二、从画家方面来看,代笔和流水线作业危害最大。当代很多画家的这些“陋习”甚至可以说是恶习,如果不改,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水就很难清澈。

一方面是不少画家一味迎合市场,迎合不懂得真正审美、真正艺术价值的商家,把画画得很漂亮,技巧做得很足,却没有任何思想性可言。好的艺术家,应该是能正确引导审美,创造能感动人、打动人的作品,一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利益所动。像石鲁、潘天寿、李可染、吴大羽、赵无极和吴冠中等人的作品,就具有开创性,能体现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他们的作品拍卖价格也是一直稳步上升,而不是跳跃式的。

另一方面是“代笔”和“流水线作业”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莫大的危害。这对藏家来说是第一大害。有人说现在的拍卖行比好的艺术品还多,而假画比拍卖行还多。这“假画”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代笔和流水线作业产生的,那是在画钱,哪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啊!而且,这样的“商业画家”们还不懂得自律,动辄把艺术家和大师的名号往自己头上安。

另外,像有所谓的当代油画家在拍场高价托举自己的作品被海关调查,这种自编自导自我推销,简直是欺骗乃至欺诈行为了。

三、从艺术批评方面来看,很多所谓的艺术批评家们只是一味在“吹捧”,成了艺术家自我炒作的“同谋”。

以前是批评家用慧眼发现了画家及其作品的价值,发自内心地进行评价,现在的艺术评论却颠倒过来了,是画家给钱买评论家的吹捧,经常是吹得我起一身鸡皮疙瘩。尤其是作品研讨会,常常是一群马屁精在捧臭脚,只会让人想到一个词——道德沦丧。

广州日报:那在您看来,有没有可能根治这些“顽疾”?

郭庆祥:最根本的是要提高美术院校的入学门槛。现在很多学生是因为考不上综合性大学,才迫不得已转投美院门下,其实真正的艺术家身上应该储备更丰富的养分,综合素质更高,才能融会贯通创作有思想的作品,才能提高对整个社会的审美引导。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