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综述(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06 15:02:2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第四场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古典美术研究(之二)由陈池瑜主持,朱青生评论。赵农、姜彦文、邱才桢、黄小峰作了主题发言。

赵农认为中国艺术设计史不完全等同于工艺美术史,由于设计文化的物质演进而形成的文化积淀,中国艺术设计史正在形成一门独立学科,他指出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是在经历了西学东渐诸多回合后,而生发的一种复古鼎新的学术思路,以对中国传统设计的重新认识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指出了这种反思的益处,对于模糊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的所起的积极作用。

姜彦文在《图示与思想:汉代的神道石人雕刻艺术》中,分为研究缘起、例子、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姜彦文从服饰、铭文、雕塑切入汉代美术史,对汉代神道石人雕刻的遗存做了梳理,并简要论述了其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姜彦文指出在汉代神道石刻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甬”与“神道雕刻”的区别与联系,一是神道石刻设置的渊源。通过对神道石人基本图示的分析即恭立和跽坐的分析,他认为这种风格的目的在于对体量的强调,永恒精神的追求,同时这种风格体现了汉代统治者对侍者的期待,表达了一种谦恭、虔诚、庄严的精神状态图示。

邱才桢在寻求陆基《平复帖》的“经典化”、“权威化”的过程中,发现董其昌借以陆基来完成了只有他和路基才可以代表的“松江书法史”,进而挖掘出在这一区域人文相互推崇的现象背后松江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由此泛化的“松江意识”。

黄小峰在论文《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将《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从画面尺寸、摹本选择、历史流变等角度引用诗词歌赋作例证,重点阐释了捣练和熨帛与诗歌的比对情况,进而进行了大胆猜测,他认为《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属于四季主题的一组画。在四位学者发言之后的自由讨论中,对兵马俑到汉代石人出现的断层现象,《平复帖》本身具有价值还是因其评论而有价值,如何将在文献上寻求绘画支撑,文学描述与绘画作品出现的历史事件问题及一些措辞等学术规范问题进行了友好的辩论。

第五场论坛的主题是外国美术研究,由陈平主持,周益明评论。岛子、张坚、邵亦扬、齐彬、李云做了主题发言。

岛子在论文《中国当代基督宗教艺术复兴的神学本源》中,他认为神圣是任何宗教不可跨越的因素,不仅要描述宗教的历史过程,还要在空间上揭示,在方法论上将历史学、现象学、神学结合起来。岛子简要梳理了中国的基督教历史,中国基督教艺术本土化成熟期的艺术状况,进而指出了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复兴的主要原因。鉴于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在当代中国艺术界所出现的犬儒病,岛子揭示了基督教艺术在当下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意义。接着他指出了基督教关于爱和自由的基本品质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对圣艺术进行了界定,指出了决定中国基督教艺术前途的因素是中国社会及个人对基督教的感知能力,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最后他认为基督教艺术本土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其本质是随着时代的变换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新形式和风格。

原计划的第二位发言者李军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到场其论文《佛莱切尔“建筑之树”图像渊源考》已被收集在年会内容中。

张坚的发言主要对《古典与哥特—德意志艺术史中的“文化民族”思想》一文的写作思路做了说明,他认为在德意志从民族观念到国家观念的建构中,艺术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冷战结束后德意志文化再建构的问题、对当下学术动态进行了说明。他认为德国艺术和温克尔曼联系在一起,即和希腊古典联系在一起,因此艺术史学保存了古典的堡垒,而文学、艺术里的哥特情怀则和古典清华交织在一起,张坚认为哥特式的时期来源不能被确定,但古典性和哥特性是一致的,而成为人类的共性,这种情怀在政治上则被纳入世界主义范畴内,于是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其它欧洲文化复兴,都有西方观念的德意志化,而艺术史的流传中也带有西方观念的德意志化,带有民族复兴的意味,尽管德国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主义传统,但它仍认同欧共体意识,具有哥特与古典特征的地方文化主义意识,构成了现代德意志文化复兴的主要问题。

邵亦杨在《视觉文化研究与艺术史》一文中,对什么是视觉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的关系、新学术规范是否建立及跨学科与反科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齐彬的论文《前苏联出售世界名画始末》从出售藏品的前因、收藏家卡洛•古尔班基安和安德鲁•威廉•梅隆、停止出售藏品、对《阿里巴圣母》和《战神雅典娜》搜藏史的叙述及出售藏品情况和档案记录等部分完整清晰的叙述了苏联政府因换取外币支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而出售冬宫藏品造成的俄罗斯民族财富、文化遗产的流失。

李云通过对纽约波普艺术兴起的背景,商业上的成功,展览、研讨会对艺术趋势的整合,画廊和艺术商的作用、收藏家的作用,通过对此七个部分的阐述勾勒了《波普艺术运动在纽约的兴起》情况。作为最后一场论坛的讨论环节依然互动踊跃,学者们就佛教与道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艺术消亡的哲学命题、波普材料的大众性而目的的非大众性的关系,及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理解等问题今生了深入探讨。

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在金秋10月的清华园圆满结束。尹吉男和张夫也最后作了总结性发言与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本届年会的积极成果,同时也对下界年会提出了希翼。

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在吸收前两届年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但鉴于组织安排及参会学者的因素,难免存在些许瑕疵,尹吉男在闭幕词中总结道:本届年会讨论领域有所拓展,在地理空间上扩充了许多此前未曾关注的区域,如潘耀昌论及了中欧波兰的艺术、齐彬谈论了前苏联的艺术及熊永松涉及的西藏艺术。在学术视野上,艺术史学年会第一次出现了设计史、工艺美术史、建筑中的知识树(李军)、基督教等新的视点。在传统艺术新的解读中给学界带来许多新思维,如邱才桢的对陆基《平复贴》的解读、黄小峰对《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解读、郑岩对霍去病墓石刻、碣石宫等的重新阐释、姜彦文的汉代神道石人雕刻及何志国关于云气纹、山形冠、锯齿纹的解读等。在新的讨论中产生新的范式,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研究,当代艺术变成国际的文化的视野,中国能否作为一个区域和纽约想抗衡,等问题引起了诸如常宁生、张坚等学者的关注。对于新材料新问题的提出,诸范丽娜的蓬溪宝樊寺壁画,张鹏的金代功臣像推演等进行了探讨。关于边界与范式,包含方法论的宏观问题,翁剑青、邵亦杨、曹意强等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重新肯定本次年会的学术成果时,尹吉男同时对下界年会提出了四个期望即更要更多元、更具体、更开放激烈的讨论及更年轻的参与者。

张夫也指出本届年会由四个新特点,即1.围绕艺术史研究的边界与范式探讨一些有价值的论题。2.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设计史研究等问题。3.参会学者既有80多岁的老学者也有20多岁的年轻学者,显示了艺术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特别要强调的是80高龄的林中树先生,除了身体力行做了主题性发言外,还坚持参与年会的其它四场论坛,其为艺术史献身的学术精神令人景仰。4.高校代表跨度大,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荒漠,从上海到新疆,具有学者及单位媒体参加,彰显了艺术史研究的巨大魅力。

第四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由上海大学举办,各学者将于世博会之年聚首上海继续探讨艺术史学的变化,中国,乃至世界的变化。

(李娟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硕士研究生)

   上一页   1   2   3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边界与范式 第三届中国高校艺术史学年会举办
· 在“边界与范式•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上的致辞  田自秉
· 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 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
· “边界与范式•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将于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