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方李莉:美丽中国的建构与期许——观2023年美丽中国纪事有感

方李莉:美丽中国的建构与期许——观2023年美丽中国纪事有感

时间: 2023-03-31 11:30:01 | 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主题演讲

很荣幸应邀参加这次论坛的讨论,为此,几天前我仔细的观看了这个展览。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当然,这不仅仅是我对本次展览的感受,也是我对当下中国发展的感受,包括对中国未来教育的感受,也包括我们面对的乡村下一站田野的感受。

一、诠释了美丽中国的内涵与外延

“美丽中国纪事”的展览,首先诠释了美丽中国的内容。其中包括: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的总和三个内容。

在这三个美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灵之美。因为这个世界是由人心所造,所谓是“万物皆有心”。宋代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其实天地本无心,天地的心就是人心,是由人心所投射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其实都是由人心所造就的。

那么什么是美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话题。我是学人类学的,不是美学专家,所以只能从人类学角度来认识。这种认识就是:审美也是一种价值选择。谈到什么是美,它是有价值标准的,是通过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不同的认知来确定的。就以环境之美为例,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人造的环境,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建造的环境。它不仅仅是美,还包括用,美和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我觉得,如果两者能和谐相处,能相得益彰,那就是美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中国人讲的“和”,即“和谐相生”的“和”。因此,生活之美是人和自然的环境,人和人工的环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能协调一致,能够让人在其中安居乐业,能够让人在其中展示心灵的美德,展示道德的情操。

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我认为,这也许是美丽中国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说,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人心灵投射在祖国大地上而形成的。这是由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志所构成的一种美。

为了表达这种美丽,此次展览收集了大量的中国人为保护生态环境,为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许多成果。并用照片、实物、文字将它们一个一个的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纪事”。在长期地学术研究中,我最关切的是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我认为,无论哪种社会,可持续是一个制度优越与否的最关键的关键。

通过这次展览,我看到了中国人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其给我带来的震撼就是,展览将不同领域的中国人在环境保护和建构生活之美的许多案例展示了出来。我们看到有无人驾驶的清洁船,有海南城市湿地公园的恢复,有对废旧衣服变废为宝的处理等。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将咖啡等废渣当材料重新利用所做成的各种器用。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痛感世界的不可持续就是由于垃圾太多。按物理学热学的第二定律,垃圾的增长就是熵值的增高,熵值变高会使整个系统死寂,如果我们要让地球能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降低商值,追求一种低熵生活。

这样的追求决定了我们对于美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是美的?什么样地美不美呢?事实上是由我们人心所决定的,如果我们认同:凡是自然的、环保的,符合可持续的要求的材料和设计是美的,让其成为审美的标准,人类社会就会向可持续发展进了一步。因此,美不再仅仅是我们在美术学里所认识的是一种外在形式的美,感官刺激的美,这种认识还只是表浅层次的,美还有更深刻的内涵。

展览现场,将废弃的咖啡渣再利用与再设计,重新制造出新的产品

另外,设计也要为人服务,符合环境以及不同地域的风俗传统的设计,也是一种美的设计,如在展览中我看到有个厕所的设计,也是为百姓所思所想,体现了以上设计之美的原则。另外,设计还需要有未来性的思考。大概30年前,我看过阿尔文·托夫勒写的《第三次浪潮》那本书,书中说,未来的由于拥有了人工智能,人有可能会重新重视手工劳动,未来的人可能会以自己动手组合家具,制作手工艺品作为一种乐趣,也作为一种创造力的激发。在这次展览上,有一把椅子给了我们这样的一种启示。它是由很多小木片拼接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任意拼接不同的形状,这种自己动手的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思考,让我们的生活不仅有美感,而且还有发挥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在展览中,还有利用自然的环境制造的书屋,以环保材料设计的猪圈,都是既漂亮又利用了环境的设计作品。

通常,对环境破坏最大的就是不可回收的人工制品,比如塑料袋、过度包装的各种材料,以及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包括水泥、钢筋、玻璃等。但许多传统地材料都是来自大自然,都是可以回收并进入大自然的再循环系统的。包括建筑材料,如浙江乡村的土坯房,陕西已山而建的窑洞等,都是土制的,一旦坏了是可以重新回到土地不会破坏我们环境的。在这次展览上,我们看到了利用生土做的建筑,我觉得这个研究非常有趣,他们不仅研究了材料,还研究了材料的美感,这是一种与玻璃、水泥具有不同的美感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地开发布景可以构成一种生活的美感,还可以构成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的美感。

另外,我还看到一个藏族游牧人的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生产了许多由牛羊毛编织成的各种各样的用品,既时尚又有美感,关键是改善了当地牧民生活的经济状态,同时又创造了他们自己的新的生活。在展览中,我看到系列的吹泡蒙古包,可以折叠,也可以扩充,便于牧民们迁徙。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的生活是否可以改变?一些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的学者,认为传统需要的原汁原味不能改变,但在我看来只要符合自然的规律,符合环境保护的原则,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符合我们的传统的一些理念,很多东西也是可以再创造,再创新的,所以创新跟传承未必就是就是矛盾的。

在展览中还包括了许多数字化服务管理和平台的案例,这也给了我许多的思考,互联网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还增进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何谓心灵之美?我认为,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最重要和最美的。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让我看到,今后的人类不再是一个仅仅生活在实体空间中的生物,还是一个栖息在虚拟空间的生物。

其实人类为什么跟其他生物不一样,就是因为人类从来都是双栖息地的生物。其有作为生物的栖息地,也有作为灵魂的栖息地。这个灵魂的栖息地就是虚拟空间,在没有互联网以前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在什么地方?是在文学里面,在文字里面,在舞台上,在各种表演的剧场里。但那时的空间,不仅扁平,但大多数人只是被动的观看者,体验者。但今天我们有了互联网,我们每个人不再是被动地观看者,也成为了主动的表达者,你的生活都可以在你面前不停地展现,而且你过去的,你在今天,也可以不停地看到,并得到反复的播放。我觉得这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它正在改变社会的结构和建构新的人际的关系。这次展览将这些不同的资料收集在一起,并列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变化。

展览将收集来的几百份资料以档案的形式呈现,再加上文字、图片、影像生动地向观者们诠释了什么是美丽的中国

中国美术学院所创建的美丽中国学院所举办的这个展览,用自己收集来的几百份资料以档案的形式,再加上文字、图片、影像生动地向观者们诠释了什么是美丽的中国。这样的表现手段这也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才能做到的,因为不依赖互联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收集这么多的案例,而且这么栩栩如生,并在短时间内把它们展示出来,这在以往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这次展览本身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

二、探索了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看了这次展览,其让我得到的第二个感受就是未来大学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年轻人,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问题。在人类社会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以后,社会的创新可能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以往的我们每个人只是一个知识的容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类作为个体来讲,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不断创新和具有探索精神的生命体。怎么才能创新?这跟教育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教育跟不上去,我们的国家的富强和未来可能就难跟进。我觉得这一次中国美院做的展览,让我们重新思考了大学的教育应该怎么做?

在展览的前言中有一句话“有为之学,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什么叫“有为之学”?我觉得“有为之学”,就是“学以致用”。其实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传统就是经世致用。因而才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语。我觉得“美丽中国纪事”这个展览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这样的理念传递给了学生们,为此,老师带领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现场,记录并了解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生走出书斋参与的工作。

虽然中国的传统提倡“经世致用”,但由于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学者,最大的缺点就是大都是书斋里的书生。也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肩不可挑、手不可提”等对传统书生的描述,而且,其崇尚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等教条。正是这种不重视社会实践和实验性精神的传统,让我们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落后了,因此,在重视社会实践方面我们的传统是有欠缺的。但这次的展览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现场,观察社会收集生活中发生的许多生动的事实,是一条未来教育课探索之路,也就是习主席提出来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

另外,通过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跨学科研究地可能性和必然性,主办方是中国美术学院,其提出“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但在整个展览中我们没有看见一件我们所认知的美术作品,如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尽管我们感觉到了其中审美的语境,但绝不是我们通常认知的美术,很显然这是一次跨学科的展览。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不管从事的是什么专业的人,最终都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建构自己的生活。为此,不管什么专业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手段不一致而已。以往因为个人的能力太有限,所以终其一生只能被限制在某个专业领域中做探索。但这个新的高科技发展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力,也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可以开拓的空间。

我们看到主办方所提出的“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并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建构“美丽中国”,而是以审美的眼光到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去收集许多现成的案例,并将其汇聚在一起,分类整理,并形成新的解释系统,这些资料的汇集会成一个真正未来的东西,这种新的收集资料和展示资料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和学习方面的启示。

还有,这次展览不是以专业为导向,而是坚持了以问题为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这是为我们学者提出了的一个未来做研究的方法论,也就是说,我们今后的研究不再仅仅是专业的研究,而是问题研究,没有问题的理论,是空头理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理论。

如何寻找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指出“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美丽中国纪事这个展览关切环保问题,关切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在关切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所普遍关切的问题。

自2015年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个“人类世”的概念以来,就出现了一个全球治理的世界性的共同目标。其告诉大家,人类的行为已经在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地球的环境变化,人类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全世界的人们团结起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全球治理首先要是解决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问题,前者解决的是环保问题,生态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安家乐业和平发展的问题,本次展览收集的这些案例都是在不断的表达和诠释这样的主题。通过学生们的参与还将会把这一理念传递给下一代,因此,这同时解决地也是一个教育的问题。

最后,就是教育与科研跟随时代的问题。在这次展览中,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有许多新科技应用的案例,还有中小学生在教学中的科技实践的案例。另外,在展览中很突出的就是展览本身也用了互联网大数据的处理方式。如其采用云技术收集云词语,而形成的此次展览的系列关键词。也就是说,展览的关键主题和空间不主办方定的,而是由云词语抓取的,如其中的:社区、城市、乡村、文化等,空间主题都是运用大数据在云空间里面抓取的词语。

方李莉教授论坛演讲现场

三、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探索。

最后,我觉得这个展览的意义可以归结到:其是对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样的主题中。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来的重要目标,但如何理解和如何实践?是需要全中国人民来共同思考的。其中提到的中国是现代化道路就是要进一步探索绿色的可持续化的发展方向,对我触动最大。

报告提出的“坚持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段话对我的印象最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追求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是整个人类的永续发展。

我觉得这次展览就是本着这样的一些内容去记录中国人的生活,发现中国人的创造的。主办方,发动师生通过大量的记录,收集许多中国人具有创造力的,对生态保护、对方便人们生活,对建构美好环境等方面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正在改变当代的中国,这是对美丽中国的定义,也是对可持续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探索。

在展览的最后,主办方对未来的思考和期望也很巧妙,不是由展览来对未来的自我设定,而是通过网路收集到了不同人群有关未来的建议和提案,并将它们展示出来,让我们相信的未来并不是命定的,是可以期许的,是可以创建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我们创造未来而去努力。

总之,这次展览通过收集大量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的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创造性,包括中国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建构与期待,与众多各行各业的不同群体共同瞭望了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同时也共同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式。(本文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在“艺术之力——共建中国美丽形象”学术论坛上的发言实录,经作者本人审校。)

方李莉

方李莉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

出版主要学术著作有:《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景德镇民窑》《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艺术人类学》(与李修建合著,三联书店2013年版)、《中国陶瓷史》(上下,齐鲁书社2013年版)、《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版)、《“文化自觉”与“非遗”保护》(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版)等。


方李莉:美丽中国的建构与期许——观2023年美丽中国纪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