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艺术中国现场报道: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10艺术基金会国际论坛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28 15:51:3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中国报道:16:25

菲利普·道得:给大家举一个例子,1999年的时候,当时我们是在伦敦当代艺术有一个北京、伦敦的项目,我带了很多对于中国当代艺术非常感兴趣的西方艺术家、伦敦艺术家参加他们的展览,我的感觉是这个事情做得太早了,完全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萨奇在伦敦做了这样的一个展览,也没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起到任何的作用,当时在伦敦,去年是引起了几百人去参加的一个艺术展,这也是我们艺术的一个风潮或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风潮。

艺术中国报道:16:25

菲利普·道得:我们现在要去看一下还有什么其它可替代的艺术视角。比如说在1976年之后,高名潞就开始引领我们所说的绝对的艺术描画的方法,当时的艺术市场是没法接受这方面的,比如像纪录片,我认为中国对于二十世纪艺术最大的贡献其中的一个就是纪录片,完全没有进入艺术市场,因为当时中国有繁复的历史,还有你怎么去找到当地最开始的打印或者是印刷的材质、印刷的内容等等,所有这些,也就是说二十世纪纪录片的照片和摄影艺术没有引起中国艺术市场的重视,在1989年它却引起了世界的技术,并不是说蓬皮杜的艺术展,却是在北京的中国先锋艺术展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所以我们就开始去想,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到底做了什么?哪些没做?我们怎么去建立一个艺术基金会填补空白,起一个补充的作用?补充市场当中忽略的一些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域?而且我们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愿景,就是西方对东方尤其是对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会提到2-3中国的艺术家,提了之后也想不起他们有什么样的作品,实际上现在在西方刚刚开始去收集中国的当代艺术,只不过是五个作品,蓬皮杜等等,可能想做得更好,但是事实上在西方的这些收藏世界当中,中国当代艺术是完全不受到瞩目和重视的,一些在西方的博物馆馆长,他们实际上很少有几个馆长能够充分地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所以对于我们成立基金会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希望接触到新的观众,而这些观众,实际上真的是需要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此要有强烈的胃口。

菲利普·道得


艺术中国报道:16:24

菲利普·道得: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感谢我们的会议组织方能够邀请我来到这里参加论坛,而且进行这么有趣的探讨,我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我和另外两个人几年前建立的一个中国艺术基金会,在英国建立的,它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和我在伦敦共同建立的一个中国艺术基金会,我现在想跟大家介绍的是在我们的基金会当中,在数字世界里边所遭遇的一些事情,这也就意味着数字化时代现在在改变着每一件事情,当然它也改变着我们的艺术基金会,当我们在建立我们的艺术基金会之初,首先我们认为,我们必须使劲地去想一想,最终我们要进入什么样的领域,我们的基金会是不是要去考虑推动中国的当代技术,还是说要把它放在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去看待推广中国艺术,中国文化呢?我想这当中涉及到很多对于政府和NGO组织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市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们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定义中国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哪里,是博物馆吗?还是我们的NGO呢?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是市场代表着重要的角色,张晓刚只是让当代艺术引起了国外媒体的注意,我们考虑得是非常仔细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艺术市场对中国的当代艺术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做了什么能够去抵消这些冲击,也就是说当代艺术市场喜欢按不同国家来分类中国、印度、英国、美国、日本等等,而且我想一说到中国的艺术,他们也非常喜欢越简间越好,当代的中国艺术只不过是最近几年才发展出来的,我们只是说在中国最近十年,2000年到2010年之间有非常先锋的艺术,中国在1976年开始,在中国没有引起艺术市场的任何关注和兴趣。

艺术中国报道:16:19

主持人:谢谢熊先生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演讲,下面演讲嘉宾是来自英国的中国艺术基金会,这是08年在伦敦注册成立的慈善机构,致力于在西方推动中国的文化。我们的演讲嘉宾菲利普·道得先生,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他98年就曾经跟托尼·布莱尔在中国策划过两个大型的文化活动,他是都德创意的主席,也曾经是伦敦当代艺术馆的负责人,现在是中国艺术基金会的负责人。

艺术中国报道:16:11

熊鹏翥:我想最后,我不晓得还可不可以有三分钟给我,我要放一个短短的影片,正好是我到北京来前一天刚完成的,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个驻校计划。这是驻校计划,艺术家要创作一个一分钟的短片,我们知道在这短片里头一秒钟需要12格的动画,一分钟需要720格的画面,艺术家的想法是希望这720格画面能够有不同的小朋友来完成,但是艺术家不晓得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小朋友,所以他们就透过基金会,我们整合了学校资源,让艺术家不只是做他的创作,并且到学校去做了一个六个礼拜的教学活动,我们前边看到的是过程,后边是成果。我想在规划这个计划之初,艺术家最后的成果跟他原来想象的是有相当大的不同,原来他只是提供着色的图给小朋友,希望不同的小朋友,让他们去着色,在过程里边发现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小朋友出来的东西,除了在他自己的框框里做上色之外,小朋友的创作也在这里,最后出来的结果跟艺术家的想象,第一不一样,第二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件作品也入选了台北在12月有一个新媒体艺术节,也入选成为展览的参展作品。从这个例子里头来讲,基金会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钱做什么事的问题,在累积的过程里头,刚刚讲到专业的累积跟人才的累积,还有资源的累积,其实我们是在创造一个社会资源交流的分享平台,我想这个意义可能更大过于我有多少钱做什么事的问题,所以我想这个短片就作为我最后的一个小小的结论,我们最后还有一分钟,看一下最后完成的作品,谢谢!这是720位小朋友共同完成的作品,应该是721位,还有艺术家。

艺术中国报道:16:11

熊鹏翥:我想艺术基金会工作推动里头,因为是私人的基金,而且它是有专业的特点,它其实有几个重要的贡献: 它可以倡导用新议题来开发新的活动。记得以前我服务过的一个基金会,他们董事长就说:“我做什么事你没什么好批评的,因为钱是我自己拿出来的”,我做,虽然我做不到你们要的一百分,但是有做,最少有60分,总比0分好,其实基金会是有这样的一个空间,能够去开创新的议题,整合新的工作。 另外相关的通路和资源整合可以做更好的社会行销。 另外对于活动的规划上头也比较能够对于市场,对于分众做区隔,同时也有自我绩效检讨。 另外业提供了一个跨领域的交流平台。当然有贡献,也有一些问题: 1、大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仍待加强。记得我在1990年初回台湾,我在基金会工作的时候,很多人第一个反应是你们是逃税的单位吗?他对于基金会的影响,你就是逃税用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之后,我想我们看到九十年代之后,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愿意投入,而且做了那么多专业的工作,其实是社会形象已经在改变了。 2、人力跟资源的不足,也是每一个艺文单位会碰到的问题; 3、如何去创造更有效的宣传管道,也是一个重点,同时在新兴媒体,不光是艺术机构,我们说广告或者是其它的领域里头,可能更会强过我们现在所掌握的一些相关的资源,所以我们也必须思考如何创造更有效的管道。 4、相关的法规政策是不是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5,我讲专业人才的部分。 在未来来讲,要理清我们的使命,反省存在的价值,刚刚有一些专家提到基金会会转变,如何跳动社会的脉动,检讨我们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是必须时时刻刻反省的。 另外如何分享组织愿景,激发创新力量,今天就是这个机会,我们希望透过这次论坛,未来能够共同地激发出新的力量。 另外,我们希望能够就我们各个不同基金会的组织问题,当然有一些相似,有一些不同,但是我想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切磋的地方,能够让我们更主动地掌握机会。

艺术中国报道:16:10

熊鹏翥:另外一个我们做的重要的工作,从98年一直持续做的就是艺术家驻校计划,我们是邀请当代艺术家进到国中小学,跟学校的老师共同设计,大概6-8个礼拜的艺术教育课程,艺术家到学校不是代课老师,希望让艺术家跟老师共同为学生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学程,持续做了十几年,原来只是一个班,最后到整个全校,这是我们在艺术教育工作上做的几个部分。 此外我们也组织相关的国际性论坛,这几年我们的关注点转移到公共艺术领域,我们也发现进美术馆、博物馆的观众,其实在整体人口里头是非常少的,但是公共艺术,因为艺术作品存在在公共空间,其实是最多人接触可是大家最少认识或者大家不觉得,所以在公共艺术领域里头,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效,让一般民众认识艺术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说尤其是我们在这几年也协助台湾相关的交通建设单位做整体的公共艺术规划,包括像台中市节运和台北市节运的路线,我们希望能够让艺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也在过程里边发现,其实影响我们城市视觉最重要的是这些建设者,这些工程师,这些土木工程师等等,如果说他们可以自觉知道他们在城市里头,其实在共同为市民做一件重要的视觉作品,如果他们可以多花一点心,多让它艺术化的话其实是最重要的一个艺术作品,这是我们现在在慢慢推动的一个工作。我想就顺便借这个机会邀请大家,我们在11月10号-12号,在台北市邀请了伦敦、多伦多以及纽约三个城市的节运公共艺术的策划人,在台北,我们希望跟台北、高雄做一个城市论坛,谈如何共同在这部分做一些工作。 另外我们看到的是台北国际艺术村,过去我们也协助做相关艺术村的经营管理,这个是相关活动的推动。

艺术中国报道:16:10

熊鹏翥:第二个部分,我们是赞助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在我们的展场空间,每年大概有五档到六档的展览,我们是提供艺术家相关的空间,行政资源之外,另外最后帮艺术家做他的出版物,我们希望在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大众的艺术推广,另外一个就是扶持年轻的当代艺术的艺术家。这么多年下来,当然我们过去赞助的一些年轻艺术家,现在有许多人也都卓然成家,这个是我们在十三行博物馆,这是一个考古的博物馆,也把当代艺术带到不同的空间领域去,因为我想艺术教育是需要持续不断地渗透,当然在刚刚讲当代艺术其实是一个小众欣赏的艺术,在我们基金会这几年推动的工作上头,我们希望说能够让艺术的观念,艺术的领域拓展到在过去也许并没有机会接触当代艺术的这些环境里头,所以我们会协助考古的博物馆或者是做客家文化的博物馆,当然在不影响他们的主题内容底下,希望让一些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形式在这些场域里头,让平常不会进美术馆的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

艺术中国报道:16:09

熊鹏翥:我很快地给各位看一下提到相关基金会的网站,这是我们帝门基金会的网站,我们在网站上除了介绍我们自己相关活动的推广,我们是提供一个资讯、资料的中心,我们在网站里头,因为我们持续二十年下来,明天闭门会议会有机会介绍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做的事情,在这里我会简单地说明,其实我们有一个目的是要成立我们自己的美术馆,基本上几个功能,研究、典藏、教育跟展示这四个功能,我们是都具备的。当然这个机会开始之后,我们想怎么让我们累积下来这么多年的艺术资源,包括艺术家的资料库,艺术评论的资料库,台湾艺术期刊完整性的系统,我们建立了一个我们自己的艺术资料库,能够方便更大多数的非艺术专业人也能够利用这个网站,同样也把它当成一个媒体在经营,所以说相关的艺术评论、艺术讯息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提供给一般的民众做使用。所以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也欢迎使用这个资料库。因为我们算是在台湾当代视觉艺术里头做得比较完整的一个相关的资料库。外像奇美博物馆,刚刚提到它1977年成立之后,1990年成立了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除了相关展示功能之外,也有提供相关的艺术赞助。我们看奇美艺术奖,这个是凤奖美术馆,就是邱泰兴文教基金会,在这个美术馆的架构底下推广相关的艺术工作,这个是杨英风美术馆,像吴作人基金会一样,以艺术家的遗赠来成立一个美术馆,做基金会的经营。这个是台湾原住民博物馆,本身也是三菱汽车代理的企业主,把他的资产捐赠出来成立原住民博物馆,或者是纪念纸博物馆,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博物馆。 富邦基金会,也是一个企业的美术馆,在他们的空间,在他们自由的企业空间做相关的艺术的展览,我想有趣的是富邦集团有三个基金会,第一个成立的是慈善基金会;第二个成立的是文教基金会,最后一个成立的是艺术基金会,我想不光只是台湾,可能对中国人的观念里边来讲,过去是造桥铺路,慈善先行,慢慢关注到教育,最后才是艺术,艺术是最上层的结构,也许最后有更多的资源才会来提供。 另外就是朱铭基金会;另外一个是世安艺术基金会,2002年办理美学论文奖,专门提供美学论文和相关展览的赞助,完全以赞助为主。郑执行长等一下还可以补充,这个是台新银行基金会,主要在过去几年台新艺术奖是台湾的年度盛世,提供有关于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年度最佳的展览或者是表演,这也是几个重要的工作。 另外像广达文教基金会,他们有一个专题项目叫做“由于艺”,就是推广相关的展览到学校去。另外是荣嘉文化艺术基金会,叶先生本身是一个大收藏家,他自己本身在未来也规划了在他自己的园区里头做自己的美术馆,也是这个基金会的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