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董希文:引领油画民族化风潮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31 17:17:55 | 文章来源: 中国民族报

董希文

《哈萨克牧羊女》色调柔和,线条富于动感

《春到西藏》表现出翻身农奴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

董希文(1914年~1973年),著名油画家,新中国最早提出走油画民族化道路的人。其作品《开国大典》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表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风貌的作品《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等作品影响深远。

上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蔚为大观的画家群里,以恢弘的气度阐释时代精神而又富于中国风格的油画家,首推董希文。而谈到董希文,就不得不提他家喻户晓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正是这幅传世名作,让人们记住了董希文这个名字。当年,毛泽东看了这幅画评价道:“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董希文1914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18年迁居杭州,先后师从林风眠、颜文梁、刘海粟、常书鸿等绘画大家。董希文很重视艺术的表现力,同时也十分重视深入生活。他说:“即使很有艺术经验的人,一旦关起门来,绘画上总是很快地走下坡路。”

1939年1月,由国立北平艺专、国立杭州艺专合并而成的国立艺专迁到昆明,当时临近毕业的董希文就去昆明的农村画了许多小构图。他尤其喜欢画马,为了熟悉马夫的生活,他甚至带上锅巴作干粮,跟随马队往返数十里。

1943年,董希文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他在敦煌临摹了大量北魏与盛唐时期的壁画,潜心研究传统壁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并将这种民族风格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中。《哈萨克牧羊女》就是受这一风格影响的典型作品。柔和的平涂色块,富有强烈动感的蓝色线条,加之对哈萨克族姑娘牧羊场景的描绘,使这幅画如同一曲古朴而又奔放的民歌。

在敦煌时,董希文喜欢在工作之余外出写生。对西北的贫苦人民,董希文怀着深深的同情,为他们画像;对“沙漠之舟”骆驼,董希文也有着别样的感情,并于1947年在北平任教时创作了《戈壁驼影》。

新中国成立后,董希文在北京西总布胡同一间普通的房间里,以高昂的热情、精湛的技巧,历时两个月创作出革命历史油画《开国大典》(1952年)。这幅热情讴歌人民革命的杰作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由衷的喜爱,印成年画后,发行量达100多万张。《开国大典》是董希文“走油画民族化道路”这一主张的实践成果。他在谈到这幅画时说:“在带有装饰性处理的这幅画里,尽力表现出富丽堂皇,把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一个庄严而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他大胆地用天蓝、大红、金黄色组成基本色调,把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董希文还多次深入藏族地区。第一次是在1954年,他随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进藏,并去西藏康藏筑路部队慰问,归来后创作了备受赞誉的《春到西藏》。画面上既有自然界的景色之春,更体现了翻身农奴的心中之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指示在接待室悬挂《春到西藏》,其影响可见一斑。

第二次是在1955年,为搜集革命历史画《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素材,董希文随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沿红军长征路线写生。在半年时间里,他爬雪山,过草地,并将红军当时那种困苦的物质生活同他们的乐观精神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也体现在了画作上。

1959年,西藏经历了民主改革的伟大变革,百万农奴站起来。董希文怀着不可抑制的激情,在西藏生活了数月,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山歌》(1962年)表现了藏族青年豪放又单纯的形象,给人以明朗、热情的印象;《黑衣藏族姑娘》(1962年)用流畅的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一个纯朴的藏族姑娘的姿态。时隔多年后再看这些画,那清新刚健、质朴感人的勃勃生机,仍使人感到亲切、新鲜。

董希文投身于社会广阔的天地,深入边疆地区,描绘当地民众的生活习俗,在丰富的生活感受和民族艺术传统的熏陶下,探索油画艺术民族化的道路。他明确提出了“油画的中国风”观念,指出:“油画的中国风,从绘画的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从我们民族绘画中去接受优良传统,那就需要我们油画家在研究多样的油画技巧的过程中,同时还应该以极大的努力去理解自己的传统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对于自己民族艺术的感情和应有的知识,才能够使一个油画家的血液里充满了自己民族的传统的因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外国的油画技巧吸收过来,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