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友“董磨磨”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楼里的壁画图片,画中描绘的是秦代历史,有舞动的宫女、服徭役的民工,还有著名的秦兵马俑,称自己“无语,凝噎,晕倒”。这条微博和图片引发网友纷纷吐槽。近年来,类似的“雷人”壁画、雕塑频频曝光,网友吐槽、媒体质疑的背后是人们对当今公共艺术的不满。
壁画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累积了众多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壁画的发达与繁荣为世界所瞩目。时至今日,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形式已被大量使用,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壁画等公共艺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快速生产的过程中,主旨粗俗、质量粗糙的壁画多有出现。虽然据媒体报道,咸阳机场这组壁画已经被拆除,但网友吐槽之余,不得不引发业界对公共壁画的思考:今天的壁画怎么了?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在今天何以走进公众视野?
咸阳机场壁画属简单挪用
艺术批评家、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曾经见到过这批壁画,一直对公共艺术非常关注的他,看到咸阳机场壁画的第一感觉,还不是造型的优劣,而是它对古代艺术,例如唐代簪花仕女图和秦代兵马俑的简单搬用。“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这种以民族化、地方特色名义出现的雷同、模仿,造成了新的公式化和概念化,这也是目前在全国都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孙振华还举例说,比如到了西安,就是汉唐;到了内蒙古,就是草原和马;到了湖北,就是楚文化和编钟,这一类简单化的公共艺术目前比较多见。
如何看待公共艺术的地域特色,并将这种地域性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孙振华认为,公共艺术要有地域特色,但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创新,才会赢得更多表现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模式化、千篇一律。“地域性不是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不放,而是要赋予新的活力,要有发展。传统图式虽然保险,但在古人和传统基础上没有发展,没有新的理解与融合,这种艺术没有前途。因为古人的经典作品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例如西安的墓室壁画那么好,今人没有创造力,只是简单的抄袭模仿,重复老祖宗,怎么会好呢?越是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就越要强调创新,不能总是停留在秦、汉、唐代,要开拓思想,创新手法。”
一直关注公共艺术,并创办了中国公共艺术网的《中国美术馆》编辑黄丹麾也表示,咸阳机场壁画无非是挪用一个经典,如果用这种符号来代表,有些单薄。他直言:“这种本身有问题的壁画,拆了有合理性。我们要严格地看中国的公共艺术,合格的微乎其微。”
公共艺术缺乏制度规范
中央美院教授、大同国际壁画展策展人殷双喜谈到咸阳机场质量低劣的壁画时,思考的是更深层的原因。“这凸显出中国公共艺术制度的重大缺失。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壁画家,但他们无缘这些重大项目,很可能是这些项目并不公开,内部人就安排了。另一个原因也许是有关方不愿认真投入,花一点小钱就糊弄过去了,相当于粉刷墙面。只是批评主事者的无能和短视用处不大,根本问题是重建‘敬文重艺’的社会环境和重大公共空间的艺术面向社会的公开机制。”
经常与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交流的黄丹麾对此也有同感:“公共艺术关键是由谁说了算。很多作品不能更多的指向作者,作者的艺术立场、创作理念和标准,往往得不到认可,或者因为批判性和个性而被主管者阉割了,或因为报价等原因而被投资方否决了。艺术家的很多作品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甚至无法实现。”对于公共艺术的裁决话语权,黄丹麾认为是一个多元结构,首先是主管领导和甲方,有没有审美眼光;第二是大众的审美滞后,制约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而大众的反响又对政府形成了强大的压力。第三是学术机构从学术角度进行的评价。黄丹麾认为:“在多元中还是要更多地倾向于专业人士的看法,现在是甲方的需求和利益左右了大众的审美和艺术家的创作。公共艺术更多的应该是让学术介入,而不仅仅服从于权力或利益。”
孙振华也表示,在目前的机制下,出现一些不让人满意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奇怪,因为它的决策机制不透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生产机制和管理办法。如果有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监督,像咸阳机场壁画,还有很多类似低质量的壁画和雕塑,就不会出现。”孙振华建议,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从招标、方案征集,再到公示,制作质量的跟踪管理,建成后维护等等,有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有公众的全程介入,要有专家委员会的把关,而不是仅仅由某位领导或建设单位来决定。”
公共艺术与公民意识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业界专家都提到了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费城,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在城市公共建筑中要有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公共艺术建设。
“现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大多在实行这个办法,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有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也有些国家和地区则采用公共艺术基金的形式,这些都大大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孙振华还介绍了国内的一些尝试,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曾经有过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提议,但当时出于各种顾虑而没有通过。到了1997年左右,深圳市南山区推行过一段时间。2000年以后,浙江省临海市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实施了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但由于不是以立法方式,效果有所局限,难以坚持。
“我们现在说到公共艺术就是立作品,很少考虑制度建设问题。中国现在最缺的是这种关于公共艺术的制度。”孙振华认为,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城市美化的一个艺术项目,更是可以借此增强参与意识,进而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让民众与城市零距离。公民的责任、义务、权利都能在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对整个公民教育、公民意识的形成都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同样注重公共壁画的美育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年画、宣传画、连环画等与大众结合比较紧密的艺术形式很多,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壁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机场、地铁、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都有了壁画。壁画是公共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用途广泛而且是一种强迫性的观看。”
陈池瑜强调,在实施社会美育的过程中,公共艺术为大众的社会生活环境创造了美与艺术的氛围,使大众在日常生活、购物、旅游参观、乘车等均能置身在艺术之中,潜移默化受到艺术的审美教育,陶冶美的情操,使情感与人性得到升华,培养健全人格,公共艺术担负着培养能够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懂得形式美规律的大众的重要职责,在社会美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代壁画的多元探索
中国当代壁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标志性的首都机场壁画,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幅作品在张仃的带领下,由40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完成,壁画总面积将近500平方米。其中由袁运生画的《生命的礼赞·泼水节》里,因为有裸体的傣族女性还差点被铲掉,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遮挡起来。
今天,这种艺术的探索仍然在不断地进行中,同样传统的壁画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北京地铁壁画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在数量上,更多的是在艺术创新与材料挖掘中让壁画这个古老的画种重新焕发了青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道生,2012年曾为地铁大兴线用景泰蓝创作了一幅大型壁画《田园奏鸣曲》,为壁画在材料方面的探索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
新壁画运动开拓者之一、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侯一民2007年给北京市领导写信,建议对北京地铁壁画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并结合着地铁的特点说,壁画也不必限于‘画’,也可有书法,有装置,可以做成可以更换、移动、便于拆除的版面,以保持地铁壁画的时间性和生动感。受北京地铁建设部门的委托,从2007年到2013年,中国壁画学会先后承担了北京地铁5条线路26个站点的创作,完成地铁壁画近50幅。而且在这些壁画的创作中,有很多艺术家是不计回报、不计成本,“他们不是把这个当成活儿来做,而是真的当做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国壁画学会秘书长张立松介绍,北京地铁六号线五路居站的壁画《春和怡荡》的造价,仅仅玉石就花费了20多万元,远远超过了区区几万元的经费,为此她还和作者蒋民民开玩笑,小心你的玉。张立松还透露,目前中国壁画学会正在组织壁画艺术家们,进行地铁六号线延长线,以及七号线的部分站点的壁画创作,年前将全部交付不影响正常运营,相信届时北京的地铁将因这批壁画的存在而又增添一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