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重合:西班牙艺术家纳兰霍版画作品展CAFAM展出

时间: 2016-09-13 14:49:22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展评

神秘的劳拉 聚合物蚀刻 2007年 42×31.7 cm

“好的绘画,简洁干净的画面会是一个有无尽空间、无尽形状、无尽光线和颜色的世界。结果总是另外一个陌生的现实。这更是一个神秘,因为一件真正的画作会把我们带进另外一个天地。”

—— 爱德华多·纳兰霍

2016年9月,西班牙著名艺术家爱德华多·纳兰霍先生受邀赴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为期三周的授课。以此契机,9月13日下午三点,“时间的重合——西班牙艺术家纳兰霍版画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层开幕。为此展览,艺术家纳兰霍先生专程从西班牙带来了48件版画以及相关素描作品。

大海与宇宙 铜板蚀刻 2005年 65×86 cm

展览呈现了纳兰霍先生不同时期的版画作品,包括一些正在创作过程中用胶版制作的草图,这些草图诠释了作品的图形和构图,更让观者深入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早期成名于油画创作的纳兰霍先生表示:“通过本次展览,我希望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我绘画作品的另一个侧面——版画,始终是我画家生涯的重要部分。”

废墟 蚀刻和干刻 1989年 50×47 cm

纳兰霍先生为中国所知名,得益于著名艺术史学家刑啸声老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出版的纳兰霍先生画集。文章中他曾这样描述:“他重新描绘‘眼睛看到的事物’。然而,他不可能再像最初学艺时按学院主义教导那样去画。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再现一个客观的真实,他虽然热衷于逼真的描绘,但却一心要从逼真的描绘中捕捉,‘自理的、杜撰的、超现实的或想象的成分’”。纳兰霍先生早年的超现实主义甚至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

长矛手 聚合物版画 2008年 39×53 cm

“好的绘画,简洁干净的画面会是一个有无尽空间、无尽形状、无尽光线和颜色的世界。结果总是另外一个陌生的现实。这更是一个神秘,因为一件真正的画作会把我们带进另外一个天地。”纳兰霍先生特别认识到:只有通过逼真的而非随意的描绘,他所追求的那种隐藏在事物内部或背后的“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东西,使人疑惑不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发掘出来,才更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以前的种种尝试又丰富了他的表达手段,“从表现主义学会了造型和用色,学会了奇想。从立体主义学会了结构的平稳和光线的递减。从抽象艺术学会了利用材料的特性。”为其如此,他那种达到“乱真”程度的“错觉写实”才与学院主义的写实绘画大相异趣,而体现出本世纪二战后的时代特点。

纽约、写字楼、揭露(双连画) 蚀刻、酸刻和干刻 1990年 66.4×82.5 cm

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春辰在前言中总结道:“纳兰霍先生的这些版画是其绘画的延伸和有机组成,线条之曼妙灵动、人物对象的交错重合,艺术语言的古今皆通,并揉各种绘画的可能性,都是其作品的特点。我们面对面看到这些作品,更进一步体会到绘画的生命力和美妙之处。”展览展至9月23日结束,展览期间将举办纳兰霍先生关于绘画创作的讲座。

爱德华多·纳兰霍

爱德华多·纳兰霍(b.1944)

Eduardo Naranjo

1944年出生于西班牙巴达霍斯省莫内斯特里奥镇一户农家。自幼喜爱绘画与雕塑,1957年被画家阿科斯塔(Eduardo Acosta)发现,深受其鼓励,同年入塞维利亚艺术职业学校,1960年转入伊莎贝尔美术学院预备班,并在塞维利亚协会举办首次个展。1961年,迁居马德里,入圣费尔南多高等美术学院,至1965年完成绘画专业学习。1969年获卡斯特尔布兰科基金会资助,赴巴黎考察印象主义及近几十年中的其他前卫艺术。1970年开始探索写实绘画至今,是当代西班牙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

斯坦顿男孩  蚀刻、酸刻和干刻 1988年 50.8×44 cm

空洞的夜晚 蚀刻、酸刻和干刻 1989年 50×41cm

黑人的规矩和天堂 蚀刻和干刻 1989年 54.7×45 cm

维也纳的小华尔兹 蚀刻和干刻 1989年 52.2×43.2cm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