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震虎:一个画廊经营者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当代中国新锐艺术家创作生态的观察
展览地点:北京龙艺榜画廊
展览时间:2010年8月21日-10月13日
策展人:托泥
参展艺术家:杨大治、黄恺、陈马玲、陈育文、都岩、孟宪敏、孙瑛、韦路、赵天阳、杨正鸥、袁佳、张春迎、张辉、郑雪梅
策展前言:
每一代艺术家创作和生存的社会环境也都深刻地影响了其艺术的发展,《敲山震虎》策展理念是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近百名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艺术家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观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生存状态,以探寻当前的艺术生态系统对今后艺术演变、艺术家发展路径的潜在影响。以问卷调查得出的创作主题关键词为核心坐标系,《敲山震虎》在纷繁多样的新锐艺术实践中搜寻精神之锚。参展艺术家作品风格和题材迥异、才情与个性洋溢。展览的文献部分是艺术家的谋生故事,显示了他们在生存与艺术之间走钢丝的窘迫与坚持。
85新潮时期的方力钧们是在东村、圆明园画家村与农民混居的形式生存的,之后在花家地和宋庄等地,艺术家以盲流的身份游荡,不被主流社会认可。这种势单力孤的边缘状态与共同的社会批判使命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性的或思想观念上的群体。艺术家们相濡以沫,共同推进了90年代的艺术高潮。那个时期,本土艺术市场基本缺失,艺术家在画室里绝望地等待着海外艺术猎奇者的光临,或者在外国大使馆里举办展览;主流社会与市场环境的不兼容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前卫艺术在开创时期面向西方的倾向。海外的关注给艰难起步的当代中国艺术开辟了生存窗口,激发了今日的繁荣,也给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话语权的丧失埋下了种子。
70后和80后艺术家的命运也许幸运得多:2000年国内艺术市场开始逐步兴起,艺术家经历了被社会容忍、接受到艳羡的过程,世俗的偏见认为艺术家是可以成就明星荣耀和个人富豪的自由群体。而除少数成名较早的艺术家之外,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仍处在个人艺术探索的精神迷茫和生活的困顿中。创作理念的个人化伴随艺术区拆迁的动荡,他们与同辈艺术家的精神联系疏远了,独自面临生存方式和艺术方向的选择。
中国历代艺术家的成功大都有一个支持他们的社会基础,如宋代宫廷院体绘画是由皇帝倡导,文人画兴起的背后是被元代蒙古族统治者排挤的在野士大夫知识分子。而当代艺术超越了现代主义的美学范畴,直指人在精神困境中的心灵探索,超前于习惯于以唯美为艺术价值判断的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对于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而言,与他们的精神情怀相共鸣的同龄人仍然奔波在追求生活富足的道路上,还没有成为新锐艺术品的赞助人,而老一代的收藏家多沉浸在写实主义等美学情怀中,这造成了当前的新锐艺术探索的市场滞后。85新潮以来的近三十年来,前卫艺术先驱们仅仅是启动了美学欣赏方式的变革,公众和市场对当代艺术的接受之路还很漫长。成长在这种困境中,青年艺术家精神的坚韧程度和社会与市场的支持系统的完善将决定当代艺术是否可以真正走上坦途。
展览文献部分: 艺术家谋生经历
选编于近百名生于70和80年代艺术家《创作与生存现状调查表》
敲山震虎:一个画廊经营者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梦想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你好。
作为一个画廊经营者,看着那么多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投身艺术,热情可嘉,但其中也有盲目乐观,天真地以为艺术创作是轻松浪漫的事,或者抱着登徒子的心态。我想也许有了“敲山震虎”的必要性,从画廊的角度给你提一点忠告,敲敲警钟,泼点冷水。
这个时代给人一种错误的幻觉,好像艺术家是明星般让人艳羡的职业:美女名车、觥筹交错的奢华酒会、与精英为伍、引领时尚的前沿…而这一切都是假象。艺术家是用前半生的困苦挣扎作为筹码与虚无赌博的人。大多数知名艺术家在年轻时都在艰苦的生存条件下磨砾技艺,在中年以后生活才有了转机。晚年才开始衰年变法的齐白石五十岁之前还蛰伏在湖南老家。德库宁刚移民美国时以油漆工、木工、壁画绘制为生,直到三十八岁才第一次参加了画廊展览。艺术家的生活也常常伴随着不寻常的人生苦难:博伊斯二十二岁驾驶飞机在苏联领空被高射炮击落,险些丧命。行为艺术家大同大张至今也不知名,他生活在垃圾堆般的陋室中,2000年在以自缢完成了一生最后一个行为艺术。“入佛界易,入魔界难。”一个艺术家想真正做出独创性的作品,需要付出的心血与劳作是持久而艰辛的。我们处在一个追求享乐的时代,知识分子也面临着各种世俗诱惑。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里说:当工人阶级憧憬中产阶层的富足,就没有心思掘资本主义的坟墓了。你能忍受同辈们锦衣玉食、妻娇子贵,你还能在困苦中面壁玄思吗?
我们经常会看年轻人的作品,发现很多人有共同的弱点:题材的肤浅累同、情绪的做作矫饰、风格的模仿。我建议年轻人思考如下的两点:第一、当下和永恒。思考一下十年后你会如何看自己今天的作品;在时髦的图像落伍之后,是否只会露出思想的疲软和幼稚?卓越的艺术家充满历史感,其作品强有力地抓住此刻澎湃的激情,也抵御时间的侵蚀: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在今天仍能激起内心的震撼。第二、个性和共性。你的作品在表达精神个性之外,是否会给文化的母体带来救赎的希望?好的艺术家以强烈的个人痕迹表达了普遍性的精神情绪、敏锐地触摸着时代的痛楚:如培根的绘画直指二战后信仰崩解、文明幻灭的欧洲、徐冰对汉字的拆解重组中饱含对文化传统的怀疑。
很多年轻艺术家很想知道我们画廊选择年轻艺术家合作的标准:独特的精神世界基础上非凡的才思智慧、对心灵未知领域强烈的好奇心驱动的坚韧执着。作为画廊必须对收藏家负责,如果一件作品被收藏之后没几年艺术家就放弃创作了,画廊就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因此我们会考查一个年轻人持久的创作水平和心态,而很多人没过观察期就自我荒废了。
吴冠中曾用“开水浇草地,小草还要长。”来比喻艺术家强烈的创造欲望。如果你对艺术的痴情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不会熄灭,请继续你的冒险。 “敲山震虎”只能吓退投机取巧的小猴、心虚怯懦的山羊,真的老虎,终归要咆哮!我的建议是:找一个可以维持生活、并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工作,订立长期的创作规划,做好接受挫折、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也会竭尽激情、智慧支持你,因为不仅文化的未来在你手中,画廊的尊严与荣辱也由你决定。
龙艺榜画廊总监 龙羽
2010年(虎年)于北京798艺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