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虚拟,抑或真实?——刘志懿《帝国百科》的“视觉观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24 09:15: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文/ 杭春晓

将学院教育中的写实经验,成功转化为数码体验,是刘志懿于70一代艺术家中的特别之处。正因为如此,他的画面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虚幻感:由真实的“感官”构建出虚拟的世界。当然,我们所说的“感官”,并非生物学上的视觉,而是一种历史化的“观看”与“表达”,也即在艺术史的视觉经验中形成的关于空间、结构、体积、色彩、笔触的方法。毫无疑问,刘志懿的这套方法来自中央美院经典的写实教育,他可以细致入微地将它运用于画面的营造中。正如他从2005年即开始创作的“帝国百科全书”系列作品,虽然描绘的是虚拟世界,但其视觉语言却异常“严谨”,往往在细节化的空间表达中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感。于是,刘志懿用他近乎“苛刻”的写实手段,营造出视觉上的欺骗:图像叙事的“虚拟”与视觉再现的“真实”,组合为一种感官上的悖论。

表面上,悖论往往会带来“混乱”。然而问题在于,世界通常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般合乎逻辑,所以悖论就时常蕴含着某种“深刻”。我不能肯定,刘志懿制造如此视觉悖论的直接原因,或许仅是因为他的学院背景与热爱科幻、数码的结果。但作为同年龄人,我从这种视觉悖论中,感受到某种“观看世界”的质疑姿态。也即,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的怀疑、否定与提问。正如,他画面中真实的视觉细节,被虚拟的存在状态消解了真实;同时,虚拟的存在却又被细节的真实消解了虚拟。于是,刘志懿的画面,在视觉上最终呈现为一种虚幻的不确定性。

应该说,这种视觉不确定性的营造,是刘志懿这一代画家,与上一代画家过于明确、直接,乃至概念化观念表达的不同之处。这一代画家,生长于中国飞速变革的时代,而“飞速”则带来了“既有理想”的“朝立夕废”——其中,既有与他们个人生存密切相关的考试、就业制度的变化,也有公共领域中思想、政治等语境与话语方式的颠覆,同时还有更多经济现实的瞬息万变。这种“变化”带来的是,他们对价值、意义等一系列曾经被赋予的概念,进行了彻底的怀疑。他们不再确信那种“口号化”的肯定性答案,而是试图在怀疑中寻找自己的理性审视。就此而言,这一代人,不再迷信“革命”,同时也不再迷信反“革命”。所以,他们不再将创作投诸宏大的社会话题,像他们的前辈那样追寻确定的价值判断,而是将创作的方向转为“内在世界”的对话,并企图通过这种对话带来某种理性建设的成果。

刘志懿将自己的创作命名为“帝国百科”,正是这一“企图”的某种显现。“帝国”作为政治历史学的概念,在刘志懿的“自我对话”中,被置换于“骇客帝国”、“卡通电玩”的当下语境,从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语义混淆。通过这种“混淆”,他试图揭示属于他自己关于“帝国”的语义——对于科技、对于未来、对于宗教等问题的关注。毫无疑问,这是另外一种帝国——源于个体审视的理性化、精神化的世界。而对这个“帝国”,刘志懿希望通过百科全书式的方式,进行“知识”化的体系梳理。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中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思潮的重要文化现象。刘志懿对这个概念的援用,无疑具有“野心”——即希望通过自我的理性梳理,重新面对外在世界的不确定性。就此而言,刘志懿完成了70一代人由“怀疑”向“理性”、由“内在”向“外在”的精神转换。

当然,最终落实这种精神转换的,还是他的画面——充满不确定性幻象的冷静、细腻,在虚拟与真实的矛盾中营造的属于自己的图像谱系。并且,不同于他人的是,刘志懿虽然借用学院写实对于真实性的描绘,但却没有直接套用,而是通过他深谙的3D技术加以转换。相对同龄人,刘志懿对电脑成像的视觉感受,显得更为迷恋而投入。他通常会将自己想象的对象,通过3D技术在电脑中制造数码化图像,然后再面对荧屏的视觉细节,以自己的写实能力进行转化。这一点,在70画家中无疑很特别。或许,正是这种特别,使刘志懿的作品,具备了某种特别的“视觉观看”——被“机器之眼”改造过的知觉世界。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