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第九届艺术家奖揭晓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1-20 14:18:0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评委综述:

“评委们高兴地看到在这三位获奖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呈现出了对于文化保护的强烈兴趣。诚然,近年来文化保护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关键文化议题。在似乎全面取代之存在的中国,文化保护尤其被热议。然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和文化思考者不仅对于保护文化传统和物件、对于古代和近代的技艺感兴趣,也尤其希望以古探今。这三位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建立了一种鲜活的、当代文化文献库的视角,不留一丝怀旧情怀的痕迹的同时,研究和创作也变得更为不可分割。在中国工作的他们,拥有完美地翻译和传达他们主题及关注点的能力,以至于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深刻理解到这些濒危的文化议题。综上,这三位艺术家对于当下国际上关于文化保护的含义与目的、条件与局限等讨论,增加了一层思考和意义。”

杰出贡献奖 获奖词

宋冬
    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宋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地存在于中国当代艺术中。他早期的单频道录像作品、后来的行为和摄影作品,都同等地重要并且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在作品中,呈现了城市空间、以及从个人、家庭关系到历史与记忆之间的激烈转换。 


宋冬 Waste Not 2009
    宋冬是在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持续性。他的物尽其用项目,将他母亲50多年来蒐集的生活用品进行了大量的保存和整理工作,这件作品不仅仅是对其个人家庭垂直向度的纪念,也是对于近数十年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中国的纪念。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高度当代性、创造性的行动,以及对于80年代、90年代期间中国普通民众记忆的重要文献。宋冬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诠释者。他在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的作品将中国的古代花园概念转换成了一座庞然雕塑,这件作品是他作为一个多元化艺术家的最新案例。 


宋东 The Wistom of the Poor Living with Pigeons 2005-2010
    鉴于他在过去二十年间对于国内现实和艺术生产的重要影响力,评委会将杰出贡献奖给予宋冬。他的实践也在更广泛的国际上获得了毋庸置疑的地位。
    最佳艺术家奖 获奖词 


阚萱
    2014CCAA最佳艺术奖的获奖艺术家是阚萱。阚萱作为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先锋、持续性的实验影像艺术家,为公众所知。她于2012-2013年期间创作的大型作品《大谷子堆》,也于2012年以个展形式呈现,这件作品同时也被纳入了201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大谷子堆2013威尼斯展览现场
 
大谷子堆2013威尼斯展览现场
    这件扩展性的影像装置由171个独立的视频组成,每段视频由近千张图像制作完成。这些图像叙述了存留在中国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不同地域的各个朝代的陵墓、纪念碑和围绕其的当代社会景观。
    艺术家穿越28000公里的土地,以摄影的方式记录了上万图像图像的拍摄通过一款名Hipstamatic手机摄影软件在作品的最终呈现中,所有的影像以朝代的前后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每个影像旁边,有一块采集来自地点的石头或瓦片,以及艺术家根据每位帝王的史记和轶事进行整理的故事。整个装置涵盖了从神话传说千多年的王朝统治。 


这件作品的创作反映了一种近乎科学研究的完整性,在唤回观念艺术传统的同时也符合当下有高度相关性的、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方法论,它的力度极其之大。阚萱的作品对于在古代至今中国土地上涌动的大规模地、乃至暴烈的转换,是一种有效的陈述,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案例。

《大谷子堆》这件作品的重要性之一也在于艺术家对于整个电子图像创作中投入的工作量,以及在最终物理呈现中的渲染。这一点和当下存在的、极端个人化和普遍化的电子图像创作方法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件作品是完全当代性的,同时它也以完全严肃的方式与20世纪的艺术遗产——比如说观念艺术、录像艺术和装置——发生着对话。《大谷子堆》回应着传统的图像观照方法,亦即一副画卷,并因此在这件充满野心的作品上又增加了一层含义。 

阚萱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同时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皇家艺术学院进行学习。从她的早期影像作品 Kanxuan Ai!(1999)起,阚萱一直持续而熟练地展现了一种结合力,结合简洁和犀利的批判视角来关注当代生活的社会和情感景观。这种景观充满了来自于发展与消费、脆弱的信仰系统、人与物之间的张力和亲密等等的内容。《大谷子堆》这件作品也标志着阚萱进入她已经颇有建树的艺术事业的下一个阶段。 

最佳年轻艺术家 获奖词

倪有鱼
   倪有鱼虽仍是一位年轻艺术家,但其作品已然呈现了高度的丰富性和统一性,同时传达了当代思想状态以及传统的感性。
   在他的作品中,艺术家使用了自然材料以及艺术与哲学中的既定习语,并赋予它们新的实质。这件作品需要被通过观察、感受和思考来理解,同时也是艺术家本人实时的眼、手和心的实时交互的镜像。从这个角度讲,他也可以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语境中被诠释。他的技法和主题都和现在的时代息息相关,并立足于过去观照当下。 


倪有鱼,浮屠(Pagoda),2013—2014,八十一件日本古旧木制莲花座--钢,40X40X232cm
    然而,倪有鱼关于“技法”的深入转换式的创作,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获得精湛的技艺本身,同时也在对于这种艺术方法本身发问:我们怎么来描述这个世界?正如倪有鱼的作品《银河》系列所传达的艺术是否可以通过审美描述替换金钱社会功能的方式,来对当下的时代、社会规则和制度产生影响力?他的长期项目《尺》系列,处理了个体性和社会协议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难道不应该被视为另一种在艺术与生活之间隐约游走状态的典型?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