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宇书法的“舞意”

时间:2012-12-06 09:47:04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朱良志

为人方正、有古道热肠的王方宇先生在大陆艺术史界甚有高名,凡与我谈过先生的,莫不对先生的人品由衷地感佩,大陆很多艺术史学者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我在研习八大山人的过程中,每每感念先生在此一领域奠基性的研究以及为学术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天光云影,真是一种说不出的鼓舞力量。

先生是一位在海外有重要影响的收藏家,又是一位有很高成就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专家,还是一位有重要贡献的艺术家。作为“现代书法”的开创者之一,他与熊秉明先生等的书法艺术在海外有广泛影响,其流风余韵波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大陆的现代书法运动。

说到方宇先生的书法,总与一个字相关,这就是“舞”。他打通绘画与书法的界限,以绘画之法为书,赋予书法以舞的节奏与韵律。其书法曾经给予美国舞蹈家以灵感,后来又影响了大陆赵青、余琳等舞蹈艺术家,我们从驰骋于当今艺坛的台湾林怀民的舞蹈艺术中,也可以看出方宇先生艺术影响的痕迹。方宇先生生平创造了大量以“墨舞” 二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 examples, cat. 30 and 31),他在美国西东大学出版的个人书法集就以“墨舞”为名,他对书法中“舞”的精神真是特别的重视。

方宇先生书法中的“舞意”有深厚的文化因缘。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书法,书法的根本精神在乐,而乐是伴着音乐的节奏在跳舞。高妙的书法,就是一个个舞者。舞是发自生命深层的力量。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舞的精神穿透了艺术的寂寞世界,成就了独特的中国艺术精神。“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是中国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箫是乐,剑就是舞。宛若惊鸿、蛟若游龙的王羲之书法,就体现了这舞意。吴道子、张旭、裴旻三人相见,裴舞剑,吴和张作画作书,放旷高蹈,一日之中,人们获观“三绝”。“三绝” 中荡漾着舞的精神。方宇书法的“舞意”,其实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回归。

方宇先生书法特别的舞意,还是文人精神的体现。自宋代以来文人艺术崛起,所提倡的“文人气”(或“士夫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强调个性的抒发,重视内在性灵的腾挪,此即为舞意。如放浪的唐寅,在艺术的天地中挥舞长袖,他说自己:“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朋友王宠说他“百年浑醉舞”,也是此意。为人谨细的文徵明,也推崇这“舞”意,他诗中说:“夜久诗成还起舞,清樽白发自年年”、“起舞乾坤小,悲吟造物怜”,那内在的吟哦,简直有包裹宇宙之志。

文人意识中所追求的舞意,具有超越凡常的特性,抟实成虚,因物至情,不为实在形式所桎梏,不为物欲所羁绊,追求蹈光蹑影、和光同尘之妙。文人意识中所追求的舞意,更强调与宇宙合一的精神,酡然沉醉,一如尼采所推崇的酒神精神,卒然高蹈,忘己忘物,直与天地宇宙同流。文人意识中的舞意,最重一种内在的生命律动,创造出一种气化的境界,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

王方宇先生的书法正浸染在中国艺术这特别的“舞意”中,他的很多作品真可以说是真率的生命舞蹈,脱略表相,追求抟实成虚、蹈光蹑影的表达。如我们看他的 2号作品“鹤”( cat. 2),利用汉字象形的特征,将“鹤”字右边表意的偏旁“鸟”下拉,字型显得悠长,笔势中有回旋和顿挫。这不是有意变幻字形,写出一个类似于鹤的字,而在传达一种情绪。如明代文人印家文彭著名篆刻作品“琴罢倚松玩鹤”一样,他要表现鹤的高逸,鹤的不群,鹤的独立,鹤的潇洒,这正是文人精神的内涵。方宇先生有多件写“鹅” 的独字作品,如作品“鹅”(cat. 26),通过分解字体,白毛浮绿水的画面隐然可见。在中国,鹅不是普通的家禽,通过王羲之“换鹅”等传说,它被赋予晋人独特的超迈精神,成为后代文人艺术所瓣香的艺术境界。先生曾有一件“青鸟”的作品(fig. 1),淡墨行书“青鸟”二字,又以浓墨复写之,变二度空间为三度空间,通过空间中的印象叠加,产生形式美感。所谓“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中国是一种带来幸运、吉祥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这是文人艺术中常表现的对象,八大山人的绘画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意象。不了解文人精神的内涵,就很难读懂方宇先生的书法艺术。

方宇先生的艺术道路,深受八大山人清空超迈精神的影响。如八大一幅《河上花图》以及上所题《河上花歌》,其浪漫的气质令人绝倒。其《安晚册》中有一幅画一条鳜鱼( fig. 2),眼神怪异,画面中除了鱼,别无他物,真是鱼水空明。上自题诗云: “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画的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谢中郎经曲阿后湖,问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谢曰:‘故当渊注渟著,纳而不流。 ’”谢安的弟弟谢万,每遭贬抑,并无沮丧,心平如水,有冰壶莹澈、水镜渊渟之境。一个出没于破屋烂庵、穿戴如乞丐的八大山人,心中想的却是海涵一切的“渊注处”,想要摄得更多的“晚霞”。这正是八大清空浪漫之不可及处。

方宇先生的书法重意趣,正有这清空浪漫的舞意。王季迁先生为方宇先生所题“书为心画”四字( cat. 41),可以反映方宇先生书法的重要追求。他正是以书法来表现自己的心迹,表现独特的生命体验,表现对人生、对宇宙的看法。他的很多书作是独字或少字作品,这些汉字进入他的作品中,都经过精心的设计,都具有特别的意涵。如他写凤、青鸟、龙、龟、仙山、鹤、云等等,都不在字与画的交缠,不在由字中看出画的形象,不在归复象形字的本来面貌,而在背后微妙的精神气象。

他的“心画”二字( cat. 42),是一件很有感染力的作品。以古隶之体书出,有一种古拙苍茫之气。在结构上,似受到金农《自画像》的影响( fig. 3)。金农的自画像就像今天流行的装置艺术,磊磊落落、如累砖块、充满着神秘的古文奇字的题识,似乎构成了一幕永恒之墙,而一飘然长须的老者,把瘦筇,拾细步,正向其淡定地走去。而方宇先生 “心画”二字,“心 ”小而“画”大,“画”如一堵墙,“心 ”如一叶舟,要犁开这个幽眇而浑穆的世界。那古拙苍茫中的灵动,与金农书法追求的境界正相合。

这件作品的落款印与内容恰相融合。表面看来,是一方一圆二肖形印,其实就是“方宇”二字的隐晦表达。方为地,宇为天,地方而天圆。印与“心画”二字相与表里,表现方宇艺术所体现的宇宙情怀。如本册作品“方”(cat. 1),很有内涵。方者,方宇先生自谓也。在我看来,此字的特殊书写方式似有这样的内涵:“方” 是天方之方,是宇宙之所,方宇特地将 “方”写成如在大地上舞蹈的样子,似要借着这舞意,穿透寂寞的空间,进入茫茫宇宙之中。“仰以观象于天,俯于观法于地”,传说中汉字的创造来自这样的方式,方宇先生似乎也要在天地中抖落他的艺术情怀。

读方宇先生的书法,常常能感受到他欲在天地间醉舞的意趣,有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境界。作的品书“醉舞下山去,明月随人归”十字( cat. 24),此打破传统书法章法的安排,可谓颠倒各东西,着重表达醉中的意趣。此出于黄庭坚《水调歌头》词,其云:“坐玉石,攲玉枕,拂金微。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此时黄处于贬谪之中。方宇先生此作不仅写出高蹈的情趣,也包含逆境中旷达的意思。

为了敷陈其天人之想,方宇先生的书法既追求方正静穆,又追求灵动活络,从而使其书法有独特的节奏感。古代书道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说法,说的是王羲之的书法风流潇洒,而唐代李北海的书法端庄浑穆,如大象憨态可掬。方宇先生的书法结合此二者而表达他独特的趣味。

方正与沉稳,是方宇先生书法给我的突出印象。这或许与先生的个性有关,其中也体现出他的哲学智慧。如他的“仙山”(cat. 38),写出了三山更在苍天外的感觉,更表现了“山静而水动”的传统哲学精神,若没有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便不大容易接触其内涵。如他的“道”( cat. 11),在我理解,似利用特别的造型,表现了多层意思。远看像一个负载着沉重分量的人,隐括铁肩担道义的意思。下面又似写成一个“正”字,有人间正道的意思。如他所写的“佛”(cat. 16),表现出一副妙高顶上、不容商量的威严。他的“龟”,方正如一堵墙,表达“龟虽寿”的思想(cat. 21)。他的一幅“气”的作品(cat. 25),通过墨色的晕染,形成一种苍天之下尽在流荡的态势,一人俯瞰世界,赋予天地以活力。

另一方面,方宇先生极力展现书法灵动流便的美。我曾见先生的一幅“云”的作品(fig. 4),在结体上似仿董其昌,但又与董不同,他要写出《易传》中“云从龙、风从虎” 的感觉。这个字上端如云,下端如虎,二字合一,云的飘动,虎的着力,二者相参,别具趣味。先生有多幅“墨舞”二字的作品,如他的“墨舞”二字( cat. 31),极具俯仰生姿的美感。

先生书法的流动性,并非一味活泼,而是注意展现内在的节奏,利用汉字本身的联系性,演绎疾涩相参、阴阳互动的趣味。如他的作品“龙”的写法(cat. 9),在蛟若游龙之外,别有一种顿挫,深得传统书学疾涩互动的妙处。他的书法还追求装饰性,如他的作品“舞墨”(cat. 30),与印章合为一体,字取古篆之体,而款印取鸟虫篆,此种形式战国时期比较流行,它的盘旋、象形,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受到后代文人印的喜爱,如何震、梁千秋等都好鸟虫篆,甚至文人倾向极强的程邃也好此道。方宇先生在此装饰性之中,追求内在的流动感,有一种印与字彼此回顾的节奏。

王方宇先生的书法形式也深受八大影响,他的“舞意”中分明有八大山人的痕迹。如方宇先生书法集中“十三月”、“涉事”就直接来自八大山人(cat. 19 and 29)。方宇先生以画来作书,模糊书法和绘画的界限,利用书画之间的杂糅,来赋予书法以独特的表达性。本为方宇先生收藏今藏于佛利尔博物馆的花卉册页(fig. 5),其中一幅左侧略靠边画一朵落花,右有“涉事”花押,款“八大山人”,钤屐形小印。面对这样的画,基本的定性都可能成问题,我们几乎很难说这是一幅画,还是一幅书法作品。若说是画,整个画面称之为画的就是那朵微小的落花,而作为花押的“涉事”二字则占有画面的大部空间,它却成了这个图像世界的主体。我们也可以说,“涉事”二字不是这幅画的花押,落花却是“涉事”二字的画押。

八大山人的落款也具有这样的绘画性,1684年之后,他的“八大山人”的落款有两种写法,这两种写法,都有人的形象的影子( fig. 6)。上面如人戴着帽子。八大山人使用的印章也多具有这样的“绘画性”,如八大作品中常有一枚图画般的扁形朱文小印(fig. 7),其形如木屐,所以,张潮称之为“状如屐”,又因其形象很像牙齿,有论者称其为“齿形印”。我以为,称其为“屐形小印”,似为妥帖。而正如谢稚柳先生所说,这个印又像一线贯穿“八大山人”四字。

八大山人是一位喜欢用画押和花押的艺术家,他生平所使用的画押很多,如“个相如吃”、“天心鸥兹”、“十三月”等等。他常常淡化画押与花押之间的界限,融画押与花押为一体,如“个相如吃”(fig. 8),既是一种花押,是四字连属,同时也写成图画之样,是一种画押。这四字相联,如一个人面部状况,口部有复杂的笔画,似表示人说话不利索,体现出禅家“不立文字”的思想内涵。

图 (1)王方宇 《青鸟》未系年 立轴 墨笔 纸本

图 (2)八大山人 ( 1626–1705) 《鱼》 1694 册页 安晚册22开 墨笔 京都泉屋博古馆

图 (3)金农 ( 1687–1764) 《自画像》 1759 立轴 墨笔 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 (4)王方宇 《云山》 未系年 立轴 墨笔 纸本 私人收藏

图 (5)八大山人 ( 1626–1705) 《 落花》 1692 册页 四开花鸟册之一 墨笔 纸本 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

图 (6)八大山人 ( 1626–1705) 《落花册页》 中之 “八大山人” 款

图 (7)八大山人 ( 1626–1705) 『屐形小印』 《落花册页》 中所鈐之印

图 (8)八大山人 ( 1626–1705) “个相如吃” 1700 年所作《山水》花押 立轴 墨笔 纸本 私人收藏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