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目前的面塑已朝艺术方向发展,且经面塑艺人长期的摸索,原料也采用面粉或经过加工配置的复合软陶质材料,使得现在的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等,我国豫东地区称为“蒸花馍”,而豫西地区早年叫“窝窝花”,建国以后改称“糕花”,但在河南广大地区,最普遍的称呼是“捏面花”。
面塑是以糯米面为主料,加上颜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塑作为民俗节日中的馈赠、喜庆和装饰等物品,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嬗变,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源远流长面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汉代,人们把面粉用手工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从而为食用增强装饰效果。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有1340多年历史。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制作、出售各种面花艺术和民间习俗的情况,其对捏面人的记载为:“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果食”。
而明代的《宛署杂记》中还记录了南阳一带农村每年的农历正月,为了祈祷来年的粮食丰收,便用面粉制作成各种面食品,除了相互赠送外,还将这些面食品挂在田间,以犒劳天地之神。
由此可见,面塑实际上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而古代的传统节日恰恰成型于汉代,所以面塑起源于汉代也就顺理成章。不过,节日的出现令面塑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明代的面塑逐渐脱离了食用,演变成单纯的艺术形式而独立存在,一些身背工具箱、四处奔波的面塑艺人出现在繁华闹市里,以此为生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面塑的艺术水平。
近代由于受文人艺术的影响,面塑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其艺术魅力同样受到许多王公贵族的青睐,他们不惜重金订购,或作贺礼馈赠亲朋好友,或作陈设摆放自家案头。面塑由街头进入宫殿,从此身价百倍,同时整体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表现手段和技巧日臻成熟完善。
风格种类繁多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食用的面塑。其中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淀粉、生粉等制成。
面塑如果从造型上分类,则可谓包罗万象,不光有人物、动植物、吉祥物等,凡是世上存在的实物都是面塑的素材。当然,一些神鬼造型、传说中的偶像也可以成为面塑的对象。近年来,随着卡通潮流的涌现,不少卡通明星同样成了面塑的表现对象。
从风格上分类,面塑艺术造型的地域风格非常明显,如黄河流域的面塑较为古朴、粗犷、豪放和淳厚,而长江流域的面塑却显得十分细致、优美、精巧和细腻。但不可否认的是,黄河流域的面塑艺术影响力最大,这也印证了面塑发源于黄河流域,以后才向长江流域蔓延的历史演变轨迹。面塑佳作大多出自河南、山西和山东等地区,而且至今不少地方仍然流行节日制作面塑的风俗。在河南,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面花的习俗,其中以豫西的灵宝和豫东的沈丘顾家面花最为有名。
步入收藏殿堂目前的面塑已朝艺术方向发展,且经面塑艺人长期的摸索,原料也采用面粉或经过加工配置的复合软陶质材料,使得现在的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由于防腐与防裂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些作品可以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令其收藏价值更加凸显。
可以看出,面塑早已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但问题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大量民间传统工艺出现了传承乏人的局面,面塑也同样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如果不加以继承和发展,我们的后人很可能若干年后无法欣赏到这种独特的艺术种类。
正是一些有眼光的收藏者和投资者看到了这种危机,才开始将其目光投射到面塑藏品上。我们在看到他们这种超前眼光的同时,也应该赞许这种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抢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