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薇与劳拉双个展首登中国:一场多重感官的艺术体验

时间: 2016-05-29 19:25:52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艺讯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6年5月28日,两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法国当代艺术家塔提亚娜•图薇( Tatiana Trouvé,“杜尚奖”获得者)与劳拉•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特纳奖”获得者)双个展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开幕。本次双个展由红砖美术馆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提供支持,由特邀策展人唐泽慧策划,策展助理梁霄协助呈现。这是两位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也是“中法文化之春”活动的重要展览。

 

 
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与策展人唐泽慧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黎静在发布会上致辞
 

塔提亚娜•图薇以与建筑相结合的大尺寸空间装置和绘画闻名,而劳拉•普罗沃斯特则以影像和与影像相结合的浸入式装置作品为主要媒介。展览分别以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命名:“不在场者的光亮”取自塔提亚娜•图薇的观念作品系列,这一系列由一组从未被实现,仅以标题存在的作品构成;“尽其所有”则取自劳拉•普罗沃斯特最具代表性的“祖父”系列作品中的最新作品。

 

 
“特纳奖”获得者劳拉•普罗沃斯特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杜尚奖”获得者塔提亚娜•图薇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劳拉•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1979年生于法国加来,目前工作和生活于英国伦敦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她曾在艺术之家(慕尼黑,2015年),罗什舒阿尔当代艺术部门美术馆(罗什舒阿尔,2015年),新美术馆(纽约,2014年),白教堂美术馆(伦敦,2013年)以及泰特英国美术馆(伦敦,2013年)举办个人展览。曾多次参加国际影展,并获得第56届和第57届德国欧博豪深国际短片电影节大奖。劳拉•普罗沃斯特于2011年获得Max Mara女性艺术奖。2013年劳拉•普罗沃斯特以黑马的姿态夺得英国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大奖之一"特纳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法国人。

 

 
劳拉•普罗沃斯特作品《自他走后》(Since He Is Gone, Weaved by Grandma)
 
 
劳拉•普罗沃斯特影像作品《祖母的梦》(Grandma’s Dream)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观看展览并与艺术家、策展人进行交流
 

普罗沃斯特以录像和装置为主要媒介,这两者对她而言常常密不可分。她善于在展览现场搭建浸入式的环境装置,让录像成为装置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面、声音、文字和现场环境之间充满微妙而复杂的相互指涉,营造出令人迷惑同时又引人入胜的展览现场。她的录像有一种令人难忘的感性、自由和即兴气质,往往使用简易的拍摄器材,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貌似随意实则精心搭建的环境中,煞有介事地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这种反差构成了叙事的张力。她有意避免主流电影和经典艺术的完整叙事和平衡感,通过快速移动的画面,出其不意的剪辑,配以普罗沃斯特本人耳语般支离破碎的叙述和不时闪现的指令性文字,形成多层次、开放性文本,邀请甚至是命令观众参与其中。

 

 
劳拉•普罗沃斯特“特纳奖”获奖作品《喝杯茶吗?》(Wantee)
 
 
劳拉•普罗沃斯特“特纳奖”获奖作品《喝杯茶吗?》(Wantee)
 
 
劳拉•普罗沃斯特“祖父”系列的最新作品《尽其所有》(Into All That Is Here)
 
 
劳拉•普罗沃斯特“祖父”系列的最新作品《尽其所有》(Into All That Is Here)
 

此次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个展,劳拉•普罗沃斯特带来了她最具代表性的“祖父”系列,其中包括特纳奖的获奖作品《喝杯茶吗?》(Wantee)、《祖母的梦》(Grandma’s Dream),以及“祖父”前传《艺术家》(The Artist)和这个系列的最新作品《尽其所有》(Into All That Is Here)与《自他走后》(Since He Is Gone, Weaved by Grandma)。“祖父”在普罗沃斯特的虚构叙事中被设定为一位观念艺术家,普罗沃斯特有意使“祖父”的生平和身份处于一种暧昧状态,以便持有在真实与虚构间穿梭的自由。这一系列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的作品以“祖父”为线索,形成涵盖影像、装置、绘画和挂毯等多种媒介,真假莫辨的叙事系统,时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时而又与现实相交叠。普罗沃斯特将自己的家族故事穿插于艺术典故之中,建立起对于艺术史充满想象力而又相当私人化的视角。

 

 
劳拉•普罗沃斯特影像作品《如果这是我的美术馆》(If It Was)
 
 
观众在作品前驻足观赏
 
 
劳拉•普罗沃斯特影像作品
 

本次展览还将展示艺术家最新创作的另外一件独立作品《如果这是我的美术馆》(If It Was)。在她的镜头和叙述中,艺术品不再是挂在墙上或置于展柜中的神圣不可侵犯之物,观众可以触摸、亲吻甚至随意修改这些作品;美术馆也不再是人们需要行礼如仪的殿堂,人们可以在这里跳舞、歌唱,做按摩甚至冲浪。作品中,普罗沃斯特十分狡黠地说道:“我不是在做体制批判。(I AM NOT TRYING TO DO INSTITUTIONAL CRITIC)”然而自相矛盾,声东击西正是普罗沃斯特的惯用伎倆。当我们遵循既定的规则穿行于现实的美术馆中,普罗沃斯特提醒了我们另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也抛出了关于艺术家的权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分隔的种种反思。

 

 
塔提亚娜•图薇展厅现场
 
 
塔提亚娜•图薇展厅现场
 

塔提亚娜•图薇(Tatiana Trouvé)1968年生于意大利科森扎,目前工作和生活于巴黎。她曾在日内瓦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2014年),波恩艺术博物馆(波恩,2014年),格拉茨美术馆(格拉茨,2010年),米格罗斯博物馆(苏黎世,2009年)、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巴黎,2008年)以及东京宫(巴黎,2007年)举办过个人展览;并曾参加里昂双年展(2015年),圣保罗双年展(2010年)和威尼斯双年展(2007年)等重要国际展览。2007年,塔提亚娜•图薇获得"杜尚奖"(Prix Marcel Duchamp)。2015年,受美国纽约市公共艺术基金会委托在纽约中央公园创作了《欲望线》(Desire Lines)。

 

 
塔提亚娜•图薇建筑装置作品《从此逝》(From Here I Disappear),玻璃、霓虹灯、金属、镜子
 
 
塔提亚娜•图薇建筑装置作品《门厅》( L’antichambre)局部
 
 
塔提亚娜•图薇建筑装置作品《门厅》( L’antichambre),金属、橡胶、霓虹灯、清漆、玻璃、铜、亚克力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对于空间性的探索构成当代艺术实践的重要向度,在此谱系之中,塔提亚娜•图薇占据着一个十分独特的地位。在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空间政治学和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的空间诗学之间,塔提亚娜•图薇显然偏向于后者。她善于激发空间的心理潜能,或者说善于将隐晦的心理感受精准地转化为一种物理/空间现实,但这并不意味她的创作缺乏公共性和社会性。事实上,图薇总是有意避免一种确定性,她的颠覆性体现在她对边界的质疑和篡改。从绘画、雕塑到与建筑相结合的装置作品,她的创作游移于家宅与办公室,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现实空间和想象性空间之间,看似对立的双方在她的作品中随时可以相互转换。塔提亚娜•图薇于2007年被授予法国当代艺术最具权威性的“ 杜尚奖 ”(Prix Marcel Duchamp)并随之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

 

 
塔提亚娜•图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装置:《指向无穷的750个点》(750 Points towards Infinity)局部,铅垂线、磁铁、金属
 
 
塔提亚娜•图薇建筑装置作品《预制空间》(Prepared Space)局部,铸锈金属、木头、划痕
 
 
观众在作品前驻足观赏
 

此次在红砖美术馆的展览,图薇呈现了她新近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装置:《指向无穷的750个点》(750 Points towards Infinity)、《预制空间》(Prepared Space)、《从此逝》(From Here I Disappear)和《门厅》( L’antichambre),在红砖的中央大展厅和与之相连的7号展厅展出。这些介入性的装置将重新塑造美术馆的空间,建筑本身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容器,而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墙面和地板被激活、重组,在美术馆中创造出一个新的空间现实:在其中,可见与不可见,在场与不在场构成微妙的辩证关系。如同图薇自己所表述的那样:“我寻求创造这样一种状态:潜在的个人与真实的个人合二为一,似乎就像某些不知何故而发生的事件留下了微妙的线索,让遭遇其中的观众变成了偶然的见证者。这并非单纯的幻觉制造或错视伎俩,而是让一种“中间状态”的体验变得可知可感:在此时此地,不同状态的存在混杂在一起,模棱两可,充满了距离感和不确定性。

 

 
塔提亚娜•图薇建筑装置作品《指向无穷的750个点》引来观众驻足围观
 
 
塔提亚娜•图薇建筑装置作品《指向无穷的750个点》局部
 

《指向无穷的750个点》(750 Points towards Infinity),这件作品由750条负重的铅线组成,所有与铅线连接的悬垂物皆指向不同的地方,似乎被多重磁场紧紧攫住。在第一眼看到作品时,这几百条铅线似乎都指向我们的脚下,然而他们倾斜的轨迹很快便使人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对引力定律的本质性破坏。这场没有出具任何明确解释的磁场紊乱往往被解读为一种讯号,或是一种对于地球的隐喻,但它还有更多的情感亟待探索。为了更好的把握这指向“无穷”的750个点,或许需要我们倒转自己的视线,将天与地彼此对调。随着作品的指向发生了变化,地面也因此变成了某种天空的图绘。在这颠倒的世界里,天空与地面等量齐观,而观众则只有通过倒转视线的视觉诡计才能浸入其中。

 

 
塔提亚娜•图薇建筑装置作品《从此逝》(From Here I Disappear)局部
 
 
观众在作品前驻足观赏
 

《从此逝》(From Here I Disappear)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场域。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失去了空间参照。当视线越过一扇扇小得不合比例的玻璃门,我们似乎能够在无尽的甬道深处捕捉到些许陌生人的身影,他们被投射其中,他们回望着我们,但也如我们一般惊异于自身的消失。

 

 
塔提亚娜•图薇绘画作品 无题,惶然系列 铅笔绘画、漂白
 
 
塔提亚娜•图薇绘画作品 无题,剩余系列 铅笔绘画、铅、锡、塑料
 
 
塔提亚娜•图薇绘画作品 无题,布局系列 铅笔绘画、塑料、烧痕
 

与这些介入性的空间装置相平行的,是图薇的绘画创作。对她而言,绘画意味着“回到思想领地”,同时也意味着对过往的追忆。她的装置需要与特定的建筑相结合,在一个空间里实现之前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而她的绘画呈现的则是一个自足而自治的世界。本次展览展出了图薇来自《惶然》(Intranquility)、《剩余》(Remanence)和《布局》(Deployments)系列的重要作品。与装置作品相似,她的绘画中也不曾出现人的形象,而是通过种种迹象去暗示人,或是某种意志的存在。通过提供一种不完整的叙事,迫使观者参与其中,调动自身的经验,去想象未完成故事,去发现“不在场者的光亮”。

 

 
塔提亚娜•图薇绘画作品展览现场
 
 
塔提亚娜•图薇绘画作品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8月28日结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