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博物馆开掘馆藏文物衍生品金矿

博物馆开掘馆藏文物衍生品金矿

时间: 2010-08-21 10:55:38 | 来源: 文汇报
收藏 >

从馆藏文物中提取精华元素设计开发“博物馆衍生品”,好似开掘金矿。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做成了iPhone手机的系列外套:硅胶材质,3种颜色;全篇分作6段,印在6个手机套的背面。

《清明上河图》,做成了系列的名片状U盘;另一件传世书法极品“快雪时晴帖”,做成了系列的数码相框……

这些都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从馆藏文物中提取精华元素,设计开发的“博物馆衍生品”,经过历年积累,至今总计已有3000多种。服饰、包袋、珠宝、文具、餐具……还有眼下当红的数码产品,都熏染上了古风雅韵,平添文化含量。他们甚至还仿制菜肴,比如那件人见人爱的“翠玉白菜”,就是设计范本之一。

博物馆是文化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拨款、社会捐助,但同时也该自己探寻“市场化生存”之道,而善用馆藏资源开发衍生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路径。台北故宫博物院做得成功,仅“翠玉白菜”一件文物的衍生品就不下百种,一年的衍生品营业额达到了3亿新台币;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同样大有收益。借那块揭开了古埃及文字奥秘的罗塞塔石碑,大英博物馆开发的衍生品有20多种,雨伞、鼠标垫、项链……据统计,它每年的衍生品收入高达2亿美元。而大都会博物馆,总计开发了2万多种衍生品,每年借此获得4亿-5亿美元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80%——另外15%来自门票收入,仅5%来自政府资助。

晚唐仕女弹电吉他

台北故宫博物院最近带着他们的“博物馆衍生品”和开发经验,来上海作了一番展示。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其中颇多时尚有趣又高雅脱俗的数码产品。比如《兰亭序》手机套,虽然每个售价高达198元人民币,要集齐一套6个花费过千,但今年1月一面市,就在台北故宫卖火了,此后还在台北礼品展上得了个“最佳人气奖”。看来,开发衍生品也得赶搭流行顺风船。

衍生品是否就是把文物上的图案等等搬上生活用品?简单开发,是这样;但也可以深度开发,加进各种奇思妙想、大胆创意。展品中,有一幅高度仿真的三维绘画,画上的仕女都是晚唐《唐人宫乐图》里的造型,长袍垂地、身姿丰润;不过,这些仕女正做的事情,纯属当今日常生活,有的在打手机,有的在上QQ,还有的在修指甲……当观众走近,不小心踩到“巴黎”按钮,仕女们立即改换姿态,开始演奏小提琴、竖琴等等一应西洋乐器;若踩到的是“纽约”按钮,那她们会弹起疯狂的电吉他;若再踩“台北”按钮,仕女们则一下子回归晚唐,手中的乐器变成了琵琶、二胡……去年起,这幅名为《唐宫狂想曲》的作品一直放在桃园机场第二航厦的出境大厅展出,意在培育“博物馆衍生品”的外销市场。

据专家介绍,大都会博物馆的衍生品开发,从设计到营销都很有章法。比如它的衍生品不只在博物馆商店里卖,仅在纽约市内就开设了8家分店;又比如紧盯圣诞节礼品市场,每年5月必请几十位设计师从馆藏文物中再找元素设计新品,10月份开始陆续推出。

专家还说,衍生品想得到市场认可,就要“讲出一个故事、讲出一种想象”。大都会博物馆会依照数幅名画里人物所戴的项链样式,开发出了一个女性饰品系列;英国一家博物馆开发的一种衍生品是一盒简单的纸板拼图,售价仅1英镑,拼好后,图上是3只中国陶瓷花瓶,翻过来一看,背面写着:“这3只花瓶于去年被一个鞋带没有系紧的游客撞倒而全部打碎,但我们现在已经将它们全部修复完好。”这样的文字里,藏着一个让人想听的故事,有着一个让人愿意留存的念想。

构筑“最后一个展厅”

衍生品的价值,其实并不限于经济收益,成功的衍生品可成为博物馆艺术的一部分。有人把位于博物馆参观路线末端的衍生品商店形容为“最后一个展厅”。“在博物馆参观完,想买一个带有博物馆符号或藏品元素的衍生品,那是你体验之后产生了认同和感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楠说,文化也能借助商品传播,为了留住一段难得记忆或与亲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体验,参观者选购“博物馆衍生品”,而随着衍生品被带往各地、摆在客厅书房里,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得以延伸和拓展。

据一项调查显示,60%的观众在博物馆参观时会有购物意愿。但开掘衍生品这座金矿,中国内地的博物馆还处于起步阶段。去年,国家文物局对内地60家博物馆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大部分馆的衍生品开发还是空白,衍生品产值超过2500万元人民币的博物馆,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两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