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对比窗:水墨 书法 第三种抽象展

对比窗:水墨 书法 第三种抽象展

时间: 2010-04-26 15:09:01 | 来源: 搜狐文化
书法 >

水墨是中国和东方艺术的最明显的特征,其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如同油画在西方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书法是中国和东方艺术最高成就的体现,其在艺术基础观念中的价值如同希腊雕刻在西方艺术中的价值。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之后,有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被提出来了。其中之一就是,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精神和文化性格,毫无疑义,在当代艺术的政治任务——关心现实,批判社会,揭示真实成为常识之后,对艺术本身的要求日益迫切,可以表述为二个要点:

现在的艺术是否具有艺术方法上的原创性?中国已经取得的艺术成就一部分是用西方的方法创作,针对中国的问题,这就是现实主义具像绘画和挪用流行图像拼合的讽刺绘画和雕刻。由于这二种方法分别是19世纪和20世纪60-70年代绘画观念和方法,作为当代艺术就原创性上明显还有待发展。

现在的艺术是否具有艺术观念上的原创性?已经出现了用中国特色取得国际影响的艺术,或者用中国的材料和形式演绎20世纪10-20年代达达主义和70年代观念艺术方法,在形态上具有文化特色(中国牌),实质上是过去已有的艺术观念的扩展,作为当代艺术的原创性方面还有发展的余地。

这次展览是我们共同发展的一个实验,它既是各个艺术家个人的努力的探索,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模式的突破试验。其中针对性就在上述二个点上。

关于艺术的形式,这一次的展览中的展品形式是以水墨和书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是20多年来现代书法运动的三个方向之一的探索(三个方向是1、书法作为汉字艺术;2、书法作为以文字为主体的概念艺术;3、书法作为抽象艺术。)所不同的是,在第二种抽象既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欧洲Informal已经利用了书法表面形式上的形态资源之后,进一步推进到对于书法的“笔墨精神”,即在一次运动和反复书写中表达和寄托自我。这个自我不仅是临时情绪,而是作者与自我,作者是他人,作者与环境,作者与神圣的关系和意味。这种形式任务在这个展览中由作品的组合来承担。在日本、法国的艺术家50年代末期的作品,就体现这种形式,多年来分散在诸多作品中,这里将它们集中并提示出来,所以Hans Hartung和井上有一的作品揭其开端,我们几位的作品都是这个运动的延续。

这个形式的探求既是利用了书法的精神状态,又不能够让它只是书法。如果只是书法,就不是这个展览的目的,因为书法只能成为一个地方性的文化。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书法作为资源,把它变成当代艺术的普世性的文化,也就是说书法的精神应该通过新的创造,让它属于艺术本身,属于不懂汉字的人、不懂书法的人,书法是他们可以从中得到精神的昭示和艺术的感染的一种方法。因此,在形式上它必须是当下的作品。我们选择的都是从书法出发,但是不完全是还停留在书法阶段的作品,如果完全不从书法出发的另外一种抽象艺术,也不是我们所谓的第三种抽象艺术所要襄括和追求的范畴。

第二,书法这件事情本来是一件古老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更为着重的是艺术观念问题,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在整个的世界文明中存在截然不同的艺术观念。到目前为止,欧洲关于艺术的观念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观念是一个事实,然我们通过新时期的文化上的深刻的反省,意识到其实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艺术观念有过不同概括,各种不同的概括在各自的文化中间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构成的文化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决定世界上二大艺术的解释方向,我们一般把它简括成西方和中国。用准确的术语来说就是一种是再现的,一种是表意的。再现的艺术的最早最高成就是希腊古典艺术和文艺复兴的艺术。表意的最高的成就的结晶可以表述为魏晋成熟的书法和写意文人画,而近代中国的这两样成就的发展是以后一种被前一种彻底地替代和遮蔽为历史的,那么今天对于这个历史的重新的反省,这就构成了对“艺术是什么”的重新反省,因此我们所说的第三种抽象不单纯只是一个形式问题,而且它还是一个艺术的理念问题,这个理念问题就是把艺术跟人的关系重新做了一个归纳,艺术未必要跟现实世界中间发生关系之后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可以是人本身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不需要通过现象的模仿形式来摹写,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都可以通过一种直接的方式表述。反过来动用形象(文人画式)和符号(汉字)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为了表达时不得不借助一个承托的载体才会这种做。那么这种观念一旦确认之后,实际上就把超现实主义中开始反复强调的人的潜意识和内在状态的表达这种状况,在更为纯粹和直接的方式获得表达。因此我们的第三种抽象中,实际上作品是不是完全抽象的并不重要,重要是把内在的一种感觉直接的表达出来,它既要反对纠缠过多的结构,也要反对造型中间过多的强调写生,它是一种无形式(informal)的状态!无形式虽然是抽象中早就开始强调的一个方向,但是现在要对它进行专门的彻底的强调。问题就是这样的开始的,但是,强调无形式不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艺术的一个理念问题,在艺术理念上把从中国文明中反省而得到的传统的资源,和今天当下的当代艺术的表达打通。

井上有一,爱,纸本水墨,112 X 126cm,1973

柯迺柏,半生若梦,纸本水墨、丙烯,68 X 114cm,2005

 尚扬,天书•白-1,纸本水墨,97 X 130cm,2009

邵岩,铮骨,纸本水墨,185 X 350 cm,2008

王天德,Digital-No09-NS01,纸本水墨、皮纸、焰,157 X 65.5,2009

魏立刚,金枝大梅朵,纸本水墨、丙烯,142 X 310cm,2008

蓝正辉,写鸟,纸本水墨,125 X 158cm,2008

朱青生,07920,板面朱墨,48 X 42cm,2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