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摄影的文化观照 摄影图像评价方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1-09 14:22:10 | 文章来源: 中国摄影家协会

三、用摄影的文化观照评价摄影图像的有关内容

摄影的定位取决于视觉文化的发展

在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孕育于"艺术"和"纪录工具"两棵树枝上的摄影,再也不会被出身所束缚,以影像为核心的视觉化社会,为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栖身地。所谓的摄影定位,就是将摄影的艺术性和纪录性,放在社会视觉化的大舞台上去表现,让摄影带着它固有的特性,再披上文化及实用的外衣,挂上商品消费的品牌,让影像作品适得其所而已。

其实从视觉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中国摄影的定位就是要让摄影走向社会,让摄影的审美和纪录功能形成社会视觉文化元素。这种定位一方面包括对摄影作品的评价和对摄影现象的批评,另一方面就是对摄影视觉文化的倡导。定位的出发点就是要打破单一的"艺术"和"工具" 情结。摄影的定位一方面是掌管着对摄影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的机构的事,另一方面是对大众文化产生影响的机构的事,总之,视觉文化让摄影重新定位,而摄影的定位也不仅仅是摄影圈内的事了。

从"四月影会"到"希望工程"、从纪实摄影热到图文媒体的畅销,其实都是视觉文化的发展在推动摄影寻找自己地位的表现,摄影在这些现象中的"工具"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所产生的震撼力,绝非是工具技巧所能概括的,更多的是视觉文化的社会意义,让摄影图像找到了恰当的位置。摄影在这些社会现象中的定位,也绝非是摄影圈内所决定的。解海龙本人从一摄影艺术家"到具有社会学色彩的摄影家的定位,实则是他的"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与社会发展互动作用使然。

摄影的分类是视觉化的要求

用视觉文化的角度探讨大家关心的摄影分类的问题,虽然笼统但目的是十分清晰的。

现在对摄影分类争论的根源在于,我们一直视摄影为神圣的"摄影艺术"殿堂,纪实与艺术之争、新闻与艺术之争等等。"艺术"一词就像一道欲掩还开的混沌之门,?quot;艺术"的摄影和实际的生活割裂开来。正如国内某作者指出:"作为一种记忆和暴露的媒介,它广泛地参与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渗透到科学、艺术、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此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只将摄影孤立地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媒介看待,显然显得过于狭隘,和缺乏一种历史的态度"。(这一步的意义---看20届国展的征稿分类 鲍昆〖中国摄影论坛〗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我们知道"文化"是对人们不同生存状态、人化状态的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概括,视觉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摄影的分类,人们用摄影纪录、概况和表达对生存状态的理解,个人的主观差异让摄影作品类别丰富多彩,同时,社会视觉化对摄影图像的消费和商品化,也让摄影作品类别多样化。视觉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也是摄影图像类别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动力。如:"观念摄影"就是现代文化背景下对传统主观类摄影称谓的合理替代。因为现代进入摄影行为的观念、主义角度远不是以往那样简单单纯。现代的摄影,记忆、表现了更多的人类诉求,如对各种价值观念、社会秩序、家庭伦理、权力等级、审美趣味的质疑与重新解释,都极具鲜明的观念特征,完成的影像意指也颇为暧昧和边际化;观念摄影"在当代西方实际上已成为区别新闻、科学和文献类这种以客观为对象的摄影的关键词"。(复制行为和摄影内心 鲍昆〖中国摄影论坛〗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所以所谓的摄影分类,应该建立在一个社会视觉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的概括,这种概括的侧重点随时代发展而不同,而且对艺术性作品和纪录性作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社会视觉化的符号概念、审美取向、消费价值决定了分类取舍。用唯物主义观点看,这种分类是相对的、开放性的,最重要是变化发展的。如在传媒发达国家里,报纸和杂志对新闻摄影的运用标准就有所区别,虽然都是新闻的概念,但报纸和杂志对视觉符号的取舍和使用则各有侧重.

  人们对纪实摄影内容的争论,对风光摄影热的困惑,对国展价值取向的批评,其实都是人们感到视觉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摄影一成不变的传统评判标准相矛盾而焦虑的表现。没有一种摄影形式或类别是绝对落后的,只是说某种摄影类别是否符合历史条件下的视觉文化潮流,所采用的形式是否推陈出新。将摄影分类建立在视觉文化基础上,将摄影放在由社会综合人文因素构成的视觉文化大背景下分门别类,形成发展、开放性的分类体系,应该是这些争论的结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默演——汉斯·欧普·德·贝克个展
· [专稿] 尤伦斯新书发布+讲座:"中国当代艺术"
· [专稿]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月展讯
· [专稿] 元艺术中心——风景的启示
· [专稿] 2008造型艺术新人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