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中国近现代漆艺重镇,有着丰富的漆文化生态与深厚的漆艺传承,在中国漆艺现代性的进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福州举办漆艺双年展及相关学术研讨会,成立漆艺研究院,这些都将使福州的漆艺术从地域性文化走向全国乃至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2016年7月17日,“漆语时代——2016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在福州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125位漆艺家的625件作品参展。在双年展开幕当天,还举办了“漆语时代”专场学术研讨会、“福州市漆艺术研究院”授牌仪式以及多个外围展,在福州形成浓郁的漆文化氛围,推动福州漆艺产业发展。
闽江学院副校长狄俊安在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开幕现场致辞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郑鑫在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开幕现场
作为“漆语时代”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外围展——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也于当天下午3时在福州市三坊七巷75号南后街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闽江学院主办、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承办、闽江学院漆艺文化创意园协办。
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邱守杰,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学勇,福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清泉,福州市人民政府文教处处长蒋晓川,福州三坊七巷开发保护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谦华,福州三坊七巷开发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飞云,闽江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民,闽江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曦,闽江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元芳,闽江学院纪委书记詹林,闽江学院副校长金德凌,闽江学院副校长狄俊安,福州漆艺研究院副院长、原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汪天亮教授,闽江学院党政办主任陈忠群,闽江学院学生处处长林木明,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忠,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郑鑫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共有近80位艺术家的150件漆艺作品展示,展览作品的门类包括大漆综合类绘画、脱胎漆器、漆雕塑、装置作品等。展览现场,作为展览的特别项目,中国当代漆艺家邱启敬也带来他的作品《原来》。
揭牌仪式
此次展览由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郑鑫担任艺术总监,汪天亮担任学术主持,美术评论家郑娜担任策展人。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及一个特别项目,四个部分分别是拓荒先行、缘聚三山、中坚叙事、个体解读;作为展览的特别项目,中国当代漆艺家邱启敬也带来他的作品《原来》。据此次展览策展人郑娜女士介绍,“展览中第一部分“拓荒先行”,将李芝卿先生的作品放置于一楼展柜之首,皆因李芝卿先生于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前身“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福州乃至中国漆艺界,李芝卿先生是近现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现场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现场
本次展览艺术总监、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郑鑫在前言中写道:“客观而言,福州漆艺创作面貌的形成、发展与福州乃至福建深厚的本土文化语境密不可分,值此世纪之交,我们将延续前辈过往的艺术成就与开拓精神,面向当下积极践行,让闽院的漆艺创作与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为中国的漆艺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和精神动力”。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现场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现场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文献墙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前身为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是福建各大中专院校最早设立漆艺专业的院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其漆艺研究与创作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从福州工艺学校到闽江学院美术学院、从招生范围拘囿于福州的地方性中专院校,扩至五区八县乃至全国本科院校,其中不乏闻名而来的著名漆艺界同仁入校进修交流、从老一代艺术家对传统漆艺孜孜不倦的创新研究,到今天学脉绵延而枝繁叶茂,薪火点燃全国各地,其中尤为突出者已为业界之楚翘,各领风骚开花结果。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现场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现场
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现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福州在世界漆艺领域的影响力,打造中国漆文化发展的学术平台,同时推动了漆文化品牌的建设和福州漆艺产业的发展。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两场学术活动,“当代语境下漆艺表现语言的行程、流变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7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75号南后街展览馆二楼会议厅举办;“记忆与重构——中国漆艺术的文化自信和中国漆文化的国际语境”艺术沙龙将于8月16日在闽江学院漆艺文化创意园举办。
附:参展艺术家名单
“漆语时代”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外围展——闽江学院专场‘2016“传承•延异”当代漆艺展’
展览结构
1、拓荒先行
2、缘聚三山
3、中坚叙事
4、个体解读
特别项目
邱启敬《原来》
第一部分
“拓荒先行”参展艺术家(共12人):
李芝卿、高秀泉、郑崇尧、郑益坤、王和举、吴守端、乔十光、吴川、郑金胜、丁梅卿、郑力为、汪天亮
参展作品:(共32件作品,脱胎漆器2件、漆雕塑20件)
第二部分
“缘聚三山”参展艺术家(共15位):黄时中、郑修钤、陈秋芳、陈健、陈明光、王琥、武夏红、俞峥、陈秋荣、林惠明、陈冰、陈小霞、林小红、王翊、吕晓雯
参展作品:(共16件作品,脱胎漆器2件)
第三部分
“中坚叙事”参展艺术家(共18位):
丁梅卿和邹红、郑鑫、黄胜、林险峰、陈宇、郑频、周榕清、陈君佑、赖登云、陈其富、罗芳林、吴思冬、郑彦民、孙晓东、郑庆伟、林振团、吴建煌
参展作品:(共26组作品,含现场装置三件、漆雕3件)
第四部分
“个体解读”参展艺术家(共32位):方晓辉和林善本、陈浩、林贤洲、郭子健、胡仁杰、许国发、梁芳、胡杰彬、秦永昌、苏联煜、凯彪、许文勋、 张虎、张其锁、张峻侨、廖益茂、陈书贵、吴晓健、陈仕雅、陈剑兵、吴俊强、张妍、许思路、陈培樱、郑良炜、孙智杰、姜宁、念小婷、戴婉文、陈研、刘悦、陈小灵
参展作品:(共32组作品,漆立体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