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 小剧场戏剧新浪潮

“下河迷仓”:旧仓库里的百老汇之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30 10:41:1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下河迷仓”:旧仓库里的百老汇之梦
在“下河迷仓”诞生了许多深受青年人喜爱的戏剧作品

在北京,蓬蒿剧场、繁星戏剧村等民营剧场纷纷破土而出,不论这些场所的演出质量如何,场地的增加毕竟给了小剧场戏剧更多的演出空间。但在上海,这样的演出场地数量非常有限,做出一定知名度的更是少之又少,“下河迷仓”算是其中之一。

“下河迷仓”位于上海城区的西南角,从外表看,只是一处破旧不堪的四层仓库,只有告示栏、走廊墙壁上贴满的各色戏剧海报,提醒大家这是一处隐秘的小剧场。

来到位于三楼的剧场,一进门是一处吧台,往里去是一座简易的舞台,周围是全黑的背景,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神秘。傍晚时分,正赶上一个业余剧团在排《沃依采克》。团队里只有导演是专业的,其他人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和学生。一帮年轻人聚在一起,争论着、嬉闹着,然后认真地对词。当天晚上就要演出了,好像还有人背不好台词。不过这也没关系。来看演出的,也都是和他们一样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他们从网站上获取“下河迷仓”的演出信息,然后从上海的各个角落汇聚到这个偏远的小仓库来,看一场免费的演出。这让当晚的演出更像是一次热闹的聚会。

绕过舞台,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下河迷仓”的主人王景国。

 “下河迷仓”:旧仓库里的百老汇之梦
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们聚在“下河迷仓”排演剧目

王先生早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在美国生活多年后,1998年回到上海,创办了“真汉咖啡剧场”。刚开始的时候,他把事情想得很美好,觉得大家可以在这里看戏,然后坐在咖啡吧里谈论艺术。没想到,来看戏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这些人都很穷,没有能力消费。来喝咖啡的人又不喜欢戏剧。最终,“真汉咖啡剧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他说:“当时我也在反思,还是把文化和商业分开吧。文化不是让你赚钱的,是让你扔钱的。我在国外看到很多基金会或是富人出资让艺术家创作,然后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帮他们做宣传。我想,还是效仿这种作法吧,于是就有了‘下河迷仓’。”

和一般小剧场相比,“下河迷仓”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完全免费的。它主要接纳实验戏剧的演出,只对业余剧团开放。剧团便可免费使用场地排练、演出,观众免费观看演出。

在王景国看来,那些业余玩戏剧的年轻人,对戏剧有着更加狂热的感情和更加异想天开的创造力。他们虽然演技很不纯熟,但他们的视野和观念是很多戏剧专科生所不具备的。他期待着这些人当中能涌现出未来的戏剧大师。所以,现在他用自己的广告公司来支持“下河迷仓”一切支出,尽可能让这些业余戏剧爱好者不受一切干扰,专心做自己喜欢的戏剧。

令人欣慰的是,三四年前上海还不过只有三五家业余剧团,而现在已发展到四五十家,其中剧本质量和演出水平不错的有十几家,他们大多和“下河迷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河迷仓”:旧仓库里的百老汇之梦
上海戏剧学院的研究生庐珊在为来自各个行业的戏剧爱好者
排演德国著名戏剧大师盖奥格•毕希纳的作品《沃依采克》

除了上海本地剧团,每年在“下河迷仓”主办的“秋收季节”戏剧节上,还能集中看到来自中国各地以及国外的年轻剧团来此献艺。这在上海是极难得的机会。

虽然一直在搞小众化的实验戏剧,但王景国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百老汇之梦。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他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百老汇不只是《歌剧魅影》、《猫》那种戏,也有很多演非主流戏剧的剧场。各个剧场都是天天开门,各卖各的。这样大家都能生存。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一种戏火了,大家就一窝蜂地都来做。一次先演个20场,效果不好就不演了,好的话再加演10场,这时发现剧场没有档期了,就换剧场。这样是永远不会有百老汇的。”

要解决这种现状,他认为一定要把剧场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就像百老汇一样,80%的票房都来自游客。为此,他已经开始和上海市的旅游部门联系,希望能达成合作。如果能将“下河迷仓”半年的演出日程提前定下来,并与旅游社签订合同,那么,剧场就有希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高原   摄影  冯进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