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观点

艺博会的两种声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9-14 08:57:58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王凯

事关艺博会的种种传闻与思考,已经成为金融危机下,艺术能否“熊市”依旧的众多参照系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9月9日,上海国际当代艺博会的大幕再度于沪上开启。与上届相比,在艺术市场遭遇金融危机之后,本届展会的最终面貌呈现,无疑是买家、收藏者观望艺术市场的焦点。新任总监秦思源称:“没有学术就没有商业,没有商业就没有学术。”商业与学术之间的权衡,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二者间孰是孰非,谁为“王道”?本次展会由艺术家汪建伟和东京策展人Mami Kataoka策划,确立了“发现当代”为学术主题。与以往相比,这一确立主题性的形式,打破了以往画廊参加展会无主题性,大家携带艺术品的随意性特征。同时,本届展会还特设了专家学者参与的主题论坛,包括曾提出“后现代”美学理念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贺尔乌里乌达克等12位艺术专家,论坛主题包括将探讨“当代艺术是什么”的话题等。

展会名下,一个名为CDP的“开启亚太区藏家发展项目”的计划也在同时进行。该项目中明确提出:创建藏家俱乐部,建立高品质的市场研究,为中国藏家走向全球当代艺术圈提供协助、为藏家量身设计艺术之旅。由此也让记者联想到最近业内流传的一则信息:国内几家银行频频试水艺术理财。也就是,银行通过让高端客户选择购买艺术品来获取经济上的回报。

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拍出天价,中国当代艺术几十年来的发展多少有些畸形。炒作背后的种种迷雾,一直是所谓的“行家”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虽然此前“富二代”概念首度被提出时,有关人士预言“富二代”的出现,将是中国当代艺术潜在的购买群体,然而试想,如果这种购买力只是停留在盲目地将“行家”的话信奉为标准的层面上的话,“富二代”出现后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至多只是一个销售量上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提升。

“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学术与商业两者间容易两极分化:一种是商业活动显得没有意义,学术被推崇;另一种则是学术高高在上,但空洞,商业才真实。其实两者只是一张纸的两面,本质上完全是一回事。”这是秦思源对于商业与学术的思考。这个有着中英两国血统的艺术总监有着良好的双边关系与沟通经验,他不仅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同时在西方艺术圈有着广泛的人脉。

对于汪建伟而言,双年展也好,博览会也罢,“其实两种模式都是西方的舶来品”。所以他认为,对于借鉴自西方的展览模式,两者哪个更好,并非绝对的,当面对的时候,“如何跳出以往既定的设定,才是关键。”在他的思考中,双年展与艺博会这两种似乎是并行无法交叉的模式,为什么不能结合在一起呢?

也许正如汪建伟所假设的那样,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所遭遇到的瓶颈,不是哪个更正确、更完善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已经走入了“习惯”的怪圈以后,丧失思考、丧失提问。

对于组织者或者策展人而言,努力使模式不再那么重要,而更重要地凸显出艺术家及其作品,才是关键。也许,双年展与艺博会应该都有更大的空间,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拘泥于该如何称呼它。因此,当在观看“发现当代”环节中的二十几位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实在不知道称这场展会为艺博会更为准确呢,还是双年展。

然而,同样是组织过国内知名艺博会的一位业内人士,则向记者谈了他的看法,“对于一家艺博会而言,最重要还是能否吸引买家或藏家的眼光,能否交易,这才是关键。”他提醒记者,即使是学术部分的范畴内,艺术家的背后依然是明确的画廊,这种关系是直接的、赤裸裸的。

记者在现场也采访了一位身出美术院校,但在画廊背后做推手的业内人士。采访中,他再三缄口,只是一再声称“艺博会的性质就是艺术品的交易”。或许在他的眼中,艺术的发展根本与他无关,商业与学术两者之间也根本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钱才是第一位的。


  大卷伸嗣 花逝何方? 面粉,地毯
  艺术家用面粉在地毯上画上精致的花饰,当人们经过时,地毯上的纹样渐渐消失,艺术品也随着渐渐消失。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当代艺术也有自己的情感末梢
· 谈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修订版
· 艺术未必后来居上
· 范曾访谈:俯仰今古 寄傲丹青(下)
· 范曾访谈:俯仰今古 寄傲丹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