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不是功利的事情,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中国人起码的义务。拿好毛笔,练好中国汉字,才是一个中国人最根本的文化风度、文化脸面。没有了这条,就谈不上国家的文化安全”。
“把书法当作艺术来欣赏就是小看了它。书法不是艺术选修课,而应该跟幼儿教育、认字同步进行。”书法家孙晓云写了一辈子的字,成了名家,却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拒绝公众把书法视作艺术,把她捧上艺术家的位置。
作为全国书画界唯一一位连续担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的艺术家,如今她的字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而她本人从不“惜墨如金”。“这个时代,文化人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孙晓云说,“我每一天都在写,写得好的就出版让更多人看。我在等待自己‘人书俱老’的那种境界。”
书法陷入的误区
谈起最近几次签售新作《孙晓云书小楷老子道德经》,孙晓云的手臂到现在还有感觉。那段时间她胳膊上贴着厚厚的膏药,臂关节损伤积水,不仅是酸痛,而是抬都抬不起来。
出版社的人向本刊记者描述,在签售现场,有的读者推了小推车过来买,一买就是几十本,说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还有老人买来送给孙辈,有学生成群结队来买,有单位整体来买送给员工,等等。在这样的“抢购”下,三千册图书尚未上架,竟已销售一空。而此前她推出的《书法有法》也是10年畅销不衰,先后10次再版,销售7万余册。
看到读者买了新书、带着旧作排起长队等她签售,为了对得起这份“追捧”,孙晓云几次签书都签到中午不停歇。看到有的读者怕签不到,她就安慰大家:“放心,我不会走,所有排队的读者我都会签。”后来,看看时间实在太晚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跟读者商量,在纸条上留下名字和联系电话,等孙老师改天补签后再通知读者。
几次“欲罢不能”的签售,让孙晓云感受到了民间蕴含的文化热情。“中国人不是没有书法审美,关键是要重新树立起这样的文化观念。”孙晓云说。
从3岁习字至今,孙晓云与书法相伴已逾五十载。无论是在学校读书、下乡插队、军队服役,还是现在担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的职务,她始终坚持研习书法。不辍的苦练和天生的悟性,成就了她卓越的书法造诣。无论在业内还是在公众眼中,她的艺术之路走得很正也很踏实,但越往艺术的顶峰走,她越感受到一种似乎被“架空”的境况,以至于经常觉得“汗颜”。
“字如其人、字如心画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一个衡量一个人的风度、文化、品质、素质的标准。但现在,电脑时代的到来,书写竟然已经‘退化’成一种艺术了。少数还在写的人就成了‘艺术家’了。我一想到这个,就会突然特别冷静,同时又感到汗都冒出来了。因为意识到如果一直是这种情况,书法就是要绝种、绝代的。外国人一谈中国文化,马上想到书法。而中国人连书法都不会写了?这绝对是个大问题。”孙晓云说。正因为此,她经常在很多场合强调:书法家不是艺术家,把书法完全当作一种艺术去审美是走入了误区。
事关文化安全
在孙晓云看来,当代书法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完全的纯艺术,成为极少数“艺术家”的工作,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误解和缺失。
她向本刊记者分析说,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我不是危言耸听。”孙晓云说,“现在社会过度强调了书法的艺术性,而忽视了它本体的文字性和实用性。在我看来,如果把书写去掉了,光会念和认,这不是中国文字的传承,是一个极大的缺失。中国人应该像学习语文、数学、外语、历史一样来对待书写。”
近二十年来,书法界看上去很热闹,展览频频,出版物大量涌现,书法博士硕士培养人数逐年增多,书法家作品价格日益走高,但公众对于书法的认识,要么是觉得莫测高深,要么就怀着纯商品性的沽价心态。家长希望孩子学书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功利思想,如在书法大赛中获奖可在中高考中加分等。“这都代表了书法土壤的丧失,偶尔几座小丘陵就奉为高峰了。”孙晓云说,“当代书法价值评判的混乱,乃至于很多艺术文化价值评判的混乱,都源于此。”
她认为,“功利化的看法固然不对,但把书法仅作为艺术来看,也是小看它了。书法还有文字的功能在里面,蕴含了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基因,我们要敬重她、仰慕她,视她为民族之魂,要对她顶礼膜拜。尤其在书写已经面临被电脑等逐渐代替的当代社会,我认为要做好中国人,就要写好中国字。要拿好毛笔,练好中国汉字。这才是一个中国人最根本的文化风度、文化脸面。然后我们才能谈得上其他项目的文化安全,如果连文字都保障不了,谈何文化安全?”
“书法长在手上”
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讲过“人书俱老”,说人要长到一定的岁数,书法才能老到。孙晓云也有句名言:“书法长在我手上。”表达的都是类似的意思——包括书法在内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思想上的传承,甚至还需要肌体上、生理上的传承。
孙晓云向本刊记者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古人指责别人用的是“剑指”,“剑指”就是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同时伸出去,这其实就是长时间拿毛笔导致的习惯,中指放不下来了。这是孙晓云对“书法长在手上”的形象解读。这个理念让孙晓云为自己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每日书写,找到了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和理想:一生习书,回归古人已经不是目的,更要将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技能,从自己的“手”上传承下去。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体会,孙晓云总在强调,学习书法,或者按照现代人的表述“学习书写的方法”,只有与认字同步进行,才是正确的。这样,中华文化的传承才是有序的,才是一代接一代有步骤的,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规律。
“我这个建议提过很多次,也曾经作为提案上交。但也有很多教育者说,现在学校没有书法老师啊。我觉得这都是借口,为什么要书法老师呢?这不是艺术选修课,而应当是一门基础课。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承担起书法练习的义务,钢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教育同步进行。学个几年,自然就会了,手的肌肉群也就具备了。”孙晓云呼吁,“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要让‘字如其人’、‘字如心画’重新成为我们应该接续的人文传统。书法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