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孙晓云:书法,让审美接力穿越时空

孙晓云:书法,让审美接力穿越时空

时间: 2010-05-11 15:59:49 | 来源: 新华日报
书法 >

      ——孙晓云的艺术情怀与追求

“新中国新金陵前有萧娴,后有孙晓云,不让须眉,出类拔萃。”假如参观过正在省美术馆举办的“书法有法”孙晓云书法作品展,你就会觉得这样的褒奖并不过分。

孙晓云的书法,古朴厚重,典雅大气,柔中带刚,自成一派。人如其字,当我们和这位女书法家面对面,听她谈艺术、论人生、说责任,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书法人的艺术情怀,更有时代赋予她的使命感。

艺术:行走在书法经典的大道上

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局部) (草书信札)

记者: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发展到现阶段,已从文人的堂中之物演变成展厅中的大众艺术。现在,写书法的人不少,有些人为了博出名,都在追求视觉冲击力,甚至不惜猎奇搞怪。你为何始终坚守传统经典?

孙晓云:书法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历代书法家智慧的结晶。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当然要有所创新,但对文化而言,不能简单地理解“不破不立”,盲目搞“颠覆”。当代书法创作,要到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去追寻和探求。离开传统搞创新,就像拎着自己的头发,要把自己扔出地球一样,根本不可能。形式上“新奇怪”的后现代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探索,是可以存在的。但它只是创作者内心的一种宣泄,很难找到大众知音。而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接力,它的魅力穿越了时空,真正算得上雅俗共赏。我自己常常被这种艺术所醉倒,因而我坚持我喜欢的,一直行走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路上。实际上,回归传统,重温经典,正在成为当下书法艺术创作的主流。

记者:看过不少书法展览,书法家们书写的内容大多是古典的诗词文章,但在你展出的作品中,不少内容却是生活随记,如孝顺父母的点滴,女儿成婚的喜悦,临池的体会,人生的感慨,看上去倍感亲切,你是有意识要在作品中加入这些内容吗?

孙晓云:当然不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书法艺术也离不开日常生活。你看古人的书法,尤其是帖学经典,很多就是记录日常片言只语的手札,也就是今天的小纸片。如众所周知的《快雪时晴帖》,王羲之就是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还有大书法家张旭的《肚痛帖》,怀素的《食鱼帖》,写的就是肚子疼、吃鱼这类生活琐事,但因笔精墨妙,同样成了书法范本。去年,我曾主持“请循其本”国际书法研讨会,大家都谈到,书法最初就是实用型的,只是近半个多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硬笔代替了软笔,才使中国书法渐渐变成了纯艺术。实际上,今天我们落笔书写生活中的种种趣事,虽然寥寥数语,却自然朴实,情真意切。因为,好的书法,不仅是技巧,更是生活情感的抒发。两者结合,才是耐人寻味的好作品。

责任:书法传承是我的终身事业

曹操《善哉行?其一》(隶书中堂)

记者:电脑时代,人们用纸笔的机会越来越少。对普通大众而言,书法存在的实际价值还有多大?

孙晓云:与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不同,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她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基因,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舍利子。科学再发达,文化记忆也无法移植、无法再生。作为由人的肢体承载的文化,书法自身并不会遗传,必须薪火相传,点滴积累,不然就会形成文化隔断。因而,全民普及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书法的传承,其实并不在于出了多少有名的书法家,而在于我们是否普及了全民书法教育。书法需要童子功,所以书法普及应从小开始。我一直呼吁,学校应该把书法从选修课变成必修课,让书法伴随每个孩子的成长。

今天的书法家,如果仅仅追求独善其身,那远远不够。最近几年,党和政府连续为我办展,为我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平台,我也因此多了一份责任感。对我来说,个人得失并不重要,能否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普及书法教育才是关键。这是我对书法的责任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如今,我已过了知天命之年,我给自己的画室取名“未了斋”,意思是人生诸事未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指书法文化传承,乃是我的一件终身大事,任重而道远。

记者:听说为了发展南京书法事业,你出资设立了“孙晓云奖励金”,据说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个人姓名命名的书法奖励基金。能介绍一下吗?

孙晓云:这个基金是2008年成立的。当时,我获得了南京市十大文化名人称号,奖金是10万元。这笔钱怎样用才更有意义呢?我就想到了设立一个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年轻书法家。目前,已经有两批十几个获得全国书法奖的年轻人拿到了奖金。以后如果钱用光了,我还会继续往里投。这也算是我为南京书法界做的一件实事吧。

记者:在我们看来,书法理论书籍往往枯燥乏味,少人问津。而你写的《书法有法》一书,却先后5次再版,销量达4万余册,创造理论书籍销售奇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孙晓云:在《书法有法》这本书里,我谈到了许多书法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被专家忽略,但书法爱好者却很感兴趣。比如,古人为何能立马书就,写字时为何席地而坐,工笔画到宋代为何发展到了高峰?另外,书里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犹如写日记,不慌不忙,娓娓道来。读者读起来轻松愉快,就像看故事。这证明,学术著作同样可以通俗化、时尚化。毕竟,只有让老百姓看懂,才能起到普及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