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收藏逸闻:李叔同以释观儒 境界再上一层楼

收藏逸闻:李叔同以释观儒 境界再上一层楼

时间: 2010-12-10 14:48:29 | 来源: 新浪收藏
收藏 >

他在出家前曾亲手毁掉了艺术家的李叔同,曾折笔藏印,分遗藏书。并于剃染后发誓:非佛书不书,非佛语不语。其持律之严,人所共睹。为什么到了晚年,却一反固常,不但于讲经弘法时多引儒家故实、警句,而且亲编儒家《格言别录》101条?

李叔同出家前是一位大儒,大诗人,大艺术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出家后他就成了一位大和尚,大法师,大德高僧,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他在出家前曾亲手毁掉了艺术家的李叔同,曾折笔藏印,分遗藏书。并于剃染后发誓:非佛书不书,非佛语不语。其持律之严,人所共睹。为什么到了晚年,却一反固常,不但于讲经弘法时多引儒家故实、警句,而且亲编儒家《格言别录》101条,在《改过实验谈》中开宗明义便说:“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同时期(1934年),大师给俗侄李晋章致函曾约其购《昨非录》一书,信中说:“四十年前津人喜白摺小楷,恒用《昨非录》,系翰林分写小楷石印精本,共二册,其文字皆嘉言懿行,颇可流传”。等等。

举凡这些对儒学的格言、家训、诗文摘句,在《晚晴老人讲演录》中所辑尚多,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人怀疑是不是学术探讨的悖论,千萦万转最后又回到思维的原点。其实,从文化深层考虑,这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精神复归,也不是李叔同的“恋儒情结”,而是两种(甚至多种)文化碰撞的结果。因为这时的弘一大师已在佛门修持多年,道岸弥高,虽然那些格言联语,从字面看还是原来的词语,但在大师的眼里,却有了另外的含义,它已不是原来儒学发展时期带有极大功利性的教条,而是用来启蒙佛童修道正身带有普适性的教材了。弘一大师晚年以释观儒,徜徉于儒释两道之间,又不丝毫混淆两者的界限,这于儒于释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李叔同青少年时代受到极良好的儒学教育。从蒙学全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古今贤文》、《幼学琼林》;从《格言联璧》、《千家诗》到《史记》、《文选》。不但涉猎广泛,而且转益多师,广纳博采,儒学的底子打得十分坚实、深厚。人称其为“浊世佳公子”,可以想见他当年的儒雅风度、道德情操的一斑。但他生活的时代已是儒家的末世,西风东渐,一些西方的新知识、新理念,通过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很快翻译介绍到中国,就像是一座紧闭的深宅大院,忽然吹来了一股清风。李叔同敏感的神经很快嗅到了这股清新气息。他先是赞成变法维新——“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接着,到上海南洋公学接受“新学”教育;旋又去日本留学,学习西方文化、艺术。在上海的七年和在日本的六年,是他求学的黄金时代,使他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但有东方儒学的深厚文脉,也有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后来李叔同走入佛门,但其仁厚之心,慈悲之怀却终始如一。他以慈悲看智慧,这正是佛性的一体两面。智慧主静,慈悲主动。一为存在,一为变化。慈悲是智慧的动觉形态。佛教谈空,空是智慧的东西,而慈悲则与众生世界相应。因此,智慧是万物的一性,而慈悲则是万物的多性。李叔同将“仁舟”化为“慈航”,正是他由一性变多性、由有限变无限的结果。

做了和尚的李叔同的头上,仍然笼罩着艺术家的光环。甚至有人把他看作艺术和尚(如黄福海)。他起初很为此感到困惑和烦恼。到了晚年,佛道研修日臻极境,对艺术的思考也就不津津于形式和技巧,而着眼于宏观气象,大善至美,艺境和禅境在认同机制上有了某种契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