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泉与沙:观马泉老师和他的作品

泉与沙:观马泉老师和他的作品

时间: 2021-11-29 15:46:46 | 来源: 艺术中国
专题 >

文_何鑫

“应该怎样言说马泉老师和他的作品?”在我和马泉老师对谈之后,到着手动笔行文以前,一直无法确定如何通过文字勾勒出这个问题的轮廓,但它却是我本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所以,我想不如文章就从对马泉老师其人的印象展开叙述。

大约是我上小学的年纪,或许更早,我就对马泉老师有了比较明确的定位,他是一个“神秘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驾驶吉普车前往沙漠“探险”,而再次相遇,他总会带回崭新的来自远方的故事。蓝天、沙丘和渺渺星空通过马泉老师的描述,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对“西北”一个具体的想象,虽不得亲眼所见,但仍旧在记忆中清晰可感。

后来,因为要面对越发繁重的学业任务,渐渐的,我不再总能遇见马泉老师,也不再常听到他令人着迷故事。但辗转间,我知道他仍旧有规律的往返于大漠戈壁与城市烟火间,风雨无阻。或许,这种“迁徙”对于马泉老师是种心灵的慰藉,是久居憋闷城市的一口喘息。又或许,沙漠的荒凉给了马泉老师某种生命启示,每次“动身”成为了一种回应召唤的仪式。

直到,2019年末,马泉老师的“叠加态:马泉作品展”(以下简称“叠加态”展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成功举办,其中展出了包括影像、版画、纸本水墨、装置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灵感皆来源于他常年积累下来的,对沙漠的思考,恰似给那份长久而规律的“迁徙”标记了一个明确的注解。借由新闻报道与网络推送,我得以跨越山海,对这些作品一窥究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铜版作品《时间雕刻》。马泉老师将100颗沙尘颗粒作为样本,详细标记出它们被采集的地点与时间,通过多种成像技术,最终以铜版印刷的方式放大展示出其全貌,一张张清晰的黑白图像依次展示着每颗沙与众不同的历史。和大多数观众一样,我也从没如此直观过沙粒的形状,细细体味沙子的深浅脉络,很容易陷入对沙漠、对自然甚至更遥远的命题的联想。

除了向微观纵深的作品《时间雕刻》之外,表达沙漠高低起伏的浮雕作品《马记综合材料》系列,将俯视的沙漠地形图转化为纸本的水墨作品,用瓷沙和泥制成的《瓷沙编码》,原创音乐作品《Eternal Vitality自相续》,以及沙漠影像作品《Migrate迁徙》《在别处》则向着广袤的多维世界继续弥漫开来,通过多元的创作材料与形式,围绕着不同视角下的沙漠展开讨论,马泉老师将所思所想视觉化,而在其背后的是有意埋藏的,希望向观众表达的一条隐秘主线,唤醒人们对于“生命”的再次沉思。

展后,我关注到很多老师、学者,从艺术、哲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聚焦马泉老师和他的艺术作品,在不同的媒介渠道,发表了多样且丰富的评论与文章。像是一个个佐证,提示出“叠加态”展览的多元启发性,马泉老师借重作品所提出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科都有可讨论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被邀请写一篇从年轻人的视角进行言说的文字时,荣幸之余,提笔却因诸多围绕展览展开的优秀文本而变得艰难。

作为一个后辈,一个观众,一个不成熟的文化研究学习者,我认为站在2021年末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回望之前2019年的“叠加态”展览,给了所有人一个更大的反思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展后不久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重新形塑了人类的生活,赋予了这次展览意料外的预见性。疫情后,人们被迫遭遇了很多新问题。比如,交流更加依赖于网络,媒介对个人主体性的持续消解,环境问题被推向政治化等议题。它们交错生长,又无限蔓延。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个被结构性改变的新世界的到来。

在对谈时,马泉老师反复强调自身定位问题,他绝不希望因自己的艺术作品而被认为是一位“艺术家”,而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创作作品完成一段“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相互转换的过程。我认为之所以马泉老师不希望成为“艺术家”,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或者说,他不允许自己仅作为一个“提问者”,也要这些问题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也许,正如马泉老师自己所言,“在沙漠里,我开始学会‘内观’——从问沙子‘你是谁’到问自己‘我是谁’”。显然,在考察中马泉老师除了关注作为“他者”的沙漠,也将自身作为观照对象,并生成了哲学层面的新思考。通过观照他者又凝视自身的双重考察,“叠加态”展览展出的艺术作品,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复“追问”,亦是自身对该命题的“回答”,它们在观众面前完成了一个有形的转换过程。

那么,马泉老师探索沙漠的方式可否成为一种方法?一种重新建构人观察“自然”的方法,或者说是人对于“自然”再认识的方法。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从2019年瑞典人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人物”,到2021年德国“绿党”再次向欧洲权力核心挺进。以环保问题为诉求的政治团体与个人在西方世界拥有了越发强大的话语权。诚然,作为“世界公民”,每个人类个体当然有责任关心气候、环保、能源危机等事关重大的公共议题,但是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如何去识别出客观的信息,成为了每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而事实上,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越发依赖于多种形式的网络媒介,而自疫情以来的舆论爆炸,又经由网络深刻影响着每位用户的心理变化。这也就展示了一幅矛盾的图景,越是紧密地参与网络生活,越容易使人情绪化,越是难以相信网络媒介提供的信息的真实。

我想,马泉老师对沙漠的考察是否就是一个有趣的样本,一种客观获取自然信息的实践方式,即真正走进自然环境中,去了解、去感受、去思考,再去言说和召唤。拒绝人云亦云,拒绝给沙漠、给自然下一个“马式注解”,而是在广袤的沙漠将自身变为一张巨大的“网”,网罗起尽可能多的关于沙漠的信息,虔诚地过滤成艺术作品,最终,诚实地展现给观众。也许,这样的方法可以成为未来艺术创作的一个范式。

近来,一些活跃在人文社科领域学者,常常呼吁“有机知识分子”的出现。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也曾论述过“有机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一方面,“有机知识分子”要占据学科知识的理论工作前沿,要掌握更甚于传统知识分子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有机知识分子”不能回避和推脱传播知识与观念的责任,也就是不能沉溺于安乐窝和象牙塔,要积极的引领大众。这也让我联想到马泉老师一直以来的工作,他在无意间正完成着“有机知识分子”的使命,走出大学,远离城市,进入沙漠。在“无生命”的沙漠寻找生命,又在熙攘的城市展示沙漠的勃勃生机。

2021年10月的一个中午,我微信收到了马泉老师发来的一张沙漠夜景照,在只有黑与白的世界中,马泉老师坐在夜晚寂静的沙丘上,仰望着浩瀚的银河。因为照片的壮美难以用语言概括,对于久居城市的人带有强烈且巨大的吸引力。我不由揣测,在多少个平行时空下的马泉老师,凝视着这番奥妙宇宙,心中会升腾起多少点灵感,又会获得多少份感动?是不是,这些散漫猜测的答案,早就内化在了马泉老师每一件作品中,那一粒粒沙子里,正等待着观众们去探索、去解读、去体悟?

2021年10月23日完稿于上海,静安

泉与沙:观马泉老师和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