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觉·物》海报
“承蒙厚爱无以回报,我只能努力工作了。”在念家雯对着Siri说出第20遍“我爱你”的时候,Siri说用努力工作来回报她。念家雯对着手机说了几个小时的“我爱你”之后,总结出Siri有48种制式的回答——她似乎用“人工”探索到了“智能”的边界。从此,“爱”是可以被度量的,比如“努力工作”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今天的“人”比任何时代都更加深度地“物化”,这种物化不是一种来自社会制度的内部逻辑,而是我们每个人对现实科技的切实感受。2018年1月19日,《觉·物》艺术展于751D·park开幕,以艺术的视角探讨信息技术深度介入生活的科技伦理。
觉知物,物生觉
展览分为“觉”和“物”两个部分,分别对应数码时代对硬件的过分依赖和以此为背景而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两个方向展开探讨。
手机可以被视作一个标准物,一块屏幕连通着外部世界和人类心灵。在移动互联网发达之前,丢手机还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直到滴滴打车的出现,出租车司机说再也没有捡到过手机了——电子设备与人越来越亲密,甚至已经出现了人体嵌入式设备。“物”部分呈现艺术家念家雯、黄智铨、徐幸媛、袁越、刘舒頔、侯旋、李金徽7位艺术家的作品,不管是在符号上,还是意义上,他们从“硬件”出发,以具体的现实触发观众切身的感受。
《方寸之间》袁越
感觉,感受是艺术永恒的核心。“觉”部分的7位艺术家郭锐文、姚瑶、卓颖岚、陶娜、徐寅良、杨鹏,张贯宇,更倾向于通过艺术形式的呈现来唤醒观众的通感。不管是电子投影的互动装置还是基于听觉的感官体验,抑或用传统的绘画传达寂寞或者挣扎的都市情感——这些感受最终还将落脚于科技发展所带给我们可感知的想象力。“以觉知物”,难道今天的这些感受都来自于屏幕的方寸之间,或者感受本身也是代码吗?
新一代,新视角
出生于80年代以后的人对电子和网络的敏感是具有时代性的。并且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也更加同步和流畅。此次参展的14位艺术家中,以影像互动装置为主要创作方式的郭锐文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其作品《衍生》在技术和理念上都对接世界科技前沿。他擅长以电子软件的形式与观众互动,在观众尽情推开影像中团块的时候,陷入主动和被动的悖论。
《Uranus》徐寅良
卓颖岚、黄智铨、徐寅良三位艺术家来自中国香港,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种基于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卓颖岚的《贪婪·寂静》将灯光置于玻璃酒瓶中,在黑暗的空间里犹如萤火虫,带着亚热带地区的自然记忆。黄智铨的的《相距·独》则用晃动的屏幕来唤醒人们被封存的灵魂。在徐寅良的作品《天王星》中,渺小的人物与巨大星球的对比凸显出一种电子时代的孤独感。
中国本土艺术家观注的话题在兼具国际视野的同时,又与中国的现实密切关联。念家雯的《我爱你》系列作品用动画的形式探讨有形的科技和无形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徐幸媛则用《冷漠的少女》来命名以自己为原型的玩手机的少女形象,感应的电流击中电路板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响声回应着“冷漠”少女的真实遭遇。刘舒頔的《游戏盒子》在表现科技手段带来的制式化生活的同时,又带有中国八九十年代文化,特别是审美延续的特征。
《星云图》陶娜
新一代艺术家以更加直接的感官体验创作作品,不管是形式上的多样还是对艺术责任的理解,都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形式之外的问题意识
信息技术在给电子一代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逐渐凸显社会问题,包括海量信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过载”问题,老年人在全数字情境中生活不便,追求便捷而造成环境污染,科技令人孤独等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关切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觉·物》艺术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以审美为主旨的艺术展,而是以艺术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基于“科技向善”的理念,此次展览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印刷制作,而是将内容的承载转移至移动通信端。展览与AR技术团队合作,从印刷品到展览现场,互动体验成为新媒体展览的一大亮点。
《一生》杨鹏
展览希望通过科技世界“觉·物”的呈现,来唤起观众对真实世界的“觉悟”。炫目的色彩和新奇的互动在感官上制造愉悦体验的同时,我们是否深陷其中而丢失了自我。艺术在这里不仅提供多样的形式,它更是一个出发点,从文化经验的深处唤醒观众对自我处境的自觉。
据悉,展览将展至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