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200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13日开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07 16:03:29 |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双年展作品《沙笼》。

 


    两年一度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港双城双年展”)为深圳2009年微寒的12月带来了不少阳光,也让这个周末变得热闹起来。

记者从外围展及布展情况中了解到,今年的深港双城双年展关注的核心内容为:通过激活市民中心和市民广场提供可供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平台,动员市民参与到公共事务和公共艺术当中。总策展人欧宁表示,本届双年展带有更强的公民色彩,“新的含义就是公民的建设”。

城市“变身”展场城乡主题“混搭”出场

2009年深港双城双年展将于2009年12月6日开幕,至2010年1月23日结束,策展概念以“城市动员”为出发点,旨在探测当代城市对社会生活的营运和组织,以及在行政动员、商业动员、民间动员和学术动员方面的可能性。5位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女策展人碧翠斯·盖里里(BeatriceGalilee)、太田佳代子(KayokoOta)、侯唯唯、姚嘉善与欧宁协同工作,共组织了来自世界各地60多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主要以大型临时建筑和装置为主,强调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而研讨会、对话和工作坊项目则是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危机等,致力于把本届双年展变成思想交锋和话语生产的一个平台。

展览选择了非传统的展览场地,主场地是深圳市民广场及其周边地区,分展场在深圳湾大街和益田假日广场,横跨城市东西的空间布局,致力于把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展场。

整个展览归纳为6个章节,包括“在南方”(该章节主要参展作品针对深圳的特殊现实来创作)、“渔农考”(该章节主要思考城市和乡村的关系)、“造城热”(该章节探讨在亚洲地区过渡城市化的问题)、“回到街头”(该章节研究公共空间的使用)、“游乐场”(该章节强调趣味性以吸引市民参展)、“未来城邦”(该章节主要以新媒介作品表达对未来的畅想),以个人叙事的方式解构展览。

活动更平民化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选址在市民中心进行这样一个大型文化展览是本届深港双城双年展的最大亮点,使得展览具有更多开放的空间来吸引市民,在坚持高学术水平的同时更加平民化。

今年深港双城双年展开幕周的活动颇多,包括影像、不同类型的装置、表演、诗会、露天电影展播、论坛等,从5日—9日每天都有不少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今年的参展项目达67个,来自10多国家和地区,国内参展人和国际参展人的比例约为3:7。

此外,本届双年展还策划了“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特别项目,邀请9位作家访问9个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已建成建筑物,创作9篇与建筑相关的小说,小说和建筑资料及建筑师介绍已出版,并通过双年展网站(www.szhkbiennale.org)收集观众需求,与旅行社合作,帮助观众前往中国境内不同城市亲身体验这9个已建成参展建筑物,以此来摆脱“建筑展只能展示图纸和模型”的刻板印象。

本届展览还安排了岭南派建筑大师夏昌世的个人回顾展,打破一般双年展的群展模式,发展深入的个案研究。此外还有城市建筑电影展,从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的电影资料馆精选了8部1920年代至1950年代与城市和建筑相关的16毫米影片,在露天场地和电影院与市民分享。12月22日,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和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李斯特(HansUlrichObrist)将为双年展主持长达6小时的马拉松对话,采访超过20位中国不同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

2009深港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欧宁:

希望赋予城市动员新的意义

双城双年展首次两展同步同主题

记者:今年的双年展和往届比有什么不同?

欧宁:今年我们做到了两个尝试,共用了两个主题,有大概3位艺术家同时在深圳、香港两个展馆有作品,他们的作品讨论了深港两个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和上届相比,本届展览将两个展览的开幕基本放在一起,上一届双年展深圳开了一个多月之后才到香港,今年的双年展在香港3号开幕,深圳6号开幕,这两个场馆同时开可以共享嘉宾和资源,也体现了双城展:两个城市,一个展览。

记者:今年的双年展在导览和服务上有什么突破?

欧宁:安排了一些学生志愿者,也希望市民参与进来。展场的跨度很大,要轮换,要排班,大概需要三四百个志愿者来导览。我们有一个导览手册,信息量非常丰富,上面有详细的导览图、有作品介绍,观众在没有导览员的情况下,也可以很轻易地根据导览图把每个作品介绍找出来。我们希望把导览资料做得更细一些,做一些录像类、声音类导览资料,可能在开幕之后再完善。

记者:本届双年展的作品中有没有非艺术家的作品?

欧宁:在这次展演活动中有露天电影的播放,这是一支由深圳普通市民组成的放映队,他们是一些深圳老电影播放机的收藏家,他们很热心。在深圳广场、南山区,我们动员了他们每天去参与展览。虽然他们不是用自己的作品来参与,但让电影放映有影视感,让市民有分享的感觉,他们的参与对宣传城市动员的主题做了很好的理解。

我们还邀请了一名深圳老市民参加,就是老摄影师何煌友,他的大量摄影作品为深圳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深圳很年轻,这个城市需要培育历史艺术,需要大量历史材料的支撑,这些影像非常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希望这一届的历史影像能激发深圳市民的荣誉感。

还有一个美国人在1980年拍摄的深圳的照片,这个美国人拍的影像非常真实,是1980年深圳特区的真实情况。

1   2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深港建筑双年展将是城市的嘉年华
· 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被任命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监
· “2009动漫美学双年展”将两岸四地跨馆举行(图)
· 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国际评委菲利普•埃皮罗格再获国际最高奖
· 法国里昂双年展看候翰如制造“每日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