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画卷,凝固的诗篇——论吕俊杰和他的新文人壶

时间:2010-03-10 20:59:37 | 来源:艺术中国

试观吕俊杰的“牧童渡水”壶,整件作品象形取意,壶体呈扁圆形,以写意式的牛首为流,壶把似轻扬的牛尾,仿佛渡水的老牛露出一隅。整把壶的点晴之笔是以天真憨态的牧童为壶钮,四周通过绞泥手法环以抽象式的绵绵不绝极具流动感的水纹,没有刻意地写实,却生动地传递出绿阴渡口水潺潺,牧童老牛相自宜的悠闲田园风情。同样体现田园自然情趣的“天水间”壶,提梁似井辘,壶钮如小桥,最为传神的是壶体通环一圈绿黄缤纷的绞泥细纹,仿佛春天还绿吐黄的杨柳叶儿,又恰似绵绵一江春水……吕俊杰在优雅的曲线旋律中,通过象征性的色彩和笔触创造出一种新的节奏,平视此壶,令人顿生一种凭栏远眺春水浩淼的深远意境。

传统文人壶的装饰以陶刻为主,表现的题材多为国画和书法。而吕俊杰的新文人壶,吸取绘画等领域的艺术精髓,除了陶刻外,并借助绞泥、雕塑等技艺,把造型和装饰结合起来。他创作的“满腹玑珠”壶,简洁的壶体犹如一枚果盏,吕俊杰借助绞泥之技,看似随意其实讲究地在壶体上落下数笔色彩绚丽奔放的“圈儿”,顿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感,硕果累累的石榴一下子跃然壶上——如此简洁夸张传神的表现方式,不禁令人联想到白石老人笔下的石榴。

通过绞泥、嵌泥、雕塑等技艺,吕俊杰的壶艺成型制作过程中,能同时完成装饰,使材料、物象与作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令作品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性、更强的整体性。他的壶艺作品的一线一面,都始终维持相关间的调和,并在构图中占据适当的位置。其作品“秋色”壶,壶体上连绵的荷叶,仿佛西方印象派的笔法,疏散而传神;壶纽是一只写意式的“呆鸟”(吕俊杰语),又好象出自八大山人的笔下。二者结合起来,在抽象和概括中有一种涤尽沉渣后的洗炼感,甚至有种冷峻苍茫感。

“高山流水”是吕俊杰新文人壶的代表作之一。其所流露出的空灵、虚缈的时空意识已远远超越了形式表现的具象性,使人觉出其中有一种被凝固了的节奏和音符,仿佛余音未止,摇曳出缕缕高妙韵旨。此外,“渔歌”壶、“旭日东升”壶、“神鸟”壶、“百衲”壶等作品,均给人以如观画如品诗的美感。这些美感不仅仅来源于形式,更来源于作者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内蕴。如荷是紫砂壶艺创作的常见题材之一,吕俊杰又融入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元素,创作出新颖而又隽永的《菩提》。

除了大量采用绞泥技艺的作品外,吕俊杰的新文人壶还有许多是非绞泥作品,如阴阳太极壶、追古提梁壶等。这些作品更是以大写意的手法展现生命的趣味与艺术的追求。

阴阳太极壶是吕俊杰新文人壶的代表作品。其以紫砂语言诠释传统阴阳互生的精深奥义,双壶一阴一阳,红黑相对,一条线,两个面,错落成致;特别是两个壶钮,以简洁夸张的手法展现人体之美,首尾呼应,生生不息,静中见动,整件作品呈现出简练的和谐之美,流畅的生机之美。温润圆泽的“追古提梁”,是吕俊杰新文人壶中又一把以简练之风称著的作品。敦厚的壶身,传统简洁的线钮,一根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提梁,整个作品摒弃任何装饰与点缀,却似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于朴实无华中透出静逸无尘的古韵。

套壶“玄石”是吕俊杰新文人壶中颇为别致的作品。不对称的壶身配以微翘的短流、小卵石之钮,已使得整件壶动感十足,更令人叫绝的是,吕俊杰又给壶配以五枚形态各异的小杯,杯口或大或小,杯身或侧或倾,朴而不俗,拙而不笨。套壶组合起来,在顿挫起伏中给人以韵律感和跌宕感,勃勃生机,趣味盎然,仿佛一首清丽的晨曲,唱出对大自然新生命的礼赞。

 

吕俊杰的“天时地利人和”

吕俊杰把高度感情化和理性化了的壶艺创作与自己的心态、个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作品凝固着瞬间感悟,凝固着生命激情,充分展现了紫砂壶艺原创性魅力。朱光潜曾说:“艺术和欣赏的趣味都必须有创造性,都必时时刻刻在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自然会僵化,会腐化。”吕俊杰在紫砂艺术上体现出的创造力与他所处于的时代、他所生长的环境,以及他卓尔不群的个性是分不开的,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他,使他拥有了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艺术修养,以及敏锐的艺术表现力。

 

天时

吕俊杰1966年出生于宜兴,于198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父亲吕尧臣学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宜兴紫砂迎来了几百年一遇的鼎盛时期。宜兴紫砂工艺厂围绕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强工艺管理和技术改进工作,特别是在全国有关大专院校的帮助下,技艺推陈出新,培养出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紫砂技术队伍,创作了大量的紫砂艺术作品。其数量之多,工艺技术之精,艺术水平之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伴随着国门打开,香港、台湾、东南亚掀起了一股“紫砂热”,更是极大地推动了紫砂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吕俊杰自幼即对紫砂陶文化耳濡目染,步入紫砂领域又欣逢此发展良机,正可谓适“天时”。当时紫砂艺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吕俊杰等新一代紫砂艺人的学习和发展营造了又良好的环境空间。

 

1  2  3  4  5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