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美术馆艺术对话:后网络时代的影像生存现实

时间: 2016-08-15 10:38:35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展评

董冰峰主持艺术对话

2016年8月13日下午,作为时代青年艺术计划——“旋构塔·青年艺术实验场”的学术研讨活动,主题为“‘后网络时代’的影像艺术”的艺术对话在时代美术馆35层举行。本次艺术对话,由独立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董冰峰主持,媒体艺术家冯梦波,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媒体人、巴黎政治学院博士何蒨参加对话。

何为“后网络时代”?

主持人董冰峰阐述了主题中“后网络时代”的含义,他认为:网络对当代的影像创作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美学和展示问题的发展。互联网开启了个人参与政治(心理满足)的新形式,但同时也展现了某种“去中心化”之后的断裂:无穷尽的信息碎片的干扰与政治意见表达的互相重叠和混淆,更不用说网络信息就始终在强化一种“数字政体”的绝对优势地位(如谷歌搜索)。同样,“后网络”并不是完全指“网络”之后或更新的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样态,也不仅指“网络艺术”,而是指基于网络生存中今天已经普遍固化了的文化和艺术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尽管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在试图批评或嘲弄它。 对于今天在艺术史框架下的当代艺术美术馆和市场主导的艺术生态而言,一种后(反)网络的“影像艺术”的提出或与各式各样的旧媒体勾连、重构关于“现实的感觉”(H.Dreyfus语)的工作,可能更加紧迫和重要。

冯梦波

冯梦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创作道路

在艺术对话中,冯梦波回顾了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影像作品的历程。上世纪90年代,电脑还是新鲜事物,冯梦波出于玩的心理,最早买了一台苹果电脑,当时完全没想到未来会用电脑创作艺术。因为自己喜欢打游戏,就自然把游戏与自己的一些想法结合了起来,从1994年的首部作品《长征》,到2008年首次完成一部游戏,冯梦波始终与游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历经多次改变,从在线互动,到线下体验,但始终与游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自然也与电脑和网络分不开。

冯梦波不认为自己是一名录像艺术家,在他看来像白南准这样的录像艺术家,作品总是与电视机分不开的,没有电视机就不能称之为“录像艺术”,因此他更喜欢称自己的艺术是“电影艺术。”他说:“不相信艺术可以被界定,作品都是艺术家凭本能做出来的”,在回顾自己的美院受教育历程时,他说自己的营养反而都是来自非造型艺术。

张献民

张献民:一套超越文字的体系正在来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从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角度进行了阐释,他说自己很多年以来希望造一套超越语言的体系,现在它离拐点越来越近,越来越接近黎明,而当这套图像系统真正替代了语言系统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今天使用的语言系统是多么伟大。

何蒨

何蒨:多数艺术家仅是“更新”,谈不上“创造”

何蒨以制度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她认为艺术即是创造力,而一个支持艺术的社会应该是以释放最大的创造力为目标的。在当下,我们误解了“创造”、“创新”、“更新”的含义,大多数艺术家只能算是“更新”,并不能算“创新”,更遑论“创造。”在中国,大多数艺术家都在真空瓶子里讨论问题,并不接社会的地气。西方文明是一种高度自治化的文明,中国与之并不相同。

本次对话在时代美术馆35层展厅举行,三位嘉宾从各自角度出发,谈及影像及网络对当下生活的影响,对观众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