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重读《资本论》——以电影、艺术和戏剧解读马克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02 15:26:0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德国电影大师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汪晖,“重读《资本论》”系列活动启动

一百多年前,《资本论》诞生于德国。如今,资本主义理论在全世界流行,却陷入危机,饱受批评。在欧洲,关于替代基本制度的讨论本已销声匿迹多年,而面对当今的危机,相关讨论又再度活跃了起来。马克思这个名字在今天的欧洲意味着重提一个古老的话题:是否要对经济中财富和生产的关系进行更激进的改革。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就,不过,也第一次遇到了资本主义引发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重读马克思的著作,在今天有什么意义?

2012年3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发起“重读《资本论》——以电影、艺术和戏剧解读马克思”系列活动,在中国首度放映德国电影大师亚历山大•克鲁格的长达570分钟的电影《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3月3日首映当天,电影大师克鲁格将与中国著名学者汪晖视频连线对话。此后一周,多位德国重量级学者造访中国,参与歌德学院和北京大学、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的公开论坛,与中国学者和艺术家一起,从电影出发,探讨马克思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理论工具来审视当今的社会。作为系列活动之一,3月10日和11日,德国“里米尼记录”剧团还将首次来华,在北京9剧场首演纪实话剧《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电影《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 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

《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这部电影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7年10月12日,苏联导演、俄国电影之父谢尔盖•爱森斯坦刚刚完成《十月革命》的拍摄工作,坐在长6万米的曝光的电影底片上,他写道:“我的心意已决,一定要按照卡尔•马克思书中的场景那样将《资本论》拍摄成电影。” 爱森斯坦相信,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作品的巨大挑战将从根本上改变电影艺术的面貌。当时,爱森斯坦想到的是由詹姆斯•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使用的文学手法演变而来的全新拍摄手段,他想借助讲述一个工人一个下午的故事展现马克思的整个理论大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爱森斯坦想要再次颠覆由他本人用蒙太奇手法革新的电影语言,尝试使用非线性的叙述方式拍摄电影。 ©Absolut Medien

但爱森斯坦终究未能实现他的计划。八十一年后,德国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这一项目付诸实践。他的电影中运用了多重艺术手段,其间得到了来自诸多著名艺术家和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其中包括德国著名哲学家彼得·斯特劳戴克和作家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伯格,导演汤姆•图克维还贡献了他制作的短片《物体中的人》。

《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诞生于2008年,这是一部长达570分钟的超长片,由三部分,即三张DVD光盘组成:“马克思和爱森斯坦在同一个屋檐下”、“所有物都是中了魔法的人”以及“交换社会的悖论”。全能艺术家克鲁格的这一大作包含将近十个小时交织缠绕式的讲述,集合老旧图片、记录和表演式的电影场景、采访、文字画面等众多表现形式,整部影片伴随激发人思考的、梦幻般的音乐。

在专门写给此次系列活动的 “蒙太奇的诗学”一文中,克鲁格称:“《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绝不是背弃经典。它仅仅是尽到了义务去发掘在历史的火山熔岩下被掩埋的事物,从而更接近马克思和爱森斯坦。”

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汪晖

“新德国电影”的灵魂人物亚历山大•克鲁格刚刚度过了80岁的生日。早在1962年,克鲁格在四七社朗读了自己的作品《履历集》,并与其他25位年轻电影人一道发表了号召建立“新德国电影”的《奥伯豪森宣言》。克鲁格竭力捍卫电影的独立性,在制度和经济上确保能够制作作者电影。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共计导演了十四部(具有纪录片特征的)长故事片,此外,他还创作了四卷故事集,并与奥斯卡•内格特一道在哲学和社会学层面上发展了批判理论。在国家电影资助体制被保守政府废除后,克鲁格从1988年起转而与私立电视台合作,通过所谓的“文化之窗”栏目继续实践自己的作家政治理念。克鲁格所关注的始终是宏大的整体,世界史,以及延伸到当代的那些隐匿的时间断层。他创作的作品如《告别昨天》(1966年),以及共同参与创作电影集《秋天的德国》(1978年)等成就使得他成为德国新电影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2008年,由于他对德国电影的突出贡献, ©Markus Kirchgessner 克鲁格获得德国电影奖 “荣誉奖”。

作为克鲁格对话伙伴的汪晖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被誉为新左派领袖。2009年,德国《时代周报》称汪晖为世界级的思想者。他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和知识分子历史。汪晖尤其注重批判市场逻辑主导下的畸形现象和因缺乏重视导致的经济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他提出了平均主义社会的概念,提倡社会、经济和政治民主。他一直坚持社会民主原则,尤其致力于发现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并在亚洲的文化和知识传统中寻找答案。

在他与克鲁格的对话中,将讨论历史意识和电影叙事等话题。

论坛:当今的资本主义批判 —— 公正性、劳动异化以及金融市场控制 从电影《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新闻 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到21世纪初的全球社会现实 3月4日

《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以影像方式重新审视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它既是对逝去的卡尔•马克思致敬,也包含了对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现况的深刻反思。在中国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建立政权的国度,这部电影无疑将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歌德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的这场论坛力邀中德学者,从克鲁格的“散文电影”出发,试图详细讨论马克思主义中的何种“古典”意识形态带着什么样的“新意”应对现实,并探究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理论工具,用来审视当今的社会。

主持论坛的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博士。德国弗兰斯堡大学社会学教授豪克· 布伦克赫斯特博士、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约翰· 沃尔夫冈· 歌德大学国际政治理论与哲学院教授斯蒂芬· 格瑟帕特 博士,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博士和汪晖博士教授将参与论坛。

论坛:电影性马克思——《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新闻 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中的蒙太奇诗学

《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不仅是一个与经典大师进行对话之谜,也是一个关于如何使用电影语言走近经典大师的谜。影片绕道爱森斯坦并使用拼接的蒙太奇手法可以看作是克鲁格建立异质性的想象与回忆领域。爱森斯坦曾尝试研发一种对话式的电影语言,克鲁格拍摄的影片既忠实记录了他的这一尝试,又是对这一尝试讽刺性的、文艺评论式的实践。对于马克思的解读,克鲁格这种“电影考古学”的行为真的能带来某种“新的内容”么?

歌德学院和伊比利亚艺术中心合作举办论坛,尝试探讨这部电影是否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电影美学和诗学思想,能够同时展现对世界特征的认知、对世界的批判以及对另一个不同世界的信仰。也许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最强有力的电影思考工具的蒙太奇系统能够在当下再次获得书写历史与社会的权力。

主持论坛的为电影学者杨北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博士、台北艺术大学助理教授黄建宏博士、柏林自由大学电影学教授格特鲁德· 科赫博士以及不莱梅大学文化学系文化史教授莱纳· 斯托尔曼博士参与论坛并发言。

论坛:电影之“艺术装置”功能的转变——中国艺术与资本

《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当代艺术界,而非电影界。这一点清晰地表露出,在中国不同学科之间的分界是一个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可以迅速追溯到电影和当代中国艺术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和经济框架条件中。即使现在都要在造型艺术的框架内进行电影展映。伴随电影展映进行的论坛也需要参考艺术机构所设定的大背景。

一方面,形成对于电影的一种新的期许,要求在全新的背景下解读影片,并要求赋予影片全新的形式。电影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博物(展览)馆和公共空间(在传统的电影院之外)。电影因此赢得了一批新的观众,产生了能够对公众造成影响并抗拒某些“管控”的新空间。电影和博物馆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角色。

同时,在中国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造型艺术领域的言论自由以及资本主义的入侵所带来的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整个90年代,当代艺术尚未被官方接受或经常遭到严厉禁止。随着作品的收藏、资本的流通,当代艺术不仅指出了文化上的努力而且也暗示了政治上的诉求。随着中国艺术的市场化时代到来,同时也产生了这个问题:当代艺术不再承担批评的角色,而只成为资本的合伙人。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董冰峰主持此次论坛,发言嘉宾包括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博士、维他命空间艺术总监胡昉以及曼彻斯特角屋国际当代视觉艺术与电影中心项目总监萨拉· 彼克斯。

电影行动——为了一部尚未出现的电影

即将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举办的活动不是常规的学术研讨,而是一次带有表演性和生产性的“电影行动”。“行动”包括访谈、研讨会、工作坊、展览。

在3月11日的电影放映后,3月12日上午,将在跨媒体艺术学院摄影棚设置一个演播室作为“临时片场”,以克鲁格的电影投影作为演播室布景,继续其马拉松式的拍摄与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参与本次活动的中德哲学家、史学家、艺术家、学生以及被排除在学术和艺术圈外的各色人等。下午,将组织一场集中的闭门会议。邀请参与者由本次活动开始向前回溯。

此外,还将在本年度邀请杨福东、高世强、郑波等几位艺术家举办影像工作坊,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创作作品回应这一主题,之后举办展览。“电影行动”的最终成果将是一部多像质的数字影片,该片将从克鲁格的电影开始,对爱森斯坦与乔伊斯的“未完成的计划”做出回应。

此次电影行动由高士明策划,参与艺术家包括陈光兴、陈界仁、董冰锋、高士明、高世强、波里斯· 葛罗依斯、郭晓彦、J. F. Hartle、黄建宏、陆兴华、秦思源、邱志杰、Raqs 媒体小组、拉维· 桑德兰、英格–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汪建伟、吴俊勇、吴山专、 吴珏辉、徐震、杨福东、姚大钧、张培力、张颂仁、赵千帆、郑波等。

德国“里米尼记录”剧团来华首演纪实话剧《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戏剧只有与现实社会建立一种关系并呈现它,才会真正有意思。最近十年,纪实戏剧成为戏剧中最重要的美学形式,在德语戏剧界占有核心的地位。” 德国柏林赫贝尔剧院艺术总监马蒂亚斯· 里连塔尔在一次采访中曾这样评价。

由赫尔嘉德·豪克、斯特凡· 凯吉和丹尼尔·维策尔组建的“里米尼记录”开创了纪实剧场的新形式。他们邀请被称为“日常生活专家”的剧场门外汉,而不是专业的演员上台表演。“里米尼记录”认为,由这些各自领域的“专家”出演会比专业的演员、专业的剧本带给观众更多新奇,可以用非常规的视角审视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里米尼记录”曾被德国《时代戏剧》杂志称为“舞台戏剧现实新潮流的先驱者和创立者” 。

在豪格和维策尔眼中,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可成为剧本的材料,只有通过与其息息相关的人物出演,才能真正发现其精髓。话剧《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由漫长而游离的线索贯穿而成。剧中演员来自德国和中国社会的不同领域,有呼叫中心代理人、历史学家和电影制作人、 翻译、负责中国和亚洲业务的公司顾问、政治积极分子、医药商学徒、中国马克思学者、盲人、国营工厂的工人等。由于经历不同,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各种各样,这些人物将这台话剧串联起来,使整个剧本堪比原著本身。 摄影: Sebastian Hoppe 但是,舞台剧既不是对《资本论》的总结,也不是将晦涩的理论搬上舞台。导演如何解读这本书无关紧要,谁读过这本书才是重要;书中藏着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秘密隐藏在社会的哪些角落,谁认识并利用着它,以及它存在于何种的政治色彩和经济实践中。尽管这本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著作在获得极大荣誉的同时,也遭受贬损,但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它一样,如此深刻地影响了经济理论和政治现。没有任何一部其他作品如此透彻的分析了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的市场法则,以及作为商品的劳动力。

德国著名剧评人汉斯-提斯·雷曼认为:“在里米尼记录的这部作品中,又一次展示了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即不是把自己简单地理解为是生产戏剧作品, 而更多地是提供一种开放式的方案。在这一方案中,以知识的不同方式,记录不同形式的现实并展示出这些记录。 对那些参与这部戏剧作品的人来说,关键不是从经验、知识、叙述和看法中,过滤出尽可能是戏剧性的最佳效果,而是要表现包括这所有一切的东西。”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又在多个国家巡演,其中包括俄罗斯、捷克、奥地利、塞尔维亚和日本等。

主创人员:赫尔嘉德•豪克和丹尼尔•维策尔其他演员:克里斯蒂安•施普勒姆贝格、托马斯•库茨尼斯基、塔利瓦迪斯•马尔格菲克斯、弗兰奇斯卡•茨维尔格、岳恒、伍尔夫•麦兰德、阿尔奇巴特•皮特斯、董丽娜、王东、张晏等舞台设计:赫尔嘉德•豪克、丹尼尔•维策尔与丹尼尔•T•舒尔茨共同制作编剧:安德雷亚•施维特、伊曼努埃尔•施博 出品:杜塞尔多夫剧院联合出品:苏黎世剧院、法兰克福剧院、柏林河畔赫贝尔剧院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