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中的“灵感”也不全是首次冲动形成的。有时是在你选材以后通过分析、提炼获得的。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首先去发现写生对象的“美”。如果连一点感觉都没有,那就赶快“转移战场”。
二曰找物象。绘画离不开物象素材。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富于特色的物象题材是成功作品鲜明特色的决定因素之一。新奇当然是一种特色。所以有的画家写生是广采薄收,只要感新奇就画下来。大到名山大川,小到一石一树,只要感到美,就观察,就画,慢慢积成自己的“弹药库”。据说有的老画家从不在现场产生作品,这些“弹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物象素材。
但是,我觉得零星散碎的物象素材并不是写生的关键,关键是先找“大”后找“小”,没有“大”的,才捎着“小”的。如果能在现场产生鲜活的作品,何乐而不为?我曾多次去黄山,画了不少写生,但总觉得那些山峰块石太尖、太露,不符合我关于“圆浑”的学术理念追求,所以除了应日本收藏家之邀画了一幅《白鹅岭》之外,基本没画黄山。但有一次无意中到了黄山背后的翡翠谷,莽莽无际的竹林,随着山势如涛如涌,基本看不到岩石,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当场画了一批写生,从竹林的大势,到局部的细节,积累了大量物象资料,创造了巨幅国画《生命》。三易其稿,越画越好。第一稿获了省首届山水画大展铜奖,第二稿被韩国一所艺术大学收藏,第三稿终于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山东预选展二等奖。画法完全摒弃了“芥子园”关于“丛竹”之说,被一位画家称颂为“前所未有的‘竹皴’。”所以,撷取有特色的物象对创作的成功是极关重要的。
发现物象的美,第一次的新奇之感当然是重要的,但若要寻找物象的本质之美,还是要反复观察,反复画,反复思索,挖掘其内在之美、典型之美。只有在真正熟悉了它才能为我自由所用。不少画家都寻找一块“基地”,如有的画漓江,有的画西部,有的画青城,有的画江南,就是这个道理。我几乎走遍了祖国名山,但画得最多的还是胶东的山水、海边的礁岩,我熟悉她,认识了她的本质,产生了感情。
写生不一定完全限于一个场景,可以东挪西借,谓之“搬景”。有时过于“平”,可以把两个山峰“拉”到一起;过于散,可以舍去一些;过于高,则可以裁去一截。使你的写生稿构图合理,舒服。找到主体物象的同时,往往构图也就出来了。大自然中有极其丰富的构图因素。古人的“三远法”、现代的满构图、C字形、L型、山字形、梯形、对角构图等等,提供了规律性的思路,我们当然可以利用。但写生中可以使这些构图极其丰富,得心应手。有时甚至会让你出奇出险,妙笔神运。一幅成功的写生稿,就是创作作品最理想的草图。我的获奖作品《马石山抗日古战场巡礼》的写生稿,就是在现场被安排剪裁的。那座有纪念碑的山峰,看着很矮,为了表现抗日英雄的挺拔,我把它“长”了一段;左边的山峰,本来在较远的地方,我把它挪到主峰的左下侧,作为陪衬,起到呼应的作用。山下的石桥和村庄,也移位了,使之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