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实验在继续——谈中国当代实验艺术教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04 11:39:24 |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源自田园和民间视野

今天,美院众多的学术活动更加强调日常性的生活体验,强调社会底层的田园考察。诸多学科的课题都是从社会田园调查开始。这使得青年对社会底层有更深的了解,有第一手的、开端性的体验。这种田园视野通过时间与空间、个体与群体、溯往与当下、现场与历时等不同的节点铺陈开来,以图文杂糅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源自中国人生活世界的活生生的生活内涵。

《社会性互动》正是典型的一例。这个课程让学生利用身体的经验和民调的方式,来切入社会人群的内部,体验日常性的交互关系及其开端性的意义,质疑和消解某些被固化的角色塑造。《Opening——开关信息感知计划》强调“光”被打开的“ing”的进行时的状态,并由此展开生活化甚至是个性化的创造实验。

传统的根源活化与“山水化”建构

如何切入传统的根源之所,在催生中国文化的造化链中,追踪和思考其中的根源性因素,并提出跨越与挑战的命题,是新一代实验艺术教育者的重要思路。在中国人的传统根源中隐存着一种“世界山水化”的倾向,既与自然保留亲和,又不受役于纯然可见的局限,并始终保留独立与超越的姿态。中国人正是从这里不断地重返开端。今天,教育内涵发展,需要突破往昔的学科界限,重返古人“劳作运思”的综合与通学的境界,尽可能调动多个工具箱。这种学科研究里的“世界山水化”倾向应运而生,它旨在建立一种根源性的心灵模式,指向中国人的世界建构。

《兴造的开端》和《理想城市:富春山居图》两个实验性的建筑课程均以艺术的方式切入地方性的营造。这种营造均以强烈的视觉特征,涉入中国人生活世界的重建的课题。前者强调视觉化的“语言转向”,后者张扬本土栖居和寓言式想象的诗性抒怀。《空间变异研习——机动装置》是机械自动与雕塑的综合课程,其声、光效果形成综合性的寓言与叙事特征。

感受力的拯救与更新

今日时代,电子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以种种奇观打开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异化了我们与原朴的生活世界的联系。众多的景观装置将我们切割成生产和消费的碎片,随着主体的碎片化和浅表化,一代人的感受力正在式微。众多传统艺术的语言,成为艺术档案库里的标本,失去与鲜活生命和日常的联系,失去具有切肤之感的判断力与感受力。所以感受力的拯救与更新是重要的实验性内涵。

《从阅读临摹再到创作:一周工作坊》仅仅利用一周的课时,以古画临摹为平台,来解构式地追访古人的境界,多样性地激活和开启古画的自行遮蔽的状态,以此重建某种运思性和游戏性的阅读和感受力。《老布新衣》以“布”、“衣”的切肤之感,进行富有感受力的拆解与重织,从视觉、触觉、综合感受的多角度,推进日常性生活世界的变异与更新。

这个展览展出了十个正在进行的实验性方案。有的方案怀抱新的艺术模式和理想来育人造物,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有的方案深入日常生活来采撷民间和底层的生活养料,树立民学的革新思想;有的方案以多个工具箱来激活知识和技艺的能量,拯救渐趋式微的感受力。策展小组将之分作“理想”、“生活”、“新知”三个版块,用这个传统的三版块来总结其实验的内涵,评估某些反复重启中的开端性的意义。我不能说这里的方案俱已成熟,它们切入的层次和思考的深度也不尽相同,但唯其青涩,而倍显实验的活力,愈加蕴含了某种重启开端的机缘。

美术学院实质上就是研究开端性的场所。每一年、每一届都是重启开端,这包含了人的开端性,事物的开端性,创造的开端性,变革的开端性。每一个开端都不可超越。这不仅因为这种开端是新的,而且因为它的重启总是在争辩和争议中被置入某个现场来呈现其挑战的意义。因此这种开端的实验需要理论的视野,需要孤往与独立的精神,也希望有一个讨论与争辩的氛围。

帕慕克先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谢辞题为“父亲的手提箱”。帕慕克满含深情地述说了他父亲将自己多年的手稿放在手提箱中来送给他,而他十多天不敢打开的情景。青年帕慕克一边感激他父亲五千册藏书对他的养育,一边担心他这一代人今天的在地持续的实验状态被他父亲那一代所影响。这正是所有的重启开端的共同纠结,正值得当代艺术教育者深切思考。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