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24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十八讲邀请钟表鉴定专家、杂项专家郭福祥先生主讲清代皇帝玺印的鉴赏与收藏。郭福祥1985-1989年在吉林大学考古系学习,毕业后到故宫博物院从事保管工作,现为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宫廷生活文物的保管、研究、陈列工作,擅长明清帝后玺印及钟表、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著有《明清帝后玺印》《明清皇帝与钟表》《中国皇帝与洋人》《故宫钟表》等专著。近年来,他为重新认识清代帝后玺印并推动其市场价值提供了大量学术支持。
皇帝玺印的早期历史
皇帝玺印是在皇帝出现以后才有的。中国的皇帝玺印从秦始皇开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自封皇帝,对他所用的东西都有专门的规定,对于皇帝印章也有一定的说法。在秦始皇以前,谁都可以用“玺”称呼自己的印章,“尊卑共之”,没有等级区分。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规定只有皇上用的印章才尊称为“玺”,在民间或者是一些公侯则称为“章”、“印”,这样就把皇帝的印章和一般人的区分开来。
据历史记载,秦王嬴政有六方印章代表皇帝的最高权威,即乘舆六玺,即天子三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和皇帝三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代表皇权的不同方面。乘舆六玺被历朝历代沿袭,成为代表皇权和国家权力的重要象征物。一旦失去了,就意味着对权力的失去,对国家占有权的失去,也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结束。这种观念一直到明清时期还是如此。
通观中国历史上皇帝玺印的状况,可以看到皇帝的玺印大致有如下发展和变化特点:
一是御宝数目由少变多。从秦始皇一直到秦、汉、魏、晋,都是六玺。后来逐渐增多,到南北朝时的北齐曾经出现一个大的木印,压在公文等文书上,这方印进入御宝的范围,使皇帝御宝成为7方。到唐代是8方,明代的时候是24方,清代乾隆的时候是25方,也称“二十五宝”。
二是宝文由简到繁。秦代皇帝御玺用小篆,随着统治者民族属性的改变,宝文逐渐发展成多种文字并存的状况,比如清代御玺出现汉文和满文的结合。另外,早期的皇帝御宝的宝文都是四个字,如“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等。后来字数逐渐变多,有6个字、8个字的,最多的是宋代有16个字的。
三是钮式由简到繁。现在能看到的早期的皇后之宝,都是比较单一的螭钮的形态。宋代时出现龙钮,有蹲龙、盘龙;元代时,很多御宝又出现交龙钮。都是龙钮,但是变化却越来越多。
四是体积由小变大。早期的印挂在腰间,不能很大很重。现在看到秦代的皇帝信玺封泥,也就是2.3厘米见方。后来逐渐变大,到清代的时候,“二十五宝”最大的达19厘米。
元代皇帝的圣旨上所盖的“御前之宝”长宽将近10厘米左右,而且宝文变成九叠篆,但还是用汉文。我们现在看到的元代的皇帝宝玺,基本上是汉文的印文。“广运之宝”是清代“二十五宝”中最大的,19厘米见方,印文有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都是规矩的玉箸篆。
皇帝玺印,除了国宝以外,还有私章。如果说御宝都是公章,那么皇帝自己的玺就是私章,也就是闲章。最早的皇帝闲章,秦始皇就已经有了,最著名的就是传国玺。传国玺实际上就是一个吉祥语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来被汉高祖得到,变成了汉传国玺,此后历代相传。每个皇帝想要得到传国玺,得不到就仿造,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真真假假,成为中国宝玺历史上、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谜团。现在存世的所谓传国玺没有一个是真的。清代时发现好几方传国玺,有的已经完全脱离了原始的形态。
现在看到的皇帝的私玺,是从唐代开始的。唐太宗用他的年号刻的“贞观”小玺,现在在一些碑刻上还能见到。以后每一个皇帝,除了御玺、御宝以外,也都刻制属于自己的私章。明代以前皇帝的印章实物,现在很少发现,记载较多的是宋代的皇帝,以宋徽宗为最多,多达41方,有“宣和”“政和御书”“御笔”等,在宋画里面经常见到,但是实物已经看不到了。金代金章宗的“明昌御鉴”、元文宗的“天历之宝”,在元代内府的收藏书画里面多钤盖。
清代皇帝玺印的基本情况
明以前的皇帝印章,随着朝代的更迭,很少能够留存下来。只有清代的皇帝的玺印,清朝灭亡以后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几千多件皇帝的玺印,虽然不全,但是能够反映清代皇帝玺印的整体面貌。
清代皇帝玺印的数量
清代的皇帝御玺到底有多少?最终确切的数字很难搞清楚,只能大致的讲一下。
入关以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有一方玺印,是明朝的皇帝赐给他的满洲建州卫的印,现在能在档案上见到。他的儿子皇太极有两方老满文刻的金印,现在能见到。
顺治帝到底有多少方印,现在不清楚。根据记载,乾隆时期曾经对顺治帝的玺印进行过整理,但是没有找到。现在只能根据顺治在自己的书画上的钤印来研究。我们发现,当时乾隆整理顺治帝玺印时,没有查找乾清宫,其中有六方小印。顺治帝的印章大约是20方,我们能看到的实物是木头做的,非常朴素,但是印模刻的非常好,在书画上也能够看到。
康熙的玺印就丰富多了,现在知道的有120方左右。玉质、木质、石质等各种质地的都有,而且雕刻比较精。可惜这120方康熙的印章在八国联军的时候可能一下子被掠夺一空了。现在故宫很少见到康熙的印章。我知道有两三方,还有一两套旅行用的小印章,没有记载。我们现在看到的康熙的印章都是在拍卖会上见到的从法国回流的,现在为止总共有18方。
雍正帝的玺印更多。根据我的研究,对于雍正的玺印没有最终数字上的记载。我根据档案、宝薮、实物综合起来考察,有了一个比较确切的数字,是253方,这就是雍正刻过印章的数目。但奇怪的是,乾隆元年对雍正的宝玺进行清理,得到的数目是204方,分装在39个匣子里。相差的40多方玺印不知去了哪里。雍正的这204方玺印绝大部分都留下来了,北京故宫有160方左右。雍正的印章大部分都是用当时比较流行的石材——寿山石刻的,占90%,都很朴素。早期雍正做过几方比较大的玉的印章,但已经流失了。
乾隆玺印就更多了。我们见到的实物等材料综合起来是1800方,比整个清代所有皇帝的玺印的总和还多,占了一多半。乾隆时期皇帝玺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比如印材急剧增加,有寿山石、铜、玉等各种质地。玉的印章大量增加,有600多方,这与清朝对新疆的控制有很大的关系。乾隆玺印中,套印占了720方,有60方一套的、120方一套的。这些是为了庆祝他的八十大寿制作的纪念性的玺印,很少使用。
嘉庆的玺印大致有500方。其中一部分是乾隆帝的闲章,也入了嘉庆的宝薮,继续使用。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刻的,大致有400多方,以玉印为最多。
道光的玺印很少,大量用乾隆、嘉庆的印,真正自己做的印不到100方。
咸丰更少,30方左右。同治20多方。光绪将近七八十方。慈禧是清后期制作玺印最多的,将近有三四百方,而且印章的雕刻形态、组合等各个方面都有点像乾隆。宣统的玺印现在看到的有50方左右。
皇帝的玺印保存在哪里?
最集中的保存地点有三个宫殿。
一是懋勤殿。懋勤殿是过去放皇帝的文房用具的地方,如果有鉴赏的书画需要钤印,就在懋勤殿里由专门人员选取与书画内容合适的印章。御笔书画也在这里钤印,所以当朝正在使用的私玺就保存在懋勤殿,一直到晚清都是如此。
二是景山的寿皇殿。这里放着先朝皇帝的遗物,包括画像和玺印。乾隆设计了一个25层的宝盒,设想皇帝印章用完了以后都放到里面,不但给他自己留了,康熙、雍正的玺印也都放在里面,而且还预留了很多空的地方给他的子孙。他预计了子孙二十五代,能够把这个宝箱装满。但是很可惜,自他以后,装了六代就没有了。现在海外出了很多皇帝的玺印,绝大部分是从法国人手里出来的。因为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寿皇殿是法军的指挥部,包括康熙、乾隆、雍正的玺印,很多都被法国人拿走了。
三是交泰殿。交泰殿保存了“二十五宝”,自乾隆十一年(1746)厘定,十三年(1748)改刻后就放在交泰殿里宝座的后面和左右两边。金漆龙纹的宝盒,雕刻精美。这25方国宝从乾隆开始一直到晚清都放在交泰殿,所以交泰殿是保存皇帝玺印最高级别的宫殿。
除了这三个殿,从乾隆时期开始,还有的皇帝玺印放在其他各个宫殿,主要是宫殿玺。有很多放在圆明园,行宫也有。每个宫殿多则五六方,少则一方。
皇帝玺印的使用情况
清代皇帝玺印,尤其是大部分的皇帝私章、闲章当时都在使用。使用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钤盖在皇帝自己的御笔书画里。故宫的藏品中,皇帝的御笔书画很多。在他们的作品形成的过程中,钤盖印章是非常重要的。大小不一的作品,要有相应的配用的印章,所以皇帝的闲章小的有几毫米,大的20多厘米。但是20多厘米的印章很少使用,基本上都是用小的。因此,皇帝玺印用的最多的就是御笔书画。
第二,钤盖在收藏的古代书法绘画作品上。有人说乾隆到处钤盖印章,破坏了艺术作品,对此,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文物作为文化遗存,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种叠加的价值显现。印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乾隆最多的时候在一幅画上钤盖了190多方印章。但他并不是一次性盖的,而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是他对一幅画几十年的关注过程的记录。况且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积淀,保留了很多历史信息。
第三,就是在书上大量使用的情况。
清代皇帝玺印的分类赏析
清代皇帝玺印按内容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类:皇权的标志——国宝
清代国宝的形成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从满族入关前到乾隆时期都属于形成期。这一时期,皇帝可以随时做国宝,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到康熙、雍正时已经达到39方之多,这是清代早期国宝的特点。
到乾隆时出现了重大的变革,乾隆十一年(1746)对宫中交泰殿所藏的以前皇帝所做的宝玺进行了重新排比,从中挑出了25方,即“二十五宝”。这25方宝玺到晚清一直没有变,一直放在交泰殿里,不管是继位,这二十五宝就是不会再变的皇帝的象征。二十五宝中使用最多的是“皇帝之宝”,以檀香木制成,轻,好盖,但是很大。这方印章在清代各种文书上用的最多,也是皇帝出行随身携带的一方印章,应该说这是二十五宝里面最典型的一个。
剩下的早期国宝中还有14方,乾隆剔除了其中与本朝国宝无关的4方,将剩下的10方送回了满清兴起的地方——盛京,即今沈阳。这就是“盛京十宝”,保存了清代国宝的早期形态。
清代国宝还有一部分。晚清时曾经有过新政的计划,新刻了一些檀木的印,印文用的是汉文,比较而言,做的稍差。因为新政并没有推行,这批印就被束之高阁,但也代表了清代国宝演变的一个阶段。
第二类:反映皇帝为政思想的闲章
如果从玺印的内容分析,清代的皇帝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这种言行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在清代的皇帝的印章里面也是有所反映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敬天法祖的思想。康熙有一方“敬天勤民”印章,雍正继位后继续使用,乾隆时还特别做了一首敬天勤民之宝的诗,阐发敬天勤民的思想。一方印章,三世宝用,从中看到他们对敬天思想的重视。雍正的印章中有“敬天尊祖”印,乾隆有“敬天法祖”印,可以说“敬天法祖”的思想是贯穿整个清代皇帝统绪的重要思想,也是贯穿整个清代统治的重要思想,表明他们取得皇权的合法性,也使自己的统治有实施的依据。
二是勤政爱民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清代皇帝的印章里面很多。康熙的“敬天勤民”讲到勤民,“兆民赖之”也是这种理想的反映。到雍正的时候,有“朝乾夕惕”、“兢兢业业”,这是他的实录,也是他的理想。到乾隆还是如此,“旰食宵衣”表现的就是夜以继日工作的情景。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能够统治广大中国的各民族的联合体,尤其是汉族,靠的就是“敬天勤民”、“勤政爱民”。如果和明代的皇帝相比,可能清代皇帝多了一种忧患的意识,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自律、自我约束。这一点在他们的印章里面是有充分表现的。
三是中道政治的思想。清代皇帝印章中表现中道政治的很多,即施政要和平一些,不能太过。对自己是如此,对人民也是如此。通观清代的历史,康熙时期过于宽纵,故雍正时期有所矫正,但又失之苛严,反响比较大。乾隆一上台,马上又提出中道政治的思想,要适中、适当,不能像祖父那样过宽,也不能像父亲那样过严,所以中道思想在乾隆时期的印章中表现的非常多,如“执两用中”、“执中含和”等等。
第三类:反映皇帝个人心性的闲章
印文的选取与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皇帝的印章在选取印文上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从儒家经典,到佳句名篇,乃至自己的创作,都是印文的选取范围,这些印文有时候是考察皇帝们性情心理的极好的材料。比如雍正帝刻的最有名的印章是“为君难”,刻了十几方,那是他自己心理的实录,是从他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真实的感受。乾隆也是一样,他的印章形成了自己的序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印章来表现。比如他70岁时刻的“古稀天子”,还有一个副章“犹日孜孜”,就是要表明自己虽然七十岁了,但是对大清基业、对国家还有责任,不能懈怠。80岁的时候,他又刻了“八徵耄念之宝”,还有一个副章“自强不息”,表示自己离继位六十年退位还有一段时间,还要努力。当了太上皇以后,他又刻了“太上皇帝之宝”,还有“心愿符初”玺,表明达到了自己当初所有的心愿。但这还不够,虽然嘉庆帝也四十多岁了,但是还不成熟,于是乾隆又刻了一个“归政仍训政” 印,军国大事还是要自己说了算。这些就是乾隆帝太上皇时期的所思所想,通过这些印章我们对此也就有了清晰的理解。因此这些印章对于帝王心思的透视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类:鉴藏方面的闲章
鉴藏玺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宫里面每个时期都有重要艺术品的收藏,每个皇帝都有鉴藏玺。鉴藏玺主要是钤盖在这些重要艺术品上的闲盖。
鉴藏玺主要有几个命名的方式。一种是以殿宇为名,这里面收藏的东西才钤盖相应印章,由此形成了鉴藏玺的印文,如乾隆帝的“淳化轩图书珍秘宝”。一种是以艺术品的著录项目为名,最著名的就是《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这是整理宫内所藏的书画时形成的两部书。为了其中著录的书画有所标示,出现了一批与之相关的鉴藏玺,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还有一种是以大型图书命名。比如《四库全书》完成了以后,抄写了多份四库全书放在不同的地方,这些书都钤盖不同的鉴藏玺。《四库全书荟要》也是如此。乾隆的鉴藏玺是最多的。现在看到的很多书画、典籍,能够说明其时代,认识其和宫中的密切关系,乾隆玺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五类:宫殿玺方面的闲章
宫殿玺的数量非常大。宫殿玺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宫殿玺里面不单单是一个宫殿,比如右图的印章,一个是“凤麟洲”,是圆明园的一个殿名,此外还有两个配玺:“麟游凤舞”、“水净沙明”。两者和殿名有密切的关系。“麟游凤舞”说明了凤麟洲的来历,“水净沙明”则说明了凤麟洲在圆明园的环境(凤麟洲位于一个中心岛上,环境优美)。所以,通过宫殿玺的组合可以看出宫殿的环境是什么。再者,宫殿玺种类的多少也能够反映清代土木盛衰的变化。顺治的宫殿玺很少,就是一方“体元斋”玺,到康熙的时候只有几个宫殿玺,雍正的时候就多了,但是大部分都在圆明园里面,表明他与圆明园的密切关系。到乾隆的时候就更多了,三山五园,各个行宫,都有宫殿玺,可以看出他的活动范围相当大,也可以看出土木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的趋势。
综观整个清代皇帝的玺印,有很多途径可以解读它们,但必须和当时的历史和人物联系起来。其实所有的古代文物都是这样,必须和人、社会环境相联系,只有这样,文物才是活的,鉴赏文物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