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刘逸鸿:手笔悬解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15 16:10:52 | 文章来源: 刘逸鸿的博客

文\刘逸鸿

上完一周绘画基础课,学生出现的基本问题是对“用笔”的认识不足,故借午休之时,草记一文,略谈自己的少许心得体会。

首先,你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中间。

两条线段的交叉才会出现一个中心,所以如果无法确定一件事情的四个端点是无法得出中间的位置的。用更通俗的话说,你需要同时了解事物的两极:阴和阳,利和弊、好与坏;然后你必须就具体所处的阶段作出分析,这是指确定笔痕在整个画面的位置。然后你就会明白这个画面发展的方向,确定应该采取的措施。你所在的位置,必须在自我圆心和画面具体位置出现。顺生逆死,如果你处在相反的位置上,或者违背这个方向,必然是要被灭亡的。找到画面的基本结构是重要的,然后往这个结构的丰富性方向前进。你能否找到自己内心和画面的进展方向,这很重要。要想画进去,你人要先出来,就是要静观自己和要画的东西,同样,要想出,先得入,你要画出一张超绝的画,那你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画进去。这是一个在作画过程中要体会的基本而重要的一对矛盾关系。进退出入,无论画画还是生活,就是这种简单的道路。

以为靠画画就能找到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一样,正如以为磨石头就能得到镜子,是错误的。所以,不要把画画太当回事情,就是说,不要太有得失之心,只是大胆去尝试就对了。想要理解艺术和生活的大道,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具体入手,认真活在现实中,去老实的观察你眼前的你自己选择的那些静物,去亲身体会和领悟,了解他们的对立和统一的方面,了解他们的变化和丰富,然后才有机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消除自身的困惑,画出属于你自己,也属于客观现实的画。能够反映本质的,必然是自相矛盾的。矛盾本身也是自洽的,你们所看到的外界和自身内部的那些冲突,在起点处根本就不存在,你画画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和痛苦,是画出好画需要付出的基本代价。艺术和生命一样,没有“结局”,一张画没有“画完”的时候,正如我们的生活,恰到好处,该收就收了,酒饮半杯正好,花开一半最妙,凡事不可过于求完美和圆满,艺术上没有完美,画画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遇见自己的过程,一切的意义发生在过程中!自信而踏实的去解决你遇到的每个小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自然完整的系统的表现,而这个系统就是真实的你自身,“低低修时高处到”,勤奋画,好好参。正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心思不可迷蒙,手腕不可软弱。正如写毛笔字,笔下去,眼睛和心,还有全身气力,都要“贴”上去。柔中要有刚劲,刚中需有柔意。由于内在身心“取势”而发的力,无疑是迅猛、果敢、快捷、顺手的。古人论书,那些形容书写动作快速、用笔力量险绝夸张的比喻举目皆是,如“勇士伸钩”、“百钧弩发”、“危峰坠石”、“晾雷掣电”等,包括“永字八法”说明笔画的八字。南宋姜夔言“速以取劲”,可见险劲的“零挚”誊阜于苹零。“取势”用笔发力之快速,从怀素的诗中便能略见一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当年古人好书壁,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纸,书壁的姿势最适合转笔的发力,而且空间面积大,手臂上下活动范围广,最利于性情的发挥。

可是哪里有那么多的壁来书呢?也更是一种比喻。我们可以“小画当作大画来画。大画需要小心翼翼”。古人总是说“书法遒媚”,这个“遒”字,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作了准确的解释。“遒”,包含了快速、劲健、紧密、控制、骏爽等意思,是一种准确控制快速发力的完满“境界”。其实,古人“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出笔法,是非常道地、非常精辟的一个比喻,正像古人从“力”的其他不同角度喻笔法为“拨镫”、“屋漏痕”、“印印泥”等一样的精彩。而今人所谓“力”,口口声声谓“提按”,此说法与“中锋”用笔都出自于清末。不转笔运指了,用力岂不是只能“提按”了?这个世界并非黑白分明,一切皆在圆转之中,故,不可简单的用两元思维来看待用笔以及一切,从思维,观察,到用笔,应着意体会“融通圆转”之意,如此,才能练得“大手笔”。

今人以“提按”的用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而古人则是以转笔的“取势”发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今人是不转笔,以目取形;古人是转笔,以势取形。完全彻底的两回事,决不可同日而语。古人的书法字典中,是没有“提按”二字的。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米芾的“无垂不缩”,显然是指“垂露”。“无往不收”是指无论向哪个方向,都得收笔,意思同“无垂不缩”大同。总之,一笔下去,绝非单向度的描画,而是如临大敌,应欲擒故纵,声东击西,整个画面而言,也应学会道家哲学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面面俱到,适当时候也需大唱“空城记”----留白,也是重要的一种“用笔”方式。

所谓“再生笔意”,即“再生转笔的势头”。米芾用此语不外乎是解释他自己的用笔,是在“笔势”尚未到尽时,就”再生笔意“的。即转笔不等到势尽,就开始再次转笔衔接下一个字。因此往往有“衔接”的笔画痕迹。作画,做人皆应有生生不休息之意。笔法就是“转笔”,活法亦然,快乐痛苦,缠缚解脱,一念之转而已。然,说来容易行来难,台上一分钟,乃台下十年功所成就,故应多加练习,不可邋等。其实任何生活都有可取之处,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转换和被使用的,垃圾的价值就是被人捡起,价值和意义的产生在于你是否有能力把生活中负面的或者是愚昧的东西转换成一种别人没有的又是有用的东西。就是说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问题是如何转换。

在很多艺术家大搞当代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之时,“绘画死亡之声”不绝于耳,画画的人,尤其是画国画的人,在这个激进喧嚣的时代面前,被有些短视之人视为“井底之蛙“一样,但我不这样认为,画画的人,在当今浮躁之时代,切不可随波逐流,自轻自弃。其实,任何人值此混乱之世,都要放弃全盘否定和呆在哪就骂哪的心态,更平和更务实地来看待现实中的”他者“。这即是,要去面对我们自己和他人内心的神圣和邪恶,世上的事情,其实都是人做的。同一件事情,哪些人去做,怎么去做,结果都大不一样。 “理解”是横在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也是人与人之间或大或小的沟壑。其实”井底之蛙“若是跳出枯井,那会别有生机和能量。少时袁世凯曾作诗《言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少年毛泽东见识卓越,常借物抒怀,亦曾作诗《咏蛙》。此诗也帮助我们从另一视角理解“蛙”的气魄与能量,姑且借来一读:“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在大自然中,蛙并不是凶猛之物。相比而言,还属于“弱肉”之列,随时可能被“强食”。但在中国古代风水上的含义却不是这样。若说某地像蛙,这就属于风水术中“喝形”的范畴。喝彩,喝酒,吆喝的“喝”,是好风水具备、龙穴成立后的一种象形的命名,蛙的特点就是会跳跃会游泳会鼓噪的两栖动物。风水象形中的“蛙”,实为威武金星,五星之首,形态非卧即立。蛙居于塘边,据八塘之多之广,说明它就是这里独一无二的主人。齐白石曾做《蛙声十里出山泉》寓意颇深。

社会或者艺术,就好像一张好画中的笔法,是异常曲折,多元而丰富的,笔笔之间互不相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万象究其实质,不过是一回事,但是却显现为情趣各异的景观现象,正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日照龙鳞万点星。画画,做艺术,并非一件完全私密独立的小事,尤其是现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千里蛙鸣与虎踞山林、蛟龙入海、狮伏百兽等具有同等意义,因为,每一个人皆有其本具的智慧和能量,皆有其自己的存在价值与位置,绘画中用笔亦然,当全盘考虑,不可轻忽一针一线。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