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蒂芬·麦奎因有望成就双料帝
斯蒂芬·麦奎因有望成为同时赢得特纳奖(1999年)和奥斯卡奖的第一人。其执导的奴隶题材电影《为奴十二载》被认作是角逐今年奥斯卡奖的最热门影片,影片中关于木框架建筑的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1999年为他赢得特纳奖的电影《冷面孔》。
2.名利双收
自从达明安·赫斯特1995年获得了特纳奖后,其作品的价格就猛增了27%,而且还在持续走高。吉尔伯特和乔治、安尼施·卡普尔在获得此殊荣后,作品价格上涨逾50%。对一些获奖者来说,成功的意义不仅仅用金钱来衡量,杰里米·戴勒获奖后就几乎不再创作商业作品,而是投入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工作中。
3.落选也能成赢家
翠西·艾敏虽然没有获得特纳奖,但她的作品《我的床》(MyBed)在1999年的提名展上却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她的名字也因此而家喻户晓。塔西塔·迪恩和查普曼兄弟也是如此,他们虽在特纳奖的角逐中落败,但却因此获得广泛的声誉。
4.特纳奖并非终身成就奖
获得特纳奖的艺术家们并不一定能一直受追捧。基思·泰森虽在2002年赢得了特纳奖,但他近期的作品却反响平平。2005年获奖的西蒙·斯塔林和1992年获奖的格伦维尔·戴维也是如此。
5.年龄限制引争议
1991年起,特纳奖规定获奖者年龄需在50岁以下。“年轻的英国艺术”正试图跨越这个障碍。2009年,泰特美术馆理事会考虑解除年龄的限制,但掌门人尼古拉斯·塞罗塔却坚持保留年龄的限制。
6.卷土重来成就更多
1995年马克·沃林格入围特纳奖提名,最后惜败于达明安·赫斯特。2007年,他再次入围并成功打败同样两次入围候选名单的迈克·尼尔森。然而,特纳奖的评审们如今正试图避免重复提名。
7.非常规的准入制度
特纳奖接受那些未被艺术画廊提名的艺术家,可以说,没有什么准入程序。评审的提议和候选人的评选完全是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这和可以由出版商正式提名一位或两位作者的布克文学奖形成鲜明对比。
8.展览即风向标
所有的评审需遵从特纳奖的条约和规则,对过去12个月的展览进行评估,以此选出入围者。举办展览(今年是在德里)本意并不是为了选出获奖者,而是为了让公众有机会看到所有获得提名的艺术家。事实上,展览往往就是特纳奖的风向标。
9.反对声不断
每年反观念艺术者都在抗议特纳奖,加之萝卜奖这个带有恶搞意味奖项的设立,通过故意奖励那些不好的现代艺术来讽刺特纳奖。更为严重的是,1993年,获奖者雷切尔·怀特瑞德的作品《房子》(即一座位于伦敦东区的19世纪的房屋残骸)招致了各方强烈的谴责,甚至这件作品在展出时还被当地文化部门叫停。
10.只有女性提名的特纳奖
在1997年特纳奖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公布了一份全是女性艺术家的提名名单,分别是安吉拉·布洛克、吉莉安·韦英、克里斯丁·波兰德和科妮莉亚·帕克。吉莉安·韦英是最后的赢家。有人赞同此举是对真实成就的反映,但有人则认为这样浪费了另三位女性获得特纳奖的机会。
来源:英国《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