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当代艺术在中国相遇:安迪·沃霍尔与杜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17 13:31:17 | 文章来源: 艺术商业

消费社会 活在当下

安迪·沃霍尔开启的艺术风格被艺术史称为波普艺术,在台湾也被称为普普艺术。全因他见证了美国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盛况:商家开始讲究营销策略,醒目的商业广告随处可见,流水线生产的各式工业产品在超市里码放得一丝不苟,品牌的力量令人称奇。

“人在纽约”展区展示的便是一种适应和认知的过程。刚到纽约的安迪才21岁,经常去一家明星光顾频繁的咖啡馆serendipity,那里的老板也赏识他,因此他的第一次插画展览就在那里举办,每一件作品以25美元售出。当然之后他的天赋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看重,他的插画出现在《Glamour》、《Vogue》杂志上,他也开始为皮革公司提供创意设计和商业建议,为百货公司的橱窗提供装饰画。在这一展区内,观众看到的就是安迪在1950年代绘制的商业插画。有些古怪俏皮又充满温情的图案,带有他特色的墨渍线条营造出模糊的印刷效果,粗糙的稚拙感加上华丽的色彩,这些都是他作品的迷人之处。他也已经开始运用一些自制印章来进行手工上色,这反应出他对技术带来的复制效率产生了兴趣。

当时他的插画事业如火如荼,27岁时年收入就超过了10万美元,但他还是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于是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商业模式和工业复制被他带到了纯艺术创作中。他与最专业的版画师合作,在自己的工作室(他后来称为工厂)中运用宝丽来相机、丝网版画技术开始了系列实践。“工业时代”这一展区就展出了这一时期的一些经典代表作,例如《金宝汤罐》(Campbell' s Soup Can,1961),《布里洛肥皂箱》(Brillo 1964) 等等。当代馆的策展人马立小姐介绍,《李施德林瓶》(Listerine Bottle,1963)可能是安迪用丝网技术创作的第一件重要作品。

他对于颜色的选择和手工复制的质感追求没有改变,对于作品背后隐藏的理念也不断地明确。1962年他的个人画展被世人怀疑,不同口味的汤罐头绘画被当成玩笑。但实际上,他的波普背后有一种民主的理念: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便利,每个人在超市里有着同样的选择权,安迪对此说到:“总统喝可口可乐,Liz Taylor 也是,想象一下,你也可以喝可口可乐,并且花再多钱也买不到更好的可口可乐,所以为什么可口可乐不能成为艺术品?”这是一门反应消费革命对大众影响的当下艺术,也是一门追求平等的理想艺术。虽然被后人借鉴后,波普被更多地赋予了政治隐喻,比如在中国,1980到1990年代的波普画风。但安迪的初衷是在讲述生活中的平凡之物。今天的当代艺术也依然在刮这股“日常风”,讲述的依然是当下消费型社会中的种种。

从自卑到直面观众

1963年安迪购买摄像机之后,首度尝试了录像的创作。不少作品旨在好奇,例如经典之作《帝国大厦》(1964)记录了8个小时帝国大厦的模样,还有人的睡眠、化妆等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场景。前所未有的反叛方式对后来的录像艺术家也产生了持续影响。他发现人们在镜头前显得不自然,于是他记录这种人的反应,让生活中的琐碎和寻常变得充满乐趣。

艺术家观看世界的角度不断变化,从名人效应、市场营销的影响力到传媒对于信息的加工与公众的接受习惯等问题都开始反应到创作当中。1962年玛莉莲·梦露去世,艺术家制作了24幅不同色彩构成的梦露肖像版画(Marilyn Monroe,1967年)。在展区内可以看到其中的五幅,色彩的变化让人物形象从天真无邪到诡异妩媚,隐射着媒体对于人的随意描绘。对于自小迷恋名流、都市生活的艺术家来说,这一“应景”的创作举动让他得以在幻想领域与这位早逝的明星有了某种连接,也表达了对于偶像早逝的哀伤。

面对残酷的事实和媒体的渲染,让艺术家有了关于新生、死亡为主题的系列创作。 例如将一张婴儿在医院出生的黑白照片的对比度不断加深,营造出恐怖的气氛,照片内容没有改变,新生的喜悦因为色彩的扭曲变为死亡与不安。同时他也看到,每个人都有成为超级巨星的潜质,他预言在未来,每个人只要有15分钟的曝光机会,都有可能成为名人。这一预言在今天铺天盖地的真人秀和草根英雄时代已然得以验证。在“闪亮星光”这一展区观众就能看到艺术家卓越的社交能力,这一时期,为名流制作的肖像是他的主要创作。展区中,我们可以看到《伊丽莎白·泰勒》(Silver Liz,1963年)以及《杰奎琳》(Jackie,1964年)。

安迪也学会运用商业模式来包装和推广自己,他把平时的行头设定成安迪套装,定制的假发、墨镜、黑色外套,淡定又略显怪异的举止使他更受世人瞩目。展区“人生苦短”展出了1980年代他与知名年轻艺术家的合作,还有创作电视节目《安迪·沃霍尔电视秀》及《安迪·沃霍尔的十五分钟》、为摇滚乐队“地下丝绒”担任制作,参与时装秀及社交场合,可说是热衷于“跨界”创作的先驱。

就这样,他自己也成了名人,成为了被看的对象。在这一反应他事业顶峰的展区内,我们可以看到他最后一个系列的自画像。再比较一下他1950年代用铜版和墨水创作的自画像,你会发现,尺寸在不断扩张(1953年的27.9×21.6cm 到 1986 年的203.2×193cm);内容也从掩面自卑、害羞局促演变为了直面观众的正面;若隐若现的墨渍线条变为具有压迫感的浓烈色彩。自画像的演变见证了他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反映了他信念不断增强的心路历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