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艺学兼修不断超越——“70后”书家朱天曙印象

艺学兼修不断超越——“70后”书家朱天曙印象

时间: 2009-11-19 01:53:28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书法 >

钱大昕诗  朱天曙 书

文/方燕燕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书家群体是近年来活跃在艺术界的生力军,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多有学院教育的经历,对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有着极大的热情,不少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朱天曙就是其中一位。他以其创作和研究上的“双栖”成果,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位专门研究中国书法文化的艺术学博士后。从历史学本科、书法创作硕士、中国书法篆刻史博士到艺术学博士后,系统的专业教育和文化积累使得他学艺兼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朱天曙出生在板桥故里,从小在祖父辈的熏陶下,对中国传统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18岁时,从扬州名家祝竹先生学习篆刻和绘画,艺事渐入正途。保送历史系读书后,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流变和发展脉络,对书法、篆刻、绘画以及艺术研究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众多的古代佳作,能够有选择性地吸收,博采前贤精华,不囿一家一派。硕士、博士期间,师事著名书法家黄惇教授学习书法篆刻创作和理论,同时随著名文献学家、南京大学卞孝萱教授学习古代文献和文史知识。他对于艺术有了一个整体的观念,各门类互相促进和融通。而在扬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学习和游历,更增添了他对艺术和文化的亲和力。

最近在全国政协礼堂华宝斋推出的朱天曙书画邀请展上,我看到了他的数十件书画篆刻作品和10余种著作,对其创作追求和全面修养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以传统笔墨来表现绘画的现代意识,在造型上又不完全是古人的,下笔轻重自如,湿笔和干笔并用,像是用毛笔在抚摸画纸,爽利的笔触表现出浓浓的金石趣味,点画刚劲利落,表现出特有的味道。其书法,无论大幅中堂还是小件手札,都能在豪放中见精微,典雅含蓄;绘画水墨淋漓,表现出元四家简淡清远的文人气息;篆刻于质朴中见真淳,清气盎然。

朱天曙潜心治学,对书法史进行深入研究,以一人之力撰写了《中国书法史》。卞孝萱教授在序言中把此书和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相比,称其“述书史之变迁,扬书艺之精神,有承先启后之功焉”。他还对明代的宋克和清代的周亮工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前者关注书家的书体创作,后者则对艺术活动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了细致的研究。他曾风趣地用“大禹治水”和“天子狩猎”来表达他对艺术史研究的态度,在关注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对艺术生态做有效而立体的研究,以推进艺术史真正向前发展。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引起学界关注,饶宗颐先生对他的研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为其主持编纂的《周亮工全集》题写书名。该书最近还获得了书法兰亭奖。

朱天曙兼书法、篆刻、绘画之长,兼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之长,这在“70后”书家中是十分突出的。他现任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教授,主持书法篆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并向来华的世界各国留学生传播中国书法艺术和文化。

对朱天曙来说,“超越”是一个关键词。自我、前人、时代,都要在超越中前行。突破艺术和学术的界限,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是饶宗颐先生对他的要求,也是他的心愿,他有信心迎接这样的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