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与申玲俩人在表达感情方面,一个内敛一个外向,性格既是互补又是两极,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却是一致的,同样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细节,被身边美好的事物感动着。其绘画上的无法而法的自由境界,是自然流露的智慧体现。既描绘自己最真实的体验,更描绘出生活的魂来。
(大屁股)2005.180x170cm.油画.申玲
申玲:没有什么事比画画更让我陶醉
访谈人物:申玲
访谈编辑:在艺术Arting
Arting:情爱和女性意识是你作品的两个主题,“闺密”、“闺友”、“粉床”题材、私生活题材、情欲白日梦题材一直都很引人瞩目,你谈谈对“私生活”、对“情爱”的认识和感受?
申玲:这该叫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又长了几岁,现在看当时的画很幼稚,但很可爱。完全是天马行空的产物。那个是早前几岁画的。那会儿大伙聚在一起,常开玩笑说:爱只能做不能说,说我:你说的太多了啊。我有一句口头语是:谈情说爱。现代人羞于谈情说爱,而热衷于调情做爱。我觉得梦幻是虚无飘渺的事,爱情是妙不可言的事,相爱的人做爱更是一件甜蜜的幸福的欲仙欲死的事。为什么不能说,不能表达呢,美好的事为什么不能大声喊出来呢。我当时就是不明白我的画哪儿大胆,哪儿色情了。今天看来也不无道理。因为性和爱被混淆了,没人可以分辩清楚了。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对性三缄其口,闭而不谈,正所谓桌面上人人是淑女,桌面下个个是荡妇,我们的罪恶不是爱,也不是做爱,而是打着爱的名义。一切看似美好的词语被泛滥开来,因为“我爱你”是所有人都乐于听到和乐于接受的。我的一个老师曾经批评我说:我非常喜欢你的画,但不喜欢你这些题材的画,你想想看,现在到处都是什么小姐、三陪二奶,黄色的东西比比皆是,烦都烦死了,躲闪还来不急呢,你怎么还会画呀。实际上我那一系列画都是比较关注自己的情感、欲望的东西,是一种阳光灿烂的心态下自由自在的流淌。是自我建造的海市蜃楼。那些画完全是自我经验和自我陶醉的产物。当然我的朋友们的生活也给我很多滋养,从分享他们的经验当中我也得到一种感悟和启发。正好跟当时的社会风气有某种重叠,大家也在关注性,画性。但我更多的不是对社会层面的审视,而是自我情感的宣泄,对我来讲的确是太过个人的方式了,不代表任何一个现象。也许一个女人20岁就经历了情感饱满的过程,对我来讲一切都延后了,体会、感悟、了解、认识自我,感受异性是三十多岁以后的事,我就觉得我整个成长期真的要滞后十年,比如说我二十几岁几乎不照镜子,更别说化妆了,我三十多岁才开始照镜子,再确切点说,快四十岁了才开始喜欢臭美。最近,我喜欢上了日本浮士会的情色绘画。那种大胆的龙飞鳯舞的,翻云覆雨的,惟妙惟肖的,对性爱的描绘真是秒不可言,美死了。我听说那样的绘画是画家们禁欲之后的产物。我感同身受,跟他们比我远不是大胆远没有惊艳。远没有直指人性,直逼灵魂。我只不过是像一个小孩子吃到了糖觉得它甜,于是到处嚷嚷甜罢了。
Arting:你对女性艺术是怎么理解的?你是女权主义吗?
申玲:把我当作一个艺术家,我更乐于被别人忽视我的女性身份。当然你作为一个女人这个身份你没有办法改变。但我觉得我的绘画里面没有所谓的女权主义。
至于女性主义,如果说关注自身并更深层面的挖掘自己作为一个性别的角色在社会上的一种生存状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能从事艺术的女人都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视角,从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女性主义是存在的。
我觉得女性主义应该让女人更女人,回归最原始的状态。我承认女权主义存在的意义与旗帜鲜明的号召力。但她的愤怒与对立在我看来,在今天看来是狭隘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抛开男人活在真空,或者说我们不得不承人自己需要男人。我们的尊严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我们的自尊自立自强是需要爱的支撑的。女人,她的美,她的本性,她的坚韧,都应该表现在宽容,善良,和柔美上。一个女人应该有内心丰厚的东西,美好的和自然天成的东西,我希望两性能够彼此尊重,和谐相处,我不喜欢对立的感觉,我一直是这样。因为女人做不好女人,其实男人也做不好男人。这样女性的感觉是我比较愿意表达的东西,这也是我最近的感受,跟前一段还有点区别。
Arting:成为母亲之后,和以前相比较,心态和创作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申玲:我刚生孩子的时候没有变化,我小孩15岁了,我觉得我过了10年之后我才感觉到我是个母亲,我承担起做母亲的义务也就这几年,原来几乎都是他爸爸用心良苦的在带孩子。有的人她怀孕的刹那她就觉得自己是母亲,她就享受到这样的快乐,体会到这样的幸福,然后孩子一出世她就全身心的陶醉在养儿教子的一种生活里面,而我好像全然不知,所以我就说我是滞后的。但是现在我觉得真的有变化,我觉得孩子让我的心变的包容了。以我现在做妈妈的感觉,我的孩子他可以是任何一种样子,我都会永远爱护关心支持他,在他身边。我觉得真爱是人性里最光辉的一面,不管你是好还是不好,不会因为变化而影响到爱多还是少。
Arting:你怎样对你的孩子来解读你的作品?你希望你的孩子今后也成为艺术家吗?
申玲:他有时候问他爸爸妈妈怎么总是画这样一些人,会问为什么都不穿衣服呢。我没有特别正面的跟他探讨过画的内容或者怎么样,但是我总是跟他讲,我觉得裸体很美啊,本来人就是光着来到这地球的,这样很简单,我们在他面前裸体也不回避,从小就是这样一直到现在,希望他不会因为自己裸体或见到裸体而生出罪恶之感。我告诉他说每一个搞艺术的人,他都以自己的方式感悟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说你看你的作文有时候会写谁谁的传记或者自己的传记,其实内容完全都是想像的,我说妈妈其实跟你一样,只不过我们俩关注的点不同。我们的灵魂是自由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天马行空。我更多的跟他强调做艺术是最幸福和快乐的感觉,而不是我绘画的内容。
看着我 2 170x180cm 油画 2004 申玲
我小孩爱画小兵人,因为我平时没事就画的小素描对他影响比较大,他就有这样的形象语言表达习惯,我们希望能够感染到他,但是我觉得就他画什么,内容上我到没有说让他认同我这样画,或者我得认同他,我觉得只是生活方式上希望他将来也能够从事跟艺术相关的事。
作为一个艺术家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够画自己想画的画,每天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然后你的思考,你的工作,可以服从你的灵魂。我想不出来做什么事会比这个事好,还没有什么事比画画更让我陶醉的了。
Arting:一直让你绘画创作来灵感的是什么,是你的生活吗?
申玲:是来自生活,但让我灵感能够瞬间爆发到强烈地步,跟原子弹似的,那肯定是爱情。
Arting:你和王玉平作品表现的内容都很生活化,但是你们俩的作品画面形式感却是相反的,你的很丰富,但是王玉平往往非常简练,寥寥几笔。
申玲:这条总结的很对,王玉平的座右铭叫沉默是金。而我觉得热乎总比冷落好,多说总比少说好。所以我们俩在表达感情方面他是属于内敛型,我是外向型。
Arting:你俩的性格正好是互补?
申玲:我们俩属于互补,不过也是两极,完全是满拧。但是我们俩画的都是身边近距离的内容,我觉得在情感方面我们俩是相同的,比如关注人性,或者关注生活里面点滴让人有温情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看来都觉得不屑,因为觉得太小了,好像太不值得一提了,但是我觉得更容易打动我们,往往会让我们心生感动,从这点上说我觉得我们俩应该是胸无大志的人,没有那些从宏观角度来说欲与天公势比高的想法。
比如说他画过一只小狗,他其实从来没养过那种小宠物狗,但是那个小狗特可爱,白白净净讨人喜欢,就是瞬间给他一种感动,回来就立刻画了。
而我的画里出现最多的人一定是他,然后再其次可能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我觉得我熟悉他,我自己感觉我能抓住他的神,所以我不需照着他画,我完全能够体会那样一种感觉,一个眼睛,一个鼻子从画面中浮现出来.那样一种特别得意的方式,我挺喜欢。
Arting:你的表现主义绘画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德国表现主义的色彩对你有没有影响?
申玲:大多数把我归类为表现主义绘画风格,非要这么归也是有出处。在大学的时候,因为我们在4画室,那时候葛鹏仁老师,林岗先生他们整个绘画主张及介绍绘画,更多的是德国表现主义,再加上讲座也比较多。但是我想更多的还是我性格的原因,我是挺充满激情的一个人,表现主义绘画方式也刚好符合了我这样一个心态,好像一切都是能够瞬间完成,我挺喜欢这样一种不是举步维艰的感觉,反正不像他(王玉平),经常抽两包烟画一笔,他抽两包烟的功夫,我已经铺满画面了.
Arting:会一直坚持架上绘画吗?还是也会创作图片、雕塑等?
申玲:我还是对画画这特笨的方法有兴趣。因为我觉得自己一针一线缝制,和别人来缝制相比,这过程中的乐趣就不愿意被替代了。
我觉得我们所思所想都是那么点事,真的需要慢慢体会,这是心定神宁的产物。就像我喜欢旅行,总是无目的的穿过每条街道,静静的感受时间在杯中咖啡的停留。一定一宁就想慢慢来,心不在焉的仰望天空,漫不经心的摘朵野花,多愁善感的对着惨白的月光叹息,喝一杯酒,飞起一片红潮,梦幻似的把朦朦胧胧浮现在眼前的一切,用自己的手描画出来。我迷恋这种醉,这种淡淡的,甜丝丝的等待春天的心潮。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与骷蝼无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