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王薇夫妇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
11月18日,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有趣的是,这个由70多件作品在新中国60周年大庆之际推出的颇具规模的“红色经典”的收藏展,是一个私人收藏展。用这个展览,这批珍藏的主人王薇表达了她的梦想:要建一个她自己的美术馆,让公众分享她和先生刘益谦心爱的珍藏。而“红色经典”只是其中的第一个系列。
拍卖场上的弄潮儿
上海美术馆,对一楼两个大厅与之间的过道作了精心的布置,采用红色作为展墙的底色,令那些曾经家喻户晓、激动了一代人的作品神完气足,吸引了许多观众在画面前留影。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除了从海内外赶来的艺术家、圈内人士之外,最显眼的是云集现场的中国各大拍卖公司的老总:佳士得亚洲区副主席叶正元、苏富比香港CEO程寿康、中国嘉德总裁王雁南、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上海泓盛总经理赵涌等。
展品中,今年春拍高价成交的陈逸飞《踱步》、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都赫然在目,成交价就接近5000万元。红色经典在中国拍卖场上出现,从中国嘉德的“新中国美术专场”起不过十多年历史。王薇从2003年起开始收藏油画,就注意到“红色经典”。她的收藏过程充满传奇的色彩。如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她曾为此特地赶到广东美术馆去看作品的展览,结果在拍卖场上与著名的瑞士藏家乌利·希克成为对手,遗憾地失之交臂。今年保利春拍推出的《踱步》,王薇的心理价位是3000万元,由王薇的先生刘益谦举牌,也在拍卖现场的王薇发短信表示志在必得,要办展览,结果一直举到最后才以4032万元成交。
这是我们的一段历史
王薇向记者透露,她的“红色经典”系列收藏,连国画共130多幅。陈履生作为展览的策展人为此写了专著,其中用了她120多幅藏品。王薇的这批收藏相当的数量来自拍卖场,以较高的溢价夺得。因此,陈履生认为,红色经典的持续升高和王薇的追捧是有一定关联的,如果没有像这样的收藏家对其葆有独特的爱好,这个市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形成一个不断的高潮。
有意思的是,王薇之所以2003年开始盯上了革命题材,是因为她拍得的一件作品有位美国老太要加价20万元求购。这使她想到,在外国这些历史题材作品都在博物馆里,发现这是收藏的一条路。她也表示,这些画有的在小学课本读过,充满着革命激情,大多是集体创作,还借鉴了民间绘画的形式,让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所以她要收藏。
谁说中国没有藏家
此前一贯低调的王薇,此刻为什么高调亮相?有人说他们开展览就是为了高价出货,王薇对此嗤之以鼻。她多次强调:有人说中国没有收藏家。中国的企业家成功了不能土气,经济富足了,还要文化上有眼光。文化强大了,才是真强大。她说,她的梦想是办一个美术馆,既可以有空间让自己好好看看那些藏身库房的藏品,更重要的是与公众共享。她的收藏画册可以5年一编、10年一编。
她向记者透露,已经买下了一幢8000多平方的独幢建筑,当作未来的美术馆,希望能在明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开幕。她还透露,她的油画收藏包括三个系列:前两年她还介入了当代,而她收藏的经典系列也很精彩,有关良、林风眠等人的作品。
而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明年会首先选择他所珍藏的溥心畬的作品做第一个展览。
收藏要有大局观
王薇1996年在华宝楼做艺术品拍卖,当年的客户,到今天仍在收藏的只有两个人坚持下来了。他的先生刘益谦从那时开始收藏,其收藏范围则更广,书画、瓷器、玉器。刘益谦表示,他曾经对王薇的收藏爱好不以为然,不过这个“红色经典”系列让他刮目相看。他认为王薇有一种大局观,十分可贵。他还表示,王薇是凭眼睛买画,相信自己的感觉;他是凭耳朵买画,相信专家。王薇则认为,艺术品尤其是顶尖精品的收藏,实际上眼光、实力和机缘三者缺一不可。
“红色经典”也好、经典艺术也好,王薇其实更喜欢当代艺术的不确定性。她说:对经典所代表的过去来说,2000万可能就是一张画,当然可能是很好的画、资产相对保值的画,同时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对他人眼光的再肯定。但对代表着艺术的未来的当代艺术,2000万就可以买到很好的未来。她觉得中国的藏家有责任用自己的眼光支持年轻一代的优秀艺术家。
由此来看,这个展览可谓中国新一代藏家的宣言:他们有自己的资本、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藏品,还会有自己的美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