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2012中国艺术教育:以创新求突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2-25 21:11:51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时光荏苒,忙忙碌碌的一年即将结束。回顾2012年,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危机与成功并存的一年。这一年中,艺术教育领域出现了哪些新政策、新变化?长期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加深了还是有所缓解?在此,本版记者通过对2012年艺术教育的重要事件和颁布政策的梳理、总结,通过上、下两期向读者递上2012中国艺术教育的回顾报告,本期为上篇。

艺术职教改革发展势头良好

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许多艺术职业学校陷入了招生难、就业难的窘境。不过,伴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今年1月初,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主办,黑龙江省文化厅、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了全年的工作思路,就如何推动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编制和实施现代职教体系专项规划、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取得突破等工作都纳入到了2012年的计划中。

2012年,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把认真了解和深入研究文化行业用人需求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标准建设等方式,全面参与到了艺术职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推动产教结合、校企联姻等手段,全面推动了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山西、江苏、深圳、厦门、武汉、杭州、北京等地的艺术职业院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艺术创作,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艺考呈现新气象、新变化

2012年,全国各地的艺考依然火热进行,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全国艺考大省山东的艺考报名总人数自2008年以来连续4年下滑之后迎来了首次回升,山东省内的山艺、山工艺两所高校不再受往年文化课录取分数不得低于艺术最低提档线下20分的限制;河南省艺考报名总人数虽然比去年有所减少,但多类专业兼报的考生人数增加,显示出家长和考生的选择更趋现实和理性;为使艺考在选拔人才过程中更加公平、公正,江苏等许多省市加强了评审标准。

另外,2012年艺考政策也有相关调整。一是艺术考生在文化课考试之后,可以选择报考艺术文、艺术理,也同时可以报考普文普理,不再受限制;二是对独立艺术院校、参照独立艺术院校高校、公办本科、民办高校、独立院校的单考组织办法分别做出了更加详细具体的规定说明,强调教育部对单考合格证的发放比例;三是志愿填报和录取的时候各有一次征集志愿的机会;四是同一批次不能再兼报文理类专业,同批次单考院校志愿只能填报一所。

公办普通高校本科不再扩招

通过多年的扩招,不少高校在校本科生已经达到了数万人,动辄便要开100人到200人的大课,难以保证学习质量,老师、学生都有不少抱怨,围绕“扩招”的具体政策仍有争论。

为了坚持内涵式发展,稳定办学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今年4月份,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2012年招生计划定了基调,要求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同时强调,连续2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2012年,多数高等艺术院校的招生计划与2011年持平,部分院校由于专业调整变化而增招,但增招人数均设定在两位数,以防培养质量下降。

高校不断拓展艺术类专业

上文提到的《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还提出要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自主设置,研究生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在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试行自行增列博士、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不少院校考虑产业发展的需要,新开设了各种艺术类学科专业,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求满足社会上求贤若渴的用人需求。中央民族大学新增舞蹈编导方向;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恢复招生;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新设了表演教育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等一些高校首开虚拟表演与主持专业;中国美院的招生方向新增两个大类,增设中国画综合方向,并改为大类招生,艺术设计学、史论、视觉文化与艺术管理专业方向合并为美术与设计理论大类招生等。这些新型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在不断摸索中,培养情况和就业前景尚属未知数。

艺术院校纷纷成立协同创新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全称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并于3月份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多所艺术高校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积极吸纳国内外优势力量,牵头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体。比如,今年2月,中国戏曲学院与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建立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基地;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创建了国内首家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5月,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落户中央戏剧学院等。这些艺术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结合协同创新体的特色与能力,切实地选择适合各自院校的协同创新模式与类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