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书法的没落非网络之过

书法的没落非网络之过

时间: 2010-05-21 17:32:53 | 来源: 光明网-光明观察
书法 >

5月17日,儒家经济文化网﹑焦点中国网、成都商报《成都部落客》邀请成都“田园城市”书法家廖章恒先生做客中国精神媒体群、新闻事件讨论群,与群里上千家媒体朋友、网友共同探讨了“继承书法传统,网络对书法的影响”等话题。

整个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 “网络对书法的影响”、“书法文化如何传承”等话题展开。可以肯定的说,随着电脑的出现,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依赖电子符号,这对传统书法艺术带来了很强的冲击。

对此,我想说:书法的没落并非网络之过,虽然网络对传统的书法艺术带来了很强的冲击。但是,比网络更可怕的是社会急功近利的洪流,是这个时代浮躁的气息。

书法也是艺术的一种。笔者认为,艺术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艺术之技”,一部分是“艺术之道”。由字面就可以看出:“艺术之技”就是艺术应该具有的技巧,不管是歌艺、文学、绘画,还是建筑、武术等等,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这种技巧需要历练。只有具备了相应技巧之后,才能唱好歌、写好字、画好画。

“艺术之道”就是艺术家的精神修养。廖章恒先生说:“ 书法未来应该获得必要的解放,这种解放并不是书法本身的价值崇奉,而恰恰是现有的不适应的书法社会关系、官本位以及书法金钱拜物教的劣根。中国书法是纯洁、高雅和崇高的,在商品经济社会,还要通过劳动取得报酬、获取生存空间的时候,书必然要和市场发生挂钩;但它毕竟是书法商业层面的外在表象,但决不是书法艺术的本身。”

技巧,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然而,“艺术之道”是一种人生感悟,是人生境界的提升,这种人生境界是需要悟性,需要灵感的。相比,“艺术之道”要高于“艺术之技”。

结合本次访谈的内容,我想说,电脑和网络对书法的影响,也不过是停留在“艺术之技”的层面上,对书法产生更致命打击的是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举例而言,签名设计是和书法相关的一种商业化的艺术,通过有偿为用户设计签名,而获取利益。这个事例就说明了,不管电脑和网络技术有多么发达,也不可能完全的取代书法,书法还是有自己的生存之路。人们对书法使用的减少,对书法 “艺术之技”有一定影响,然而,人们不愿意花时间去练字,人们认为传承传统的书法文化,是对宝贵生命的浪费,则是对书法的“艺术之道”的致命打击。

当今社会,物价飞涨,房价过高,生存压力巨大,绝大多数人都迫于物质生存的压力,变得急功近利。可以看到社会上各种补习班、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各种考试认证机构遍地开花。学好英语,可以出国、可以去外企、可以拿高薪;手里握着多种证件,可以在就业上获得更多机会和优势。对于宝贵的时间,我们都要花到所谓最有效率的领域,在物质的洪流中,人们更急于追求房子,追求车子,追求物质的享受。相比,书法等很多传统艺术,都变得边缘化,没有用处。

像先贤王羲之那样可以练字染黑一池水,在我们这个时代是难以再现的,因为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练一些无关功利的东西,是不值得的。这是书法艺术的悲哀,也是很多其他传统艺术的悲哀。

缺乏思考,缺乏信仰,缺乏功利之外的其他追求,是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

喜爱传统书法文化,想要传承她,就不要再仅仅停留在“书法之技”的层面上去隔靴挠痒,而应该去扭转时代浮躁的气息,拯救被物欲淹没的“书法之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