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摄影的文化观照 摄影图像评价方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1-09 14:22:10 | 文章来源: 中国摄影家协会

  视觉化的问题

  我们通过视觉文化来分析摄影现象,其核心在于分析摄影所产生的视觉化问题,即关于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

  按照对新的文化传播形态的深刻理解,摄影图像所形成的视觉文化不是图象的一般的累加,而是以摄影图像传播为中介的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视觉化的问题,即摄影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关系,摄影的视觉文化构成了人类视觉的信息化,视觉符号影响社会心理,摄影的内容被社会关系视觉化了,视觉再不仅是"艺术"了,视觉变为现实本身。日常生活现实就是一个审美化和虚构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很强的视觉审美感。这是摄影活动大众化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

  这种视觉化现象的一个突出结果就是使摄影图像不仅是"美"的形式感觉,同时还是商品。

  视觉商品化

  现代社会文化都是以现代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摄影图像既然被社会关系视觉化了,它所形成的视觉文化也注定具有商品化的特征。这突出的表现就是对视觉文化的商品化消费,即视觉文化要有实用性,要流行和时尚,要有"眼球经济"价值,这样才能满足摄影视觉化的运转。

  摄影图像的机械性复制以及商品化的大规模生产,这一切都构筑了"视觉社会"。在这个"视觉社会"中,我们看到了商品消费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背景,将摄影图像推至文化范畴的前台的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所以说,商品社会是视觉文化得以张扬的根基,它召唤着人们进入这种文化,享受它的愉悦。

  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

  综合上述要义,我们可得出视觉文化靠传统的艺术标准来评价,是捉襟见肘的。视觉文化的起因可追溯到对艺术的创作,但视觉文化的发展却突破了"艺术"的宫殿,它不仅带来了审美的精神享受,还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实用信息,建立了一种特殊的符号社会,引导人们消费,暗示社会文化心理,甚至使社会发展变得平等和民主。视觉文化再不仅仅是艺术范畴内的事了,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是理所当然的。

在西方摄影史中,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似乎不是问题,但在受我国文化传统影响的摄影图像评价过程中,提出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也是有特殊意义的。

我们现今摄影多元的现象,正是上述摄影的文化观照的体现。这些文化观照应是我们把握摄影实践和建立摄影评价指导思想的灵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默演——汉斯·欧普·德·贝克个展
· [专稿] 尤伦斯新书发布+讲座:"中国当代艺术"
· [专稿]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月展讯
· [专稿] 元艺术中心——风景的启示
· [专稿] 2008造型艺术新人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