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当代艺术在中国相遇:安迪·沃霍尔与杜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17 13:31:17 | 文章来源: 艺术商业

1982年,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第一次来到中国,彼时的中国民众对这个银色头发的老头倍感新鲜。他在北京的长城与天安门留下了不少经典照片,正如每个初到中国的外国人一样。今天,由安迪引领的波普艺术仍在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他所信奉的“每个人只要有15分钟的曝光机会,都有可能成为名人”的信条在今天也早已变成了现实。2013年4月28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可以被视为安迪最重要的中国展览,策展人为此次展览的准备从四年前就开始了,可以想见这次展览的重要性。

而另一位对中国当代艺术至关重要的人物——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中国首展,也于2013年4月26日在北京的UCCA开幕。正如策展人唐冠科所说的,“马塞尔·杜尚用一己之力影响了20世纪艺术史自他之后的发展趋势”。今天,当这两位艺术大咖的重要展览齐聚中国时,艺术圈内外的人们无不闻风而动。

安迪·沃霍尔 十五分钟的永恒

安迪·沃霍尔曾在电影《黑衣人3》里被调侃成监视外星人的人类特工,以艺术家为假身份执行卧底任务,因为无聊才画了金宝牌汤罐头,这是导演对于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另类致敬。而对中国观众来说,艺术家当年在长城上的留影让他看起来倍感亲切,但关于他创作脉络的了解却大多仅限于艺术史书、画册、纪录片和拍卖行的图录。这次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大型回顾展“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成为了继上海双年展后最令人期待的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联合主办,纽约梅隆为首席赞助,尼古拉斯·钱伯斯、龚彦作为策展人。作为整个亚洲巡展的其中一站,这些作品全部来自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将在上海展出三个月,然后被运往北京,最后前往东京。

展览在当代馆的二楼举办,展厅内部根据安迪的创作时期编年排序,依次展出了他从1930年代到80年代的一系列创作的全部作品近400件;走廊的墙上满是相关的照片、文献,也让观众对艺术家有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从匹兹堡毕业后只身前往纽约的安迪,如何从绘制商业插画开始步步为营,实现了成为艺术家与名人的梦想。

吃番茄罐头长大的孩子

墙上的照片及文献向观众展示了艺术家如何度过自己最初的“青葱岁月”。安迪1928年在匹兹堡出生,他的父母是斯洛伐克移民,1930年代正处于大萧条时期,食物经常短缺,他的妈妈有时候就会用番茄罐头煮汤。

安迪无疑是个幸运的孩子。他的父母虽然不富裕,但始终对他充满信心,在小学四年级时就让他加入卡内基学院周六艺术班,他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据记载安迪8岁时患上了神经障碍的疾病,大约有一年时间没有去学校,他稀疏的头发也让他开始自卑,一直宅在家里。妈妈给予他很大的鼓励和安慰,提供彩色图书、电影杂志和纸质玩偶,并鼓励他用这些材料进行各式拼贴和上色的艺术游戏。这让人想起身体同样孱弱的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在妈妈的关爱下在回忆的细节里流连忘返,有着极大的创作自由。也许正是那些充满明星照片和商业广告的电影杂志让他从小就对大众传媒的手法习以为常,对名人和都市开始充满期许。

  另一方面,安迪每周会与家人去拜占庭天主教堂进行弥撒,教堂里的各式艺术图样和符号对于很少出门的他也是极为丰富的感知经验。父母的鼓励和引导开启了他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并且锻炼了创造力和执行力。父母从没认为涂涂画画和拼贴游戏是浪费时间,总是给予他包容和鼓励。于是长大后,安迪选择了卡内基理工学院(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绘画与设计系,在获得学位后便只身前往纽约,从商业插画开始迈出了艺术事业的第一步。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