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杨之光六十年艺术生涯 我的信念是超越古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17 16:00:35 |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12月12日,“杨之光从艺从教60周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开幕式。杨之光是我国著名水墨人物画家,在他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几乎每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他的艺术创作是新中国发展的形象见证,同时也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家的仓库都捐空了

参观者可能并不知情,中国美术馆展厅里跨越50年的100多幅作品并不属于杨之光个人所有,而是为了办展一一从多家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借出来的。这个“麻烦”的制造者当然是杨之光自己,源头则是10多年前的一次捐赠义举。

1995年,杨之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杨之光40年回顾展”,展出的100余幅作品赢得了强烈的反响。

“当时美术理论界认为我的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年代跨度大,基本上和共和国同步,而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同时我探索人物画的历程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画的历史,这是别的画家做不到的。”

早在“40年回顾展”举行之前,已有私人机构向杨之光表示愿意为他出资建立个人美术馆,并对他的作品进行整体性收藏,但杨之光并没有点头同意。中国美术馆的相关领导得知后与杨之光商量,是否能把“40年回顾展”里的作品捐出来,留给后人做研究。杨之光非常心动,提出先征求家人的意见。

家人的反应并不出杨之光的所料。同为画家的妻子欧洋打趣他:“杨之光,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了。要不,假如我比你早死,你再娶个小的,她不知会不会珍惜你这批作品呢。最好在我死之前办妥捐赠手续,我就放心了!”两个女儿和女婿也表示:“爸爸这批东西,交给国家收藏比留在家里更有意义。”

1997年,杨之光将180件创作精品全部捐给中国美术馆收藏,此后又陆续向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捐赠了大量作品,共计1200幅。“我家的仓库全空了。”说这话时,杨之光的语气里没有流露出一丝遗憾。他还告诉记者,本来这些财富是要留给女儿的,现在女儿收他过去的画只能从拍卖会上拍。“杨红花100万买下了我那幅《卡门》,让我很心疼。”

杨之光表示:“这次展览也可以说是最后一次。没有作品了,新的也不可能再画,我身体不好基本上封笔了。当年很多人不理解我的行为,海外还有人说我愚忠。其实这体现了我做人的原则。”

《恩师徐悲鸿》

■失而复得的徐悲鸿肖像

回顾展上的巨幅肖像《恩师徐悲鸿》是杨之光为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创作的,也被他视为自己近10年里的少数代表作之一。在画作的题图里,杨之光回忆了55年前的一桩往事。

“1950年夏我初访悲鸿老师,提出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的愿望。老师先审阅了我的作品,并表扬我年纪这么轻就出了画集,接着他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问我愿不愿听他的话,我说一定听。他说我劝你不要考研究生班而是考一年级,从头学起从零开始。”

当时杨之光已经取得了苏州美专国画科的毕业证书,但徐悲鸿先生建议他从三角、圆球、石膏素描学起,打好基础。杨之光说这八个字的忠告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听了也做了,并在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把这个忠告又传给了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正是这幅满含了对恩师崇敬、感激之情的心血之作,因为一时的轻信和疏忽,差点一去不复返,无缘在此次展览中现身。

2007年7月,杨之光收到了一封邀请函,邀请他拿出两件作品参加当年9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画全国画展”,并承诺展览结束后立即退还作品。信中收件人的名字为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顾正主,还加盖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画艺委会”的公章。

起初杨之光并不打算参展,还是在家人劝说下才决定寄出《恩师徐悲鸿》和探索没骨技法的《女人体写生》。

“我一直以为在北京展览,直到11月打电话过去没人接才知道被骗了,血压一下子上去了。”

作品不知下落对当时78岁的杨之光打击很大。那之前,中国所有的艺术名家几乎被他画了个遍,唯独没有画的就是恩师徐悲鸿。76岁创作的《恩师徐悲鸿》是他肖像画的封笔之作,代表了他的最高艺术水准。

大女儿杨红赶到北京报了案。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了专案组,经过20多天的全力侦破,最终在江西进贤县抓住了诈骗嫌疑人。幸运的是两幅画作还没来得及流入下家的手里,并且毫发未损,但杨之光不得不从此开始长期服用降压药。

1   2   3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国博”一馆藏名画失踪 为画家杨之光代表作
·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从艺从教六十周年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
·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从艺从教六十周年回顾展举行
·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艺术简论
· 杨之光:培养年轻人比自己创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