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能将建筑实体进行展示,所以建筑展常陷入窘境:或沉迷于建筑理论的宏大叙事,或与艺术展暧昧不清,沦为二流艺术展。由日本女性建筑师妹岛和世策划的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8月末在水城威尼斯开幕,建筑师出身的她将主题定为“人们相逢于建筑”,她将建筑对人的关注与建筑本身融入到了展览中去。或许,她将开启建筑展览的全新时代。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一直是建筑界的指向标,2004年以“蜕变”的主题呈现当代建筑的历史观,2006年的“超越城市”希望解决城市发展规划方面的焦点议题,2008年的“盖房子之外的建筑”将展览领入装置世界,建筑理论家们始终希望从辩证的角度来引导建筑展览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展览并没有将展览局限于对建筑表象的叙述,也没有迷恋炫目的装置与枯燥的宏大叙事,而是把建筑仅作为事件、人和社会的“容器”。妹岛和世表示:“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的职责之一是将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表达我们的想法。为此,这个展览将展现多元的建筑理念,希望展览帮助人们与建筑建立起联系,从而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
人VS建筑的秀场
军械库展场以前是威尼斯人造船的地方,这是座长而深广的建筑,以往的策展人通常以这个空间作为容器,在密闭空间中植入一个个体块。而妹岛在却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了整改这座建筑上,展览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获得一个空间。妹岛和世说:“建筑展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不能展出实际的建筑物。所以,这次展出的目的是展示一系列的单独空间,而不是通常的微型建筑模型。”
展场的入口处不远,安排了德国重量级导演维姆·文德斯的3D影像作品《假如建筑会说话》,该影片将在此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首映。导演的摄影机记录了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建筑,这座建筑是瑞士洛桑理工学院校园的一部分。文德斯这样描述了他的影片:“假如建筑会说话,有些话会像莎士比亚,另外的则会如《金融时报》。”后面还有一节说:“别误会:这并非隐喻。建筑确实对我们说话!”
这样诗意的开篇为之后的几个空间的铺陈叙事做出了很好的铺垫,参展建筑师与工程师们为这个16世纪的空间创作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装置。由日本建筑师近藤哲夫(Tetsuo Kondo)与工程师马蒂亚斯·舒勒(Mat thiasSchuler)合作的项目《云景》是个广受好评的作品,他们将一朵真实比例大小的云放置在空间中,而参观者可以爬上类似于莫比乌斯圈的装置,走在精妙的钢制缓坡梯上,置身于发电机制作出的云雾中,穿过气层,感受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恍惚间你会有种脱离现实世界的感觉。
加拿大馆似乎是全部展览项目中最华丽与最炫目的一个。它以飘渺摆动的丙烯酸塑料触须呈现,它们的每一次颤动如同生命的每一下呼吸。这个装置被形象地称为“生命空间”,它被感应器、微型处理器、机械连接装置和过滤器覆盖包围,可以根据环境移动,并吸收过滤空气中的水分和有机分子。设计师想以此将未来城市打造成一个有生命的机体。
“保留”VS“空间利用”的争论
除了策展人对空间以及展示形式的探索外,本届双年展亦延续了探讨建筑界的焦点议题的习惯,如“保留”与“空间利用”等,这些探讨并没有仅以空泛的理论纸上谈兵,而是以建筑师的角度,以实例或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探讨。
获终身成就奖的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此次在意大利主馆内举行个展,探讨保留建筑物的矛盾——当建筑物不断被保留时,是否也减少了人们真正能生活使用的空间?“保留”(preser vation)是西方人发明的词汇,当西方经济瓦解,中国是否该肩负“保留”威尼斯的责任?荷兰馆呈现的是悬挂在天花板上用蓝色泡沫做成的城市模型,这一装置被命名为“空闲的荷兰空间”,影射闲置的具有开发潜力的政府占地。阶而上,人们会来到一个夹层,鸟瞰悬挂模型,看到一个用针线编织的图画,提示某种意识的反思。
许多以本国居住空间为主题的展览贯穿整个双年展。仅有140万人口的爱沙尼亚为他们国家的年轻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90%的家都有很特别的设计;在日本,房屋的更替率是非常高的——平均为26年(而像英国这样的国家要达到150年),这样的现状也令日本本土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上做出了许多探索,他们会在存在许多限制的条件下为特定的客户提供合适的生活方式。日本设计事务所犬吠工作室此次拿出了众多住宅作品在日本馆内展出,这些住宅的主人有记者夫妇、银行家、建筑师、希望退休后能与她的宠物同住的妇女等。
双年展VS中国力量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到处都能碰上来自中国建筑圈和媒体界的熟人。中国馆此次依然以跨界力量合作的形式参展,展览集合了艺术界、建筑界与影视界的多位参展人,并热热闹闹地将主题定为:“与中国约会”。
建筑师朱培的作品是装置《易园》,采用了透明塑胶材料配合LED光照,并结合场馆的日照变化形成光线变幻的园林式空间;朱育帆以不锈钢板铸造了一个广场式开放空间的“路引”;画家徐累的作品对应的是空间与“看”的关系;中国馆内则放置了樊跃和王潮歌设计的《风墙》,他们是与张艺谋合作过《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总导演。他们认为,用“风”解释“墙”,以可见的“运动”展现不可见的“建筑”,强调的不是实体的营造和壮丽的视觉效果,而是观众在不经意间发现的空间无垠的动态。
有评论家认为,相对其他国家馆对主题的诠释,“与中国约会”显得有些虚弱,这里看不到任何中国建筑师对城市发展的思考。但中国馆亦不再是一枝独秀地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唯一中国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