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舞台

北京现代舞团团长张长城谈传统中国的现代面孔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9-09 16:44:14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方家胡同46号外景

中国网:张团长,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因为舞团要在10月底参加“感知中国·以色列行”,这个活动也是对外传播的一个非常好的品牌。这次的以色列行,舞团都做了哪些准备?将有哪些经典剧目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

张长城:这次“感知中国”我们准备的节目是比较经典的作品,叫《北京意象》。我们在国外的时候改成《中国意象》,这也是去年奥运会的时候在伦敦市政厅和英国皇家剧院演出的同一个版本的剧目。当时在英国皇家剧院的演出叫《连接北京和伦敦—奥运会的传递》,这个节目在国际上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希望把这个节目带给以色列人。

中国网:您以前去过以色列吗?张长城:很遗憾,没去过。其实很多次机会都说要去,不知道怎么回事,到最后总会临时有事,大概有4次邀请,中间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挡住了,最后没有去成。

中国网:我知道您这次排练的节目也是现代舞团非常有名的“三更雨·愿”,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节目去以色列演出?您想传达什么样的中国文化?

张长城:其实“三更雨·愿”这个节目是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开幕演出,是威尼斯双年展委约创作的。当年在创作这个节目之前的那段时间是我对中国上古文化最感兴趣的时间,那段时间一直在读《道德经》,在读很多关于老子的东西。那段时间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在意大利,他们飞过来采访,给我讲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因为在中国人的灵魂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在发挥作用,在影响中国人的潜意识,就是释、儒、道三位一体。

张长城:为什么说中国的潜意识里面有三种东西在发挥作用,一个是道家的思想,因为它是中国最原生的思想,其实是很环保的思想,它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另外一个是佛教的思想,佛教的思想很有意思,它讲究的是轮回,而这个概念也是一个环保的概念,它也是永续的延续。第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儒家的东西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它讲究规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讲究规矩。这三个东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张长城:在“三更雨·愿”里面有三种中国元素的符号,但是这不是根本,根本是中国人精神里面的三种哲学态度,但是我们依然选择了在生活中很容易见到的元素,比如说花、鸟、鱼、虫、草,以前在我们的文人画里面最多表现的是花鸟鱼虫草,中国人习惯在细微的东西里面表现宏大,而不是用宏大表示宏大,所以这种细微的东西,加上金木水火土,那个颜色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颜色来喷的,所有的元素都是中国的元素,但是它表现的是当代的,完全是当代的舞蹈作品。我很希望让外面的人去理解中国文化最优美的部分,中国不仅是有少林和尚,不光只有孙悟空,不仅仅有杂技,我们还有非常优美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细节里面可以感知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中国网:您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现代舞的,我特别想知道您在看现代舞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张长城:太早了,在90年代初在国外,第一次看到现代舞是在美国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和朋友去看演出,看完以后没说话就回去睡觉了,因为那个感觉说不出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在一般来说我理解的舞蹈都是装饰性的,而现代舞是一种内在表达,那种内在表达是让我一下子引起很强烈的冲击。其实我们总说戏剧、文学给人的影响很大,我发现舞蹈影响更大,因为没有语言的时候就少了一种障碍,它是直接进入到您的心里去,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你的心里很柔软的地方就被触动一下。也没有什么感觉,看了以后就回去睡觉了。

中国网:我们知道现代舞是一个外来的艺术,这次演出是怎么样通过一种外来的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来呢?

张长城:其实我们人在生活中没有人规定你必须怎么思考,也没有人规定你必须怎么生活,我们一直是自己把自己约束起来了。比如说我们去看一个演出的时候总是一种习惯,说它在讲什么故事,然后看一幅画说它里面想表达什么意思,看一首诗想看它里面表达什么意思,其实我们从小习惯了,就是总结中心思想。很热的时候一阵风吹过去你觉得很舒服,你没有总结过;冬天的时候晒太阳的时候,太阳照着你暖洋洋的,你觉得很舒服;鸟在叫,你也没有总结过。为什么?是因为太阳,因为鸟,因为空气和环境。或者你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和这个人说话,或者不愿意和这个人说话,你也没有办法总结,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总结的。艺术的价值往往在这里,不是那么容易用一句话来总结。所以当我们放弃了这种欲望,就是我一定要知道它要和我说什么的时候,其实你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就是感知的自由,感知比教育更重要。因为我们习惯于被别人教育,让别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

张长城:当你看一个演出,参观一个博物馆,或者是欣赏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其实你应该是主动的,你打开自己,让那个东西进到你的心里,你就有感受,而不是让人讲解给你。让人讲解很好,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真正感受到的不是别人讲解给你,而是你自己感知到的。

中国网:刚才您也说舞蹈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的语言,是一种肢体的语言,你说它是一种民族语言,在国外有很多次的演出,国外观众的反应怎么样,你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张长城:国外观众比国内观众反应还要热烈,虽然我们在国内已经很热,但是在国外更要热一些。我有的时候想,可能是因为他们表达的习惯,因为中国人表现比较含蓄,而西方观众喜欢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在巴黎歌剧院演出完了没有办法退场,因为他们一直在那里跺脚。在德国的演出完了以后大概有5秒钟剧场里面没有声音,德国人太擅长思考了,最开始没有声音,5秒钟之后掌声响起,最后都变成了吼,所有人都站起来。我们谢幕大概用了8分钟,根本没有办法退场。张长城:所以在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总说文化的间隔很难被沟通和理解,我认为其实不是这样的,当你真正好的时候是没有障碍的,当你非要把自己限定要怎么样的时候,那个障碍立刻就出现。就像传统和当代,我们在很多时候总是说这个是传统,这个是当代,谁能够划一个线说什么时候是传统,从哪开始是当代啊。其实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在明天都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很当代,我们刚才说的话到了明天已经成为了传统的一部分了。其实时间是从来没有停止,都在往前走。

张长城:我们在很多时候是人为的划一条线出来,说这个是传统的,这个是当代的,他们中间一定是有距离的,是无法交流的,是隔离的,问题是那条线在哪啊。我从小长大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态度,在我们的创造和演出,在我们所有的文化活动里面从来没有做到这种分割,就是必须要怎么样,必须不怎么样。当你真正放下的时候你获得的极大的心灵自由,而这些心灵自由会让你感受到更多的东西,这个是生命里最优美的感觉。

中国网:现在舞团的团员之前都是跳现代舞,还是有跳其他的舞蹈的,你怎么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的?

张长城:现在越来越专业的跳现代舞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现代舞的舞蹈学院和专业已经逐渐的成立起来了。最初我们的演员没有一个是专业的跳现代舞的,因为中国的舞蹈演员多数都是从民族舞、芭蕾舞,小时候都是接受的传统舞蹈的训练,但是他们长大以后开始接触到现代舞,逐渐喜欢现代舞了。但是现在现代舞的专业已经在逐渐成熟了,我想以后可能会越来越专业,但是我一直对专业有一些质疑,因为现代舞不仅仅是一个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舞蹈态度,而这种态度是无法用专业来划分的。有很多传统的人,甚至是一些老人,你看他们的作品的时候,那种狂放、自由,你很难想象他是一个70、80岁的老人。很多年轻人那种拘谨,甚至是那种迂腐,你会觉得他已经很老了。

张长城:我们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生活,我们喜欢吃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喜欢穿什么样的东西,这是自觉的选择。但是也有很多非自觉的选择,就是你为什么喜欢那个衣服,其实你没有想过,有的人觉得我穿那个衣服舒服,有的人觉得我穿那个衣服是时髦,有的人说我穿这个衣服他们会看的起我。其实真正支配他们的是非自觉选择,就是他潜意识的东西,而艺术也是这样。就是它的形式只是一个表面,但是真正更深刻的东西,在30%下面,在70%隐藏的非自觉选择,就是他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对艺术的态度,对外界自然的态度。

中国网:其实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

张长城:没错。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移师东方先锋剧场(图)
· 法国影星朱丽叶·比诺什将演绎现代舞
· 阿尔文·艾利现代舞团10月再次访京